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 第513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第513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李道安远伯天 无限人生聊天群 相亲对象是神明之女 庶子无敌 大射雕 穿成早死炮灰后嫁反派 海贼:拯救鬼之岛从做大看板开始 网球传说之她的天下 霸王! 绝世天骄凌天何雯倩

相较于李之藻所想的那些,朱由检所想的要主动些。 有效集中各项资源,来培养属于大明各领域的人才,筹建起层次分明的队伍。 李之藻皱眉说道,“陛下,倘若是这般的话,仅靠赈灾行署的协助,只怕也未必能将此事办好。 直隶所辖府州县众多,特别是诸县,不说开设的这批学堂,需要多少教员,仅仅是支出的粮饷,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这还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年年都要支出。 毕竟招募那些破产群体的子嗣,想让他们缴纳银子进修,是很不现实的事情。 况且这些破产群体,先前从没接触过圣贤之道,只怕他们的心里多有抵触,叫他们的子嗣在身边,帮衬着……” 朱由检眉头微皱,李之藻所说的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事情,大明可不比后世,没有普及基础教育。 那绝对是文盲遍地走。 进修教育,对于底层百姓来讲,是很奢侈的事情。 叫他们掏银子,供养子嗣进修,远没有待在身边,帮衬着减轻些压力好。 再者言就算不收取任何费用,想要吸引这些群体的适龄子弟,到直隶各处开设的诸学堂进修,就必须要叫他们见到好处。 管饭是必须的。 学了后,以后能谋取生路。 不然按照这些人的想法,学不学都那回事,还不如老实待在身边,帮着家里减轻些负担的好。 大明如果想要开民智,必然是一条满是艰难险阻的路。 读书,不是谁都能去触碰的。 “这些棘手的问题,的确要逐一解决才行。” 朱由检沉思许久,皱眉道,“朕想到一些思路,卿家先听一听,到时卿家再酌情完善和增补。 其一,先以保定、天津、广平、真定、大名几地为主,毕竟这里安置的破产群体最多,在各县筹建起一批初阶学堂。 其二,在赈灾行署的协助下,将各县募集的适龄子弟,各县治下有皇庄的,暂安排进皇庄学堂一起进修。、 治下没有皇庄的,则在县城择地筹建学堂。 其三,凡是进学堂进修的子弟,包管一日三餐。 除此之外,等他们以后学有所成,学堂会安排他们谋生。 其中表现优异者,每年发放奖学金,他们的出路会更宽广。 其四,安排京师大学堂的读书人,其中表现欠佳的那部分,去各县出任学堂主事。 凡是能坚持三年者,通过每年一次的考评,有机会擢县学教谕、训导。 表现优异者,可擢府学教谕、训导等。 其五,命这些学堂主事,在各县招募科举无望的儒生,分担非学科的课业。 比如启蒙、识文断字这些差事。 其六,京师大学堂加快招生效率,每年考评不合格者,就安排到各县学堂之中,以此来逐步增扩各府州县的学堂。 其七,和川海总会、汇通票号,皇明海贸总会签订契约。 每年会向他们定向输送一批所需的人才,达到一定的数额,上述这些机构要给京师大学堂一笔银子,毕竟这也算帮他们增补队伍。” 李之藻,“……” 对天子所讲的这些,李之藻先前还真没想过。 如果这些构想能逐一的落实,那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京师大学堂为首,所筹建的各级学堂规模,就可以逐步发展起来。 这无疑是颠覆大明传统教育。 毕竟大明的读书人群体,十年寒窗苦读,进修圣贤,学八股文,就是为了科举,以求鱼跃龙门,迈进大明的仕途。 “当前京师大学堂的底子,还是非常薄弱的,所以要沉下心来,好好的夯筑根基。” 朱由检神情严肃,看向李之藻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想要让这些开设的新学科,能在大明让更多的人接受。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扩大规模,形成真正的影响力。 惟有这样,才能做出改变。 这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希望卿家能多为朕分忧,叫这些明确的新学科,真正的发展起来,在大明落地生根。 各领域的人才,都是朕所急缺的,在各地的学堂发展期间,如果遇到好的苗子,就招收进京师大学堂。 要形成逐级递增的晋升体系,这才是根本所在。 京师大学堂发展所需的粮饷,倘若存在不足的话,由内帑进行兜底。 不过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288/151572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288/151572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