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发展军工产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迪迦的传说 一把菜刀斩诸神 苦境:做地狱鸟的那些年 我以诡道铸长生 卢丹妮邓佳哲 男人三十 回到1982白手起家 破晓者也 全职高手之机械之王 龙武神皇

除了这个流贼叛乱之外,像过去出现的一些情况,白莲造反,闹饷兵变,军队堕化,土司叛乱等等,多数诱因都是贪腐所致。 朱由检有时就在想啊,倘若大明没有严峻的贪腐现状,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那也不至于现在的被动。 整顿吏治、震慑贪腐的措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唯有呈阶段性的推行,才能起到应有的成效。 朱由检现阶段做的事情,就是围绕大明北方诸省展开的。 通过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改变北方诸省的处境,增强北方诸省的掌控,等到北方诸省的改变能初见成效,那掌握的主动权就多了。 至于说江南诸省、西南诸省,就算知道存在种种问题和弊政,可是在没有真正掌握一块基本盘前,朱由检是不会大范围的起底江南和西南诸省。 原因很简单,大明没有那般多的底气,同时面对各处爆发的风波。 一旦让大明再度陷进泥潭,那维新变法就算是失败了。 毕竟没有整体局势的稳定,想谈什么发展和改变,那纯粹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先集中力量解决一部分问题,让大明北方诸省能够逐步改变,让朝廷能够掌握一定的优势,那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就算今后大明的江南或西南诸省,受到亮明的维新变法影响,继而出现大规模叛乱,朱由检也有底气调遣军队镇压!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当前大明需要钱粮的领域很多,并没有那般多的钱粮,能浪费到无效的战争下,所以朱由检要尽力避免这些。 “都言治国如烹小鲜,可是在朕看来啊,此言说的太过轻松了。” 乾清宫的东暖阁内,响起朱由检感慨的言语,“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面对这般复杂的国情,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稍有考虑不到的,就极可能酿成大祸。 此前日益严峻动乱的辽东,不就是最好的明证吗?” 被传召的武备院宋应星、焦勖等人,内务府总管大臣钱肃乐、黄道周等人。 官办处大臣章谨忠、吕庸保等人,无不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一个吏治腐败问题,不知坏掉多少事情。” 朱由检倚靠在龙椅上,看着殿内的群臣,皱眉道,“经验教训总是没人懂得吸取,不管过去发生多少次,可结果却总是惊人的相似。 宁夏叛乱的事情,让朕觉得痛心疾首,让朕觉得可笑至极。 朕真的是不该该怎样去说,过去有多少叛乱,多少兵变? 本是不该出现的,可就是因为贪腐,却导致这些事情接二连三!” 宁夏叛乱的事情,算是暂且告一段落了,后续或许会再出现一些小规模战事,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到大势。 有前线奋战的京营将士,有后方统筹的军机处,朱由检不觉得会出什么问题,不过有件事情他却要提前考虑好。 即大明北方诸省的军改,倘若真要逐步推行落实以后,面对被逐步整编整顿的军队,该如何满足大规模换装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宋应星,当前参考武备院运转模式,所筹设的军工产业有多少?”朱由检收敛心神,看向宋应星说道。 朱由检要整顿和发展军工产业! 宋应星上前作揖道,“启禀陛下,除了在京畿一带,先后筹设起西山、房山等处军工产业,以满足拱卫京畿卫戍的各军所需。 调拨前线的各类消耗所需外,为减轻相应的压力,天津、保定、宁远等州府。 尊奉陛下的旨意,先后筹设起一定规模的军工产业。 不过仅是这些军工产业,其实并不能有效满足当前的实际所需,毕竟各处的各类军备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尽管……” 听着宋应星所说的这些,朱由检的心里生出感慨。 军工产业的标准化流水作业,尽管能提高产量,能控制成本,能减少残次,可是该生产工艺并非万能的。 特别是当前的军工产业,还没有摆脱手工生产的模式,何时能将特制的蒸汽机,增添到相应的生产工艺上,那产量才能进一步提升。 可是蒸汽机的研制和运用,岂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倘若事情真这般简单,那朱由检也无需这般头疼了。 朱由检收敛心神,看向章谨忠说道,“章谨忠,当前内务府所辖国营诸厂,社稷冶炼锻造领域的筹设,在各地发展的怎样了?” 陛下这是想干什么? 面对朱由检的询问,钱肃乐、黄道周几名总管大臣,眉头微蹙起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288/151574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288/151574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