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亩产达到一石五斗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解构系巫师 森罗门徒 高冷竹马,青梅要抱抱 黑狼事务所 斩神从捕快开始 恢复身份后,前妻跪求复婚 不靠谱剑仙 流放荒星,我种的植物有亿点神奇 我伪装成系统,崩坏整本虐文 星空古帝

正说话间,远处忽然传来呵斥声。 朱由检举目看去,原来是几名护卫拦住了一名小吏打扮的人,并正欲将其驱离开来。 温侃将酸梅汤一口饮净后上前施礼道,“启奏圣上,微臣刚才指使下属去往田地间,扯了两把麦穗过来,让圣上分辨一下两者之不同。 如今可能是被陛下您身边的禁军挡住了……” 闻言,朱由检挥了挥手,禁军们迅即闪开身形,那名被吓得腿都软了的小吏脚步踉跄地行了过来。 温侃迎上前去,闻言安抚几句后,结果那名小吏手中的两把麦穗转身而来,那名小吏面带喜色的退回到群僚之中。 温侃近前躬身将两把麦穗呈上,王承恩上前接过后递到了朱由检的手中。 其实不用仔细分辨,正常人一打眼就能看得出来,两把麦穗有着十分明显地区别。 其中一把麦秸更加粗壮,麦穗、麦芒也比另一把的要长大。 朱由检仔细观瞧,发现两把麦穗的颗粒饱满度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 不用称量,便能看出哪一边是司农寺主导的试验田种植的小麦了。 “好!好!朕虽也是未经农事,但还是能分辨的出哪一种麦子长得更佳了。 如此说来,司农寺上下,包括大兴县可是立的大功一件,朕回京后自会下旨予以褒奖!” 把十亩试验田与普通农田的夏收成果比对过后,朱由检与温体仁返回了京师。 这次司农寺试种的田地大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了一石六斗,比普通农户种植的田地收成足足多了一半。 真要如温体仁所提议的,要是在全大明各地推广这种技术的话,大明的粮食产量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增幅。 这就是精耕细作带来的收益,比那种广种薄收的粗放式耕种要强出太多。 问题是这还仅仅是第一年,其中还有很多经验和交于需要总结。 等这套方式完善后,朱由检相信粮食亩产量还会有一定的提高。 这在没有化肥、农药,优良种子的当代,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产出了。 据朱由检所知,目前大明北地的粮食产量平均也就在一石左右,地力贫瘠的田地甚至只有七八斗的样子。 试验田的模式在各地大力推广已成了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 朱由检并没有急于下令推广大兴县的模式,他在等待所有试验田全部收割完毕后统计出来的数据,只有这种全面的数据才有参考价值。 万一司农寺上下为了表功,特意选择了一块地力最肥、长势最好的田地来糊弄自己呢? 更坏的可能是,如果有人将其他田地里的收成暗地里运来,假做是试验田的产出呢? 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极有可能发生。 万一试验田并不成功,自己若是不经过其他途径调查而贸然下旨在全国推广。 那结果就是既劳民伤财,也会留下笑柄,平白降低了自己的威信。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为了自己不被蒙蔽,在回京的路上,朱由检即刻命人传讯给骆养性。 立即选择合适的人手,以不同的身份亲临大兴县,暗中观察和监视,看看真实情况到底是如何。 数日之后,整个大兴县的夏收全部完成,又过了几天,打场脱粒也已完毕,司农寺在大兴县的千亩试验田的数据也收集完毕。 试验田的平均亩产达到一石五斗! 虽略逊于朱由检亲眼所见的那十亩田地的产量,但相比其他平均亩产一石左右的农田来说,这个产量的确令人振奋。 据锦衣卫的情报来看,朱由检的疑心并没有任何依据,司农寺报上来的数据都是实打实地干货,没有掺杂一丁点水分。 朱由检在得到了确凿可靠的信息之后,立即下令司农寺撰写此次耕种的具体方式方法。 然后编印成册,刻板印刷数千册,以朝廷的名义分发到各地县级以上官府,开始在大明境内全面推广。 为了防止有人可以追求文字的华美而不注重实效。 朱由检特别强调书册内容力求文字简洁明了,不得引经据典,还要配上相关插图,以更加直观的、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流程呈现出来。 在等待夏收成果期间,朱由检先后接到了郑芝龙和孙承宗的题本。 孙承宗在题本中主要讲的是关于近十万汉人包衣的处置方式及思路,这与朱由检的想法大体相同,修路的确是大明目前急需要办的几件大事之一。 但十万人堆集在从宁远到松锦这两百余里的大路上,不仅有些浪费,而且会给前线大军的粮食供应带来巨大的压力。 就算有辽西一带夏粮做补充,但这十万人每日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 毕竟修路可是极为耗费体力的重体力活,人要是吃不饱的话哪来的力气挖土开石? 朱由检对孙承宗的计划进行了改动和调整。 首先就是将这十万人中的家庭主要劳动力挑选出来。 等整个辽境光复之后,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包衣也会有机会与家人团聚,免得许多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彻底崩溃。 这一点纯粹是从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毕竟这些包衣都是被从关内掳去或者原先就是辽地的汉人。 不管他们出于何种原因为八旗效力,但究竟是同宗同族的汉人,用劳动改造就是惩罚了,没必要再人为制造其他的悲剧。 当然,那种纯粹的汉奸,没的说,直接一刀砍! 这种人比鞑子还可恨! 剩余的人将会被押解进关内,开始平整和拓宽京城到山海关的官道,还有一部分会被分派修建京城到宣大一线的官道。 朱由检预计,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极度落后的现在,单单这两处道路的拓宽和平整,就要耗费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期间所需的钱粮物资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单靠刚刚趋于好转的国库是无法承担的,自己的內帑少不得又要动用大笔的银钱了。 好在现在皇家商会的生意越做越大,银钱每日都如流水般淌进了內帑,所以费用倒是不愁。 监督修路的任务将由地方官府派遣官吏承担起来,而御史和锦衣卫则会一明一暗进行巡视和督查,防止工程中出现的贪腐行为。 因为这样浩大的工程中动用的钱粮数目太过惊人,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依照大明官场的陋习,贪墨是会百分之百的发生。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可是对许多官吏最好的写照。 毕竟有些人确实胆大包天,什么钱粮都敢上下其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288/151577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288/1515773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