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 第1017章 师出有名、得道多助

第1017章 师出有名、得道多助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回归都市的巫师 人在火影,靠修仙纵横忍界 婚礼现场,女友奔向了白月光 宠你一世又何妨 唐鼎 大明:我的老板是朱棣 惊!傅九爷偏宠的小祖宗马甲炸天 海上求生:她能听见万物心声 赵康 所以究竟是为了什么?

“现下马尼拉既已平定,数万大明移民大仇得报,那接下来如何处置吕宋岛相关事宜,便已成迫在眉睫之事。 诸卿对此议一议吧,内阁要于三日内拿出相关条陈上禀。 待朕阅示过后立即付诸实施,相关人等切勿迁延误事!” 越来越不喜长篇大论的朱由检并未展开详细阐述国家的概念。 只是简单一提之后,随即话锋一转,把今日召集群臣来的目的讲了出来。 “启奏圣上,老臣以为,圣上当给出圣意,之后臣等自会围绕圣意建言献策。 直至制订相关条陈。 不然的话,臣恐阁臣之间会因意见相左而争执不休,致使贻误圣上之大计!” 朱由检话音一落,首辅温体仁立刻起身拱手奏道。 当初在派遣大军攻伐马尼拉的时候,内阁里就没有统一起意见来。 李邦华、侯恂、范景文等人便对此事持反对意见。 他们认为,兴师动众之下,耗费巨量国帑去为那些已不是大明子民的人报仇,实是有些荒谬不堪的举动。 国虽大,好战必亡。 现在国内的局势虽已大好,但今后的长时间内还是应该与民生息为主,不应该再大兴刀兵。 这样的征战太过频繁的话,会很快耗尽国力。 如果为了支撑这些无意义的战事,皇帝再强行加征赋税。 若再遇上大型的天灾,势必会导致局势迅速恶化。 不过由于辅臣排在前几位的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所以李邦华等人的反对声音被强行压制。 而作为首辅的温体仁自然是一切以朱由检的意见为准,因此朱由检的旨意很快便在内阁中得以通过。 现在马尼拉已经被攻下,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的话,应该是大军经过短暂修整之后即刻回返就可以了。 为了让幸存的大明移民有自保能力,大军撤退时可以给他们留下相应的武备嘛。 没有西班牙正规军的压制,当地那些茹毛饮血的野人能成的了什么气候。 尽管不承认那些流落海外的人还是大明子民,但李邦华等人都认为,以这些“弃民”的头脑和智慧,收拾一群猴子还不跟玩儿似的。 如果连那些猴子都压制不住,那活该他们被人家屠戮。 我皇明威压天下,出去的虽然是边角废料,那也应该在当地称王,要不然就不配识得汉字。 温体仁听到朱由检关于吕宋岛后续事宜的处置后,立刻意识到这次出兵不仅仅是为了报仇这么简单,皇帝肯定还有其他打算。 尽管此前朱由检提到过吕宋岛上的物产如何如何丰富,但重臣们根本没往心里去。 物产再丰富能抵得上大明丰富?土地再肥沃能赶得上湖广和江南? 关外的土地已经被验证过了,地力比湖广还要肥沃,如此近的距离都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 一个遥远的海外之地,肥沃不肥沃,与大明有什么关系? 两千多年的农耕社会观念已是根深蒂固,几乎所有人听到物产丰富的概念后。 想当然地便以为是能出产更多的粮食,根本不会往矿产和其他资源上去联想。 他们当然不知道丰富的资源在后世意味着什么。 派兵报仇只是朱由检目的之一,另一个目的当然就是为了吕宋岛上的各种资源了。 大明地大物博是不假,但很多矿产资源的品质却是不足以承担起大明高速发展的基本所需。 温体仁的奏禀其实就是请求朱由检给出个大的方略,先画个框。 然后内阁根据情况于框里作画,不然的话众臣还真是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块万里之外的飞地。 大明两百多年的历史中虽然不缺少开疆拓土的施礼。 但依照此前的传统,朝廷对这些新开领地大都采用羁縻之策,奉行以夷制夷的策略,最终效果都不甚理想。 交趾便是最好的例子。 当初耗费巨量国帑、无数大明军卒阵殁其地才打下来的地盘。 由于朝廷策略不当,没过多少年便得而复失。 从此之后,大明历代帝王以及朝廷重臣们,对于开疆拓土之事便兴趣缺缺。 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温体仁发现皇帝已经完全摒弃了羁縻政策,转而用更加务实地策略经营起了新的疆土。 关外就是个例子。 无论从军事还是民政上,皇帝的一系列部署都是把辽东当成大明实有之地来对待。 而并非原先辽人守辽土、辽土养辽人的那种轻慢策略。 从山东向辽东大规模移民便是明证。 千百年来,山东人吃苦耐劳、忠诚听话的形象为世人所熟知。 只要大批山东移民在关外扎下根,那么东北之地便有了稳定的基础。 温体仁已经想到,将来东北边军应该是以山东人为主而组成,这应该就是皇帝的最终目的。 “既是首辅有所疑,那朕便从大略上讲一讲。 首先,吕宋地处海外,其岛上原住民大都尚未开化。 不论生产还是生活方式,尽皆处于蒙昧之态,正因其全面落后于他国,故此方为西夷所轻易侵占。 而西夷占据吕宋之后,并未想方设法开启其民智,而是用尽一切苛虐之手段,盘剥吕宋原住民及其他外来种群,此所谓不仁也。 现既是我皇明官军驱逐腥膻之徒、还吕宋及各地黎庶以朗朗乾坤。 那我皇明便应肩负起教化其民众、维护其安危之重要使命。” 朱由检神情郑重地表达了自己的第一个观点,大意就是面对吕宋岛上众多落后愚昧的民众。 我们作为世界各国中,历史和文明最为悠久灿烂的国度,有义务去帮助这些野人过上好日子。 殿内群臣对皇帝这番表态也是频频点头,赞同皇帝这种应该让华夏文明的火炬照耀天下的提议。 师出有名、得道多助。 这个道理不管现世还是后世,都是各国奉行不悖的准则。 后世某超级大国因为觊觎某国丰富的黑金资源,也是编织一个对方藏有大规模生化武器的理由才悍然动武的。 所以,为了担负起让吕宋岛上的广大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职责。 大明朝廷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去予以实施。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288/166445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288/166445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