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大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从军火商到战争之王 我被神秘组织看上然后言出法随 与春同行六十年 刀剑三尺 无尽夏至 终极一剑 锦衣行之吕敏传 外扬的家丑 我体内有把剑 独步天下
“方卿上述言论甚合朕意!
方卿能于诸多细节中察端倪、识趋势,如此思想远超诸多世人!
卿以为,接下来我大明该采用何种举措加以应对?”
在稍微夸赞几句后,朱由检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他现在非常期待方以智提出的解决方案能与自己高度契合,那样的话,自己的计划就会增添更强的主动力。
“启奏圣上,臣以为,我皇明若想不被赶超,那就当学其重视实用人才之培养方法。
臣建议设立专门学堂直至大学,从幼童少年中发掘并培育人才。
教授其数学等相关知识,多多与欧洲相关方面进行合作交流。
并将其定为长期之策,不因一时之成败而止步不前。
长此以往,我皇明焉有不强之理!”
方以智从容施礼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甚好!卿可愿意担此重任?”
方以智的回答让朱由检非常满意,这与他创立皇家理工学院的思路完全一致。
“若能遂君王之志,臣愿用毕生投入于此!”
方以智躬身慨然道。
“好!方卿可能不知,朕已创立皇家理工学院,其目的与卿别无二致!
既是卿愿意为国育才,那学院祭酒之位便是卿的!”
方以智、郑芝凤陛见数日之后,圣旨发出。
方以智以礼部尚书衔出任皇家理工学院祭酒。
鸿胪寺卿李进番调任礼部左侍郎一职,其职位由郑芝凤以礼部侍郎衔接任。
与此同时,鸿胪寺升格为正三品衙门,署衙所需人才以及职官升擢,由吏部及鸿胪寺堂官议定。
出访欧洲使团成员中病殁者入英烈祠祭祀,有亲属者领烧埋银五百两;使团官吏均升两级,担任使团护卫的锦衣校尉同例。
选派留学的孤儿都进入理工学院继续学习,照顾他们的护从全部转为学院吏员,俸禄照其他衙门人员例发放。
方以智、郑芝凤的正妻均获五品宜人封赠,其余人等每人赏银一百两。
在朱由检的构想中,未来不管是理工学院还是其他类型的高等大学。
都将会以超然的方式存在,朝廷相关衙门仅对其具有指导作用,而不是约束和管辖作用。
有事大家可以坐下来谈,相关衙门可以提出某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但在学术问题上,还是要大学自己说了算。
大学就是研究和讨论学术的地方,是一块净土,一旦被权势侵袭,那就会逐渐失去它最初的意义。
理工学院祭酒都将是礼部尚书级,将来其他大学也会依照此例,但级别可能不会这么高。
朱由检并没有打算让方以智从政。
大明不缺官员,但方以智这样的人才却是极其稀缺,如果让他从政,那大明最多就是多一个贤臣,却会失去一位能够培养大批人才的良师。
另一位名人朱舜水(朱之瑜)已经在崇祯四年被朱由检安排进了理工学院。
现在的职务是人文学院的山长,职级为正五品。
对于这位博采众长的实用主义人物,用他的思想来影响和改变举子们陈旧的观念,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朱舜水曾经专门对实用主义做过简单的阐述。
“所谓实用者,一曰有益于自己身心,二曰有益于社会。”
“为学之道,在于近里着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掉弄虚脾,捕风捉影。
……勿剽窃粉饰自号于人曰‘我儒者也"。处之危疑而弗能决。
投之艰大而弗能胜,岂儒者哉?”
朱舜水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思想,正是朱由检极为赏识的。
从厂卫暗探反馈的信息来看,在赴任人文学院这三年多来,朱舜水这种实用主义思想正在被更多的举子所接受。
而随着笛卡尔等人的到来,更是为实用主义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
朱由检有理由相信,只要理工学院能够创造出更多新事物。
在这种示范效应下,务实作风将会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得以推广,理工学院将会成为改变大明的人才摇篮。
但是,要想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的某些腐朽思想的禁锢,舆论的引导将会是极为重要的。
引导舆论的大杀器------报纸是不是该登场了?
如果把朱舜水、方以智等人的观点刊登与上,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传播。
在辅以具体的事例,比如各地开荒拓田取得的成效、下乡举子中表现优异的一些正面典型。
理工学院学以致用诞生的最新成果等等,那对整个社会的潜在影响将会是十分巨大的。
舆论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来自后世的朱由检自然是最清楚不过。
但这种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武器也是柄双刃剑,一旦控制不好,未来会对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说它是洪水猛兽也丝毫不为过。
现在大明办报纸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无论是油墨、活字印刷书、纸张,甚至是套图等各项技术已是非常成熟。
只要自己把这个创意一讲,朱由检相信,不出数日,一份样本便会摆在自己的面前。
现在的将作局汇聚了各行业的能工巧匠,再加上四海商行招揽的各种人才。
京师的技术力量已经远超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等到数年后理工学院的首批人才成长起来。
各种新生事物就会以雨后春笋之势茁壮成长,成为大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288/178730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288/1787308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