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傲世第一皇子 > 第293章 招贤令,中州会馆

第293章 招贤令,中州会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叹红颜 倚风听花浮刃白 我能降临古代世界 反派:夫人今宵愿与我同席共枕否 末世从封王开始 玄学小奶团被全家反派团宠了 逆天武神,你管这叫寒门子弟? 拐个仙君回现代 末世之三合一系统 易水寒桃源篇

在赵鼎正确的建设思路下,龙渊的发展走向了正轨,组织规模日益扩大。 短短两三日的时间,就有数百名京师平民被吸纳为龙渊组织的外围线人。 他们中有的人是衙役、皂吏,有的是铁匠、行商,甚至是向京城达官贵人们送水的车夫。 线人的身份多种多样,收买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见钱眼开,龙渊的人把银票往桌子上一拍,他们就甘愿为之驱使。 还有些人并不贪恋钱财,想要他们甘愿为龙渊效力,就得使出别的法子。 比如打探清楚对方的喜好,派人结交,成为对方的知己。 如此一来,对方自然不会再拒绝为龙渊效力。 偶尔遇到坚决拒绝的人,龙渊也不会坚持。 对线人的管理松散,对线人的吸收也不作态多要求,完全本着广撒网多捞鱼的心态。 只要将来有一两个人能提供有价值的情报,这笔投资就能全赚回来。 站在赵鼎的书桌前,萧玉儿将近来的发展情况汇报给赵鼎。 “近日,龙渊遵从殿下之命,设立三大部门。” “情报分析处乃是龙渊的核心,由我亲自挂帅,另有五名书吏,皆是屡试不中的老童生。” “此外,情报分析处还有十名精心挑选的小厮,这些人都是王府家奴出身,忠诚可靠。” 萧玉儿认为兵在精而不在多,所以没有急着扩大情报分析处,只是招募了几个办事员。 恰好赵鼎也认同这一理念,所以情报分析处的一切工作都由萧玉儿亲自处理。 好在目前龙渊仅布局了郢都和京城,人员也不多,所以萧玉儿一个人还勉强应付得了。 但自己的势力不会永远只有这么点,一旦扩大,萧玉儿管理不过来,龙渊的效率就会直线下降。 “看来得想办法找几个人给萧玉儿帮帮忙了,否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龙渊,非但不能帮上忙,还会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赵鼎托着下巴沉思片刻,做出招贤纳士的决定。 “至于特别行动处,现有武士三十人,都是杀过人见过血的老兵,他们的忠诚也有保障。” “另外还有五十名辅助人员,负责管理、后勤等事务。” 养兵不是光砸钱就行的,还需要配备大量的辅助人员,令武士们免于生活的负担,能够将一切精力用在磨练武艺上。 “最后,线人管理处一共有十名书吏,三十名联络员,线人一百三十七名。” “书吏们负责管理文档,汇报事务。联络员们负责发展线人,或是为我们下达指令。” 萧玉儿将龙渊的情况做了汇报,赵鼎却从中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 “特别行动处和线人管理处的长官呢?你打算任命何人?” 萧玉儿摇了摇头,一脸地无奈。 “我手上无人可用,只能先把位子空出来,等日后再说。” 想不到萧玉儿也为这个问题而犯难。 赵鼎一本正经地说。 “看来我有必要发一张招贤令,招贤纳士了。” 自己手上虽然有不少士兵、奴仆,可他们都是一个大字也不识的文盲,无法委以重任。 真正的人才,至少也要识文断字,读过几本书,才有能力管理一群人,管理好一个组织。 想到这里,赵鼎越发怀念前世,越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晋国有小学、中学、大学,我何至于整天对着一群文盲发愁啊。” 晋国虽施行科举制,用最公平的方法录用人才,却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继承自前朝的县学、州学、太学早已名存实亡,成了买卖官爵、功名的交易所。 就连赵鼎身边许多人也是文盲,周炳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几个简单的字。 老太监福全海虽然认字,却一个也不会写。 林洞出身岭南蛮族,更不可能认识汉字了。 这也是为何赵鼎一直器重邹静云的缘故之一,只有他饱读四书五经,考取了同进士的功名。 放在后世,邹静云最起码也相当于一个全国最顶尖大学的博士生。 想到这里,赵鼎决定出门转转,也许老天开眼,能让自己在大街上捡到几个落地书生呢。 “萧玉儿,命人准备车马、礼物,我要去一趟各州郡会馆,看看有没有留在京城的外地读书人。” 会馆乃是地方州郡在京城设立的据点,专供本地旅客、书生、商人、官员住宿。 许多家境贫寒的书生来到京城应试落榜后,为了节省路费,往往会放弃回家,多在京城留两年应试。 因此,赵鼎想要寻找落地书生,最好的去处便是各州郡的会馆。 出门前,萧玉儿问了句。 “殿下,我们要去哪一家会馆?” 赵鼎思量片刻,决定去中州会馆。 “中州会馆离我们最近,而且中州文风盛行,各地书生常去那里以文会友,第一战就去中州会馆吧。” 中州会馆门前,几个读书人模样的男子正在唇枪舌战。 “枉你们身为读书人,受了圣贤的教诲,不想着科举场上取功名,效力天子身旁,竟然想追随一个莽夫,和贼配军们在泥土里打滚。” 一个尖嘴猴腮的家伙站出来嘲笑。 “就凭他们的水平,再过上一百年也未必能高中。” “要是再不去去军营里和贼配军们抢食吃,恐怕就全都要饿死了。” 又一个自诩清高的家伙站出来叹气。 “可惜斯文扫地,拂了我们这些读书人的面子。” “若我是当朝重臣,一定把这些家伙的功名统统革除。” 陆一并不甘受辱,撸起袖子破口大骂。 “读书做人为的是报国,考取功名,在翰林院里做官是为国家效力,追随郑王殿下在沙场上立功又何尝不是报国?” 钟云侃和陆一并相交莫逆,也有同样的打算,这个时候自然要站出来为他说话。 “生为大丈夫,就该用实干振兴国家,像郑王殿下那样大破蛮军,凯旋归来,受万民敬仰,这才是真正的好男儿。” “我晋国就是有了你们这些只知读书,脑子里空空如也的废柴,国势才日渐衰落。” “如果真让你们这群禄蠹做了重臣,恐怕要不了多久我晋国就要灭亡了。” 诅咒对方当不了官,这在读书人看来可算是最恶毒的诅咒了。 面对钟云侃的咒骂,对方岂能容忍,当即动起了手。 刹那间,中州会馆门前书卷横飞,笔墨乱掷,空中飞起十数顶举人常戴的方巾。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601/153760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601/153760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