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傲世第一皇子 > 第358章 夸张的战报,主帅人选

第358章 夸张的战报,主帅人选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龙族:从一人之下归来的路明非 田园小记 混沌雷神 关于我成为鸣人他哥这件事 什么?奥特曼是终身制的? 反派:开局刀剜女主灵瞳沉渊秦阳 我和女侠有个约会 歌呗今天出道了吗 合久必婚 尤物女配重生后,男主集体火葬场

似乎是看出了赵鼎心事,邹静云上前劝道。 “既然当初决定让他们半耕半战,自己养活自己,现在就该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机会。” “若是不允许他们接受商人的雇佣,咱们的民兵制度和朝廷的卫所制度又有什么差别呢。” 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 首先,加入民兵者不需离开家乡,平时生活、训练都在家乡中。 既不需要承担背井离乡之苦,也不用为朝廷种地。 “如果您实在担心,咱们就把商人们支付的佣金攥在手里,无论商人雇佣多少民兵充当护卫,都要事先经过我们的同意。” “此外,在任务结束前,这些佣金都要暂存在我们这里,直到任务完全结束,民兵们返回家乡,才由我们分发这些佣金。” 听到邹静云的提议,赵鼎瞬间来了兴趣。 自己做中间商,把钱拿在手里,简直是一石三鸟之计。 无数商人们支付的佣金,会让自己获得充裕的现金流,不再为缺少银子周转而发愁。 此外,商人们必须通过自己才能雇佣民兵,不仅增强了自己对商人们的约束力,还能增强自己对民兵们的控制力,一定程度上掌握他们的经济命脉。 人们往往倾向于感激直接给自己发钱的人。 所以民兵们接受雇佣后,不会感激雇主们,只会感激赵鼎。 想到这里,赵鼎忽然理解前世看过的许多小说中总是有佣兵行会出现。 既是为了赚取钱财,也是为了解决许多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顺便提高对他们的掌控能力。 想到这里,赵鼎决定同意商人们雇佣民兵充当护卫。 “也罢,既然民心所向,我也只有同意了。” “让商人为我养兵,减少钱粮的消耗,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美事。” 就在赵鼎解决民兵一事后,周炳却忽然寻了过来。 “殿下,战俘营已经修建完毕,那些受伤的战俘也都得到了妥善治疗,不知您打算怎么写战报?” “是如实撰写,还是夸大一些。” 按照晋军惯例,每一战后都必须向兵部提交战报。 既是朝廷为了提高对军队的掌控力,也是军队夸耀军功,请赏请功的好机会。 而将战功夸大,更是几乎没一只军队都会做的事,就连驻守北地长城的陈庆知也不能免俗。 因为兵部一向有打折扣的习惯,只有在战报上夸大,军队最后才能获得与实际相符的军功、奖赏。 但赵鼎却对战报不感兴趣。 一来自己贵为皇子,地位已经达到了顶点,再往上一步不过是把王爵换成亲王爵位,得不到什么实惠。 至于奖赏,赵鼎可不觉得兵部会因为自己小胜一役,就成千上万地奖赏。 既然如此,何必劳心费力亲自关注战报呢。 “你看着写就是了,若是拿不定主意就和彭健商量一下。” 回到军营中,周炳却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和彭健此前都是大将军的兵,来了郑王殿下处效力,要是不能立下大功,岂不是丢他二位的脸。” “以前在楚国打的仗不能算数,今天我们为晋国打仗总该算数了吧。” “干脆这一次就把以前积欠的军功都拿回来。” 此前在岭南作战,赵鼎并非没有奖赏他们金银财宝。 可身为军人,周炳的志向绝不是富贵二字,他更想追求功名,凭借手中的战刀,让世人记住自己的威名。 恰好这时军中书吏们受命来到他的营帐中。 “将军,战报该如何撰写,请您示下。” 周炳默不作声,在面前的白纸上写下一行文字。 败敌三万,生擒三千,斩获刀枪盔甲无数,楚襄樊都督史朝威仅以身免,余下战绩……。 赵鼎当初立下的规矩是有成效的。 迫于免职的威胁,军官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学习了不少汉字,就连周炳现在也会写几百个大字。 虽然十分潦草,可对于一个武将而言已经足够了。 在书吏们的润色加工下,没过多久,一篇工整的战报便新鲜出炉。 得到赵鼎的授权后,周炳胆子也大了起来,竟直接派人将这封战报以最快速度送到京城兵部。 丙辰年注定是一个动荡之年。 南郡这边派信使送出战报的同时,京城里也在为出征沧州而紧锣密鼓地做准备。 惊闻花莲教造反,晋帝立马决定出兵平叛。 首先抽调驻扎在京城中的禁军作为主力,又将中州等处的卫所兵调来助战,其中精锐者充为战兵,羸弱不堪者作为辅兵。 七拼八凑下,数日功夫便集结了近十万人马。 按照惯例,平叛军的各级军官应该由京城中的大小勋贵出任,他们也是晋国中最富有军事经验的一批人。 但平叛军的主帅该由何人出任,却引起了相当大的争执。 以户部、工部、刑部、吏部为首的文官集团一致认为祁国公宋彦威是最佳人选。 “祁国公正值当打之年,作战经验丰富,有三次带兵剿灭叛贼的经验,治军很有章法。” “若以他为主帅,官军定可轻而易举杀尽花莲教贼人。” 工部尚书刚说完这话,就有几个年轻勋贵站出来反驳。 “祁国公年事已高,不适合在外奔波。” “大皇子年富力强,武艺超群,又通晓兵书,他才是最适宜的人选。” 文官、勋贵们各执一词,为支持自己心仪的人选而吵得不可开交。 晋帝拿不定主意,只好将这一事拖到明日再议。 太子东宫。 太子坐在椅子上,脸上阴云密布,而王行知就站在他的面前。 “王护法,当初你说花莲教训练士兵、购买武器,只为了自保。如今沧州事变,你该如何解释。” 太子一直知道花莲教的存在,甚至一直在为其提供帮助。 如今花莲教忽然集结重兵攻下沧州,不禁让太子有种被人戏耍的感觉。 王行知从太子这话里感受到了威胁的意思,如果自己的回答不能令对方满意,恐怕自己就要长埋地下了。 虽然脊背上冷汗直流,可王行知仍然表现出镇定的模样。 “殿下,圣教起事并非要与您为敌,而是要为您解决最棘手的敌人啊。” “偃王与京中勋贵关系密切,又一直在军中培植心腹势力,是您最大的威胁。” “一旦陛下龙驭宾天,偃王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要么选择在京城里发动军事政变,要么潜逃出京,在地方上起兵与您为敌。” “如果能提前消耗掉偃王的势力,甚至让他死在战场上,您岂不是就能永远高枕无忧了。” 听完王行知这话,太子心动了。 自己所畏惧的人,无非大皇子一人,如果能削弱他的实力,自己继位之路就再也无人可以阻挡。 为此,哪怕付出许多代价,太子也心甘情愿。 “说下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601/199677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601/199677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