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俗人 > 第1186章 缩短战争进程

第1186章 缩短战争进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破游戏不玩了 妻子出轨之后,跪着求我原谅 忽有狂徒夜磨刀 开局强娶天命女帝,打造不朽帝族 我差点被换了命 这个中医好年轻 都市龙蛇 空间医妃美爆了 嫁给残疾猎户后她超旺夫 十二金仙风之篇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把他引诱进来,如何围而歼之?” 沈炼的意图,是想一劳永逸。 为了达成目的,多承担些风险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否能够起到作用。 在正史当中,皇太极于崇祯二年进军,是为已巳之变。 恰巧的是,让明英宗朱祁镇“流芳百世”的土木堡之变,同样是在已巳年。 前者战役,使得后金军突破长城,进攻顺天府,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后者战役,土木堡之变爆发,使得明朝武将力量断层,以至于后来文官做大,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明英宗时期的战争,我改变不了。” “但是……” “眼下即将要发生的已巳之变,我能将后金一举击溃!” 沈炼心智坚定,但他所提出的放开一个口子,同时让蓟州军力且战且退,尽量将后金大军引入。 等到合适时机,再选择围而歼之。 孙传庭认为风险极大,若是玩脱了,后金会直接顺势攻破顺天,多年来的布局就会彻底毁在后金手里。 那么,沈炼就会成为汉人历史上的真正罪人。 “王上,还请三思。” 孙传庭不是故意和沈炼唱反调,因为有着更保险的战 略,没有必要剑走偏锋。 沈炼可以理解。 在防守战下,明军是有着一定优势,没准还能让敌军吃尽苦头,可这样会无限期拉长战争周期。 一旦拖长,遭殃的是国库。 皇太极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点进军,是因为又要入冬了,他们需要入关掠取一些资源。 若是能够攻下顺天最好,攻不下就劫掠京畿地区,继而再返回后金都城,盛京。 沈炼没有急着反驳孙传庭。 “孙尚书,本王能够理解你,敌军攻克遵化之后,就能直逼京师。” “可你也要想一想,阻截了敌军确实很好,但是等到来年开春,他们依旧会在边境不断骚扰。” “难道,每年都要上演一回这种戏码?” 孙传庭脸色有些微变,沉声问道:“可这是在赌大明的国运。” “不是赌国运,是在赌命!” “两年下来,我们一直致力强军战略,不就是等着要和后金决一死战吗?” “后金入关,大明即亡,从天启帝开始所做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国家折腾不起,百姓一样折腾不起,我们必须要考虑缩短战争进程。” 军事上的事情,沈炼暂且只会与孙传庭商议,等拿 出最终定论之后,再召集六部与内阁的合议。 孙传庭斟酌再三,也表现出一个态度。 “王上执意如此,微臣不好阻拦,但有件事情,我感觉得告诉您。” “什么事?” 战事部署上,孙传庭还是非常听话,哪怕他有着自己的见解,也不会和沈炼的决策产生冲突。 只不过,有些事情得放在心上。 “兵部收到消息,说是皇太极动兵之前,曾对袁崇焕劝降,只要他投降,后金能拜其为异姓王。” 沈炼展露出笑颜,问道:“那袁崇焕怎么答复的?” “没有做出回应,明摆着是皇太极设下的离间计,哪怕在蓟州一带没有得手,也能借我们的手宰了袁崇焕。” “关键是袁崇焕的态度,假如他真的带着将士们投降后金,山海关就相当于废了。” “人家几十万大军入关而来,京师顷刻颠覆。” 北方的大部分兵权,如今都在袁崇焕手里,毕竟他在数次战役下都能够遏制后金。 隐隐会成为明朝与后金之外的第三股势力。 孙传庭的顾忌,不是没有道理。 沈炼所说之战略可以实行,但有个前提就是袁崇焕必须回防支援,到时候即便玩 脱了,也能稳固收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沈炼深深地看了孙传庭一眼,缓缓道:“袁崇焕是本王擢升,本王对他有着绝对信任。假设如果要投降,他早在先前几次战役就降了,又何必等到这次呢?” “袁崇焕不是傻子,两年前的大明可远不如现在,后勤供给也从未亏待过他。” “后金鞑子被他次次重创,这才不得已绕开山海关,专门从蒙古绕道,就足矣证明袁崇焕在北方没有问题。” 孙传庭眉头紧锁,仍旧疑虑重重。 “可万一……” 沈炼大手一挥,气势如虹道:“这世上没有那么多万一,成则成,败则亡!” 话落,沈炼站起身来,目光死死锁着山海关。 “数年以来,我们在与后金的对战当中,始终处于防守一方。” “这也导致,无法真正威胁到后金,才给了这群野猪皮多年的发展时间。” “蓟州一战,至关重要,是让明军从防守变为主攻的关键契机,若是采取你的阻截战法,皇太极会优先采取保存实力的方式,战争最少也得延长半年!” “按照我们既定的部署,调往一万五千人的精锐于遵化驻扎,等 待皇太极攻城。再以兵部名义,让袁崇焕分兵回防,制造蓟州一带无法应对战事的假象。” “这个口袋,就等着皇太极主动跳进来。” 转守为攻…… 这让孙传庭想起了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在面对匈奴在北边的威胁时,亦是采取类似的方略。 改变单方面挨打的局面,脱离现如今的困难。 只要打赢一场,民心和军心都能得到提升,也会让大明将士知道,他们不止能守城,还能攻城。 孙传庭心神已定,正声道:“王上,臣即可返回兵部进行安排!” “去吧。”沈炼说。 至于接下来的六部合议,只有兵部和沈炼是主角,其他五部做好战争配合即可。 六位尚书其实一致认为,沈炼的“围而歼之”,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风险往往与收益成正比。 后金想要进入长城,那就让他们进,等到想要出去的时候,怕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实际上,沈炼的部署并不止这一些。 沈炼绕过六部,以自己的名义,又另外给袁崇焕送去了一道密信,让其按照信中的方式行军。 等到这位蓟辽总督收到信件时,恰好后金大军已经进入蒙古。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6214/157514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6214/157514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