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皇后之位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从走山客开始,化身绝世妖皇 神话系相亲 我个亏二代,搞点黑科技很合理吧 分手后,我成为了万亿网络神豪 穿成亡国之君,朕的剑成精了 末世:我靠幸运骰子躺赢 都市小医仙 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模拟养殖场系统 综武:夫人请自重

“这难道就是寡人的宿命吗?寡人真的很不甘心啊。” 大殿之中,齐桓公姜小白撕心裂肺地哭喊道,脸上的愁容挥散不去,明明自己已经在学习怎样做一位君主,准备弥补历史上齐桓公的错误,为什么老天这样对待自己,不愿意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自古成王败寇,古今皆是如此,这次是你、我、李密三人技不如人,成为今天这种局面,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田和倒是有些看开了,多少次梦中,早已有如今的场景,只不过,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这齐国真的没救了吗?你我二人勠力同心,也不能挽救面前的这场危局吗?” 田和摇摇头,将杯中酒一饮而下,长叹一声。 姜小白瘫坐原地,心中愁思不禁加重了几分,国破家亡,竟然如此简单,自己也算是有为之君,在自己的治下齐国虽未能繁荣强盛,但也是一片祥和。 自己是否应该仇视眼前之人,正是他跟李密与自己争权夺利,才有今日之危。 “罢了,罢了,以前之事就让他们散去吧,眼下国都沦陷,至少还有你陪我。” 宫殿之外,灯火异常明亮,从高处看去,如同火龙蜿蜒,在火光之中照耀了无数人的脸庞,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在今晚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不得而知。 齐国境内沦陷的太快了,让许多人都没能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被大势裹胁。 。。。。。。。 “外臣秦国使节,拜见唐朝皇帝。” “使者远道而来,所谓何事?” 秦国使者的出现,让唐国众人都有些摸不清头脑,李煜从朝珠的缝隙中,看着这位秦国来的使者。 这可是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蒙毅,蒙毅不仅自身有能力,还有着显赫的家世,其父蒙骜,兄蒙恬都是一世名将。 蒙恬北驱匈奴,长驱直入,使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马,被后世评为“中华第一勇士”。 “外臣此番前来,乃是奉大秦始皇帝之命,送于陛下一桩好事。” “好事?” 李煜沉思片刻,自己的唐国与秦国素来没有交往,眼下秦国使者前来本就出人意料,更何况说是要送自己一桩好事。 秦国的制度延续了历史上的制度,商鞅法在秦地又焕发了勃勃生机,百姓不得私自搬移,违反者死,连坐制度下,让各国的探子寸步难行,这也让秦国一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不过秦国与唐国虽然有矛盾,但是眼下还不是你死我活的时刻。 华夏诸国,必然都是以恢复统一为目的,这是众多国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眼下诸侯争霸,群雄并起,谁都知道,想要统一,在此刻都很难实现。 “陛下,我秦国愿与唐国联姻,从此两家合一,守望相助,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蒙毅不是一个合格的使者,在唐国朝堂之上,仅仅简单的试探一番,蒙毅就已经掩盖不了此行的目的,在众位臣子的抽丝剥茧之下,便对秦国有了初步的了解。 “此事,朕已知晓,使者先在驿馆等待几日,朕必会有所答复。” 蒙毅听闻,也不惊讶,领了命令,便准备回驿馆休息。 对于国家来说,皇帝、太子、诸王的婚丧嫁娶,已经远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早已与整个国家密不可分。 蒙毅所言,要嫁始皇帝之女于唐皇,必然不会只要一个普通的嫔妃之位,而是早就瞄准了唐国空着的皇后之位。 国家之中,皇帝、皇后、太子,三人就是一个国家权力的化身。 这一点在汉朝尤为明显,秦朝无后,导致皇帝独揽大权,口含天宪。 而中国的第二个朝代,摸索出了,皇帝、皇后的称呼,但是却没能赋予这份权力一点限制,使得汉高祖刘邦死后,汉太后吕雉独操大权,身为天子的汉惠帝都不能与之抗衡。 汉文帝之妻窦太后,甚至能影响皇帝的继承和废立,使得汉武帝前期,对窦太后颇为忌惮。 汉帝国的这种制度,也可以形象的说成二元制,一个国家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这有利于皇权的平稳运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皇权。 后世朝代,虽然不断加强皇权,并且对后权不断的削弱,使得“后宫不得干政”成为定制,但是一旦皇帝年幼,太后又不得不出来临朝听政。 太后由于长期居住深宫之中,对外朝之事,不甚了解,只得依仗父兄,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从而导致外戚干政的局面。 这一系列问题,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众位,对于此事我们是否应该答应?” 李煜看着正在讨论的众人,询问道。 在李煜看来,所有的事有利,就有有弊端,自古以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件事可以说是一张天降的馅饼,也可以说是一张带有砒霜的毒药。 华夏史上,一直讲究出师有名,华夏历朝君主,不断将自己的子女、宗室或者是宫中女官,升为公主,让他们去各国或是部落中去和亲。 这一点来说,汉朝时比较出名的,汉朝之初,选宗室女,前往匈奴,是为了延缓两国的关系,使汉匈关系不再趋于紧张,从而,让汉朝能够留有喘息之机,等到兵强马壮,再一举击败匈奴。 双方的关系,从未是单方面,汉室衰微,匈奴人刘渊,也打着兴复汉室的名义起兵,建立了匈奴汉国,以此想来继承汉室法统,得以入主中原。 李煜面前的问题,跟汉朝的处境一般无二。 当唐国强盛,自然也可以打着始皇帝公主的名义,去干涉秦国内政。 但是一旦两者翻了过来,唐国的内政也不能得到保证。 “陛下,此番,我认为有机可乘,乃是天赐良机,必须抓住。” 房玄龄从文武百官队列中走了出来,对着李煜说道。 “何以见得?” “陛下,臣以为此事有利,乃是对于整个国家层面。 眼下各方势力,齐聚攻唐,虽然未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干扰,反而让我们得三州之地。 但是此番扩张太快了,使得国家之中,不知有多少隐藏的反对势力,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整顿内政,修理兵戈。 而秦国此番联姻,可以保障我们国家的稳定,北方安稳,南方刘彻处,知晓我两家同盟,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等到休养休息之后,再一举南下,将刘彻势力赶到长江以南。” 等到房玄龄讲完,高熲立马出来,力挺房玄龄,说道:“臣以为,房大人之言,可谓是一剂良方,服之,可以增强大唐国力啊。 从目前情况来看,此事对我们只有好处,至于坏处,还是等他出现再说吧。” 李煜听闻,虽然表面上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但是心中其实也同意了两人的说法,领主世界毕竟与现实不同,自己也可以不局限于华夏这一亩三分地之上,跳出这里,展望天地,也是大有可为。 “此事,便依你们所言。” “陛下圣明。”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6756/159397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6756/159397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