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六百七十章 战辽水

第六百七十章 战辽水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地铁风云:极品安检的逆袭 孤到底怀了谁的崽 二哥他超努力 开局死在深山老林,难受! 活埋大清朝 农家女逆袭首富,满城权贵求娶 陆总,我怀了你的小祖宗 鬼灭之刃之雪之呼吸 斗罗:唐三偷师?我才是唐门正宗 天佑武者

所谓鲜卑与乌桓,其实本是一家。 他们的祖上乃是当年被冒顿单于所击败的东胡。 而东胡在阿尔泰语之中,音译叫做通古斯。 通古斯系与汉家的恩怨情仇,真的是横贯了整个历史书,纠缠了几千年了。 东胡被冒顿单于击败之后,其残部分别退往了鲜卑山与乌桓山,成为了匈奴人的奴隶部落。 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以鲜卑山与乌桓山作为族名。 伊稚斜在遭遇意外情况的时候,很自然的将这等奴隶部落给抛出去,作为炮灰迟滞汉军。 此次随从他入寇越过长城的匈奴人何止数万之众,如此之多的兵马分散在右北平郡到渔阳郡的各处,单单是传递消息给他们,至少也得需要几天的时间。 而且他们还劫掠了那么多的物资,抓获了那么多的奴隶,这些想要运送出长城,都需要时间。 面对着即将抵达战场的汉军精锐骑兵主力,还没有完全整合匈奴的伊稚斜,不认为能够打的赢人家。 就算是能打赢,也会将自己的力量消耗一空,到时候回到草原上,就会落得军臣单于之前的下场。 所以伊稚斜做出了游牧部落惯例般的应对,先跑了再说。 逃跑也需要时间,自然是要安排阻击追兵的力量。 鲜卑人与乌桓人,就被伊稚斜当做了阻击汉军追击的肥肉。 之所以让他们四下里分散去劫掠各处,那是因为伊稚斜打的主意是汉军来了,总不能不管乡间四野的劫掠吧,等到汉军分散而出剿灭了那些鲜卑人与乌桓人的时候,伊稚斜早就带着人 马与战利品出塞了。 卫青没有想到自己的行踪提前暴露了,其实若是换做是二十年后的卫青来指挥,那他在抵达代郡之后,就不会继续走山路入上谷郡,而是干脆利落的从代郡出塞,凭借着骑兵的超强机 动能力,直接在平坦的大草原上奔驰前行,直奔右北平的缺口处。 还是年轻缺乏经验,在上谷郡的山地里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伊稚斜这里也没有想到的是,等到卫青所部终于抵达渔阳郡的时候,心如铁石般没去管那些劫掠乡里的鲜卑与乌桓人,而是直奔右北平的缺口而去。 这份果决,让伊稚斜大为震撼。 他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停下脚步,集结力量与卫青的追兵,在平坦的河北大地上决一死战。 要么就是抛弃还没有带走的人跟物资,直接跑路。 按照匈奴人的传统,伊稚斜没有丝毫犹豫的选择了抛弃剩下的战利品跑路。 留下来决一死战,打输了自然不必多说,估摸着连伊稚斜自己都得交代在这儿。 就算是打赢了,以汉军的战斗力来说,伊稚斜也必然是一场惨胜,手中实力消耗殆尽的那种。 草原上的传统就是实力为尊,实力拼光了自然会被人取而代之,那他的地位名誉,财富牛羊,这次入寇劫掠来的战利品,乃至于他的阏氏都是别人的了。 他们的文明就是如此,所以伊稚斜别无选择。 抛弃了还没有送出边墙的战利品与人口,伊稚斜只能是自我安慰“还好之前已经运走了许多,这次还是赚了的。”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卫青再度无视了那些被抛弃的战利品与被掳掠的人口,坚定不移的跟着冲出了边墙,继续追杀伊稚斜。 此时的卫青虽然经验并不丰富,可却是牢牢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什么都不管,就是追着匈奴大单于的王庭打! 伊稚斜万万没有想到,汉军居然会追出塞外来。 他也是被激怒了,调动人马在辽水岸边准备与汉军拼一场。 在汉地不打,逃出来没什么,可到了草原上还要被追的跟狗似的,那对于大单于的威望将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后将军。” 有前军哨探策马来到了卫青的面前,大声禀报“匈奴单于王庭部,左谷蠡部,左贤王部,呼衍部,须卜部等都已聚兵岸边,人马众多,不下五万之众。” 之前伊稚斜入寇的时候,他的王庭其实就在边墙之外不过二百里的地方,由刘陵带着接收劫掠来的物资与人口。 卫青追出塞外的时候,因为对塞外环境不熟悉,一路追着伊稚斜跑,没有察觉到近在咫尺的王庭。 现在追上的,是伊稚斜麾下能够掌控的各部可战之力,他们的王庭部落人口,距离最近的也在百余里之外。 入寇汉地的时候,匈奴人可以依靠劫掠来的物资生存。 可既然回到了草原上,那就需要依靠自己的部落提供奶制品与肉食存活。 这是游牧部落的特点,战术方面机动能力很强,可到了战略方面,必须得在王庭人口物资的支持下才能活动。 “好。” 马背上的卫青用力点头,随即调转马头,目光环视一众校尉司马。 他深吸口气,大声高呼“诸位,咱们追上了匈奴人,今天就是建功立业之日!” “哦~~~” 神情激动的众人高声欢呼,战意盎然。 别看汉军只有两万骑兵,而对面却是高达五万之众,可这些校尉司马们却是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这边的战斗力更强,获胜的几率更大。 只要能打赢,回到长安城的时候自然少不得封赏。 卫青平缓下激荡的情绪,开始做作战安排“公孙贺,你部十二曲,从左边冲。” 公孙贺当即应声行礼“喏!” “李息,你部十五曲,从右边冲。” 李息也是立刻领命“喏!” “其余各部曲,皆随从本将出战,直奔匈奴中军!” “喏!!” 汉军制,一曲五百人,由军侯统之。 若干曲为一部,由校尉与军司马统之,这就是“部曲”这个词的由来。 这个时代的将军名号是非常有价值的,像是此时这儿只有卫青有着后将军的正式将军号,而他麾下哪怕是协助指挥的长史,司马等人也没谁能混个将军的称呼。 人数处于劣势方的汉军,却是主动向着匈奴人发起了冲击。 这可是让伊稚斜大感意外。 更加让他感受到意外的是,以往在汉军之中多是以辅助角色出场的骑兵,现在却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汉军骑兵几乎全部配甲,且技战术娴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拉出浩荡阵型直冲过来的时候,气势滔天。 匈奴人发起了反冲锋,数万骑兵在辽水岸边策马奔腾,纵横驰骋激起了滔天烟尘。 两边一交战,匈奴人原本引以为傲的马上能力,就被冲了个稀烂。 汉军有马镫与马鞍,解放了双手,其控马能力丝毫不弱于那些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 他们挥舞兵器,只有皮甲的匈奴人但凡是被打中,几乎没有扛下来的可能。 而汉军多铁甲,受到的伤害自是极少。 一轮轮的对冲之后,摔在地上的多是匈奴骑兵。 两边战事逐渐陷入焦灼状态的时候,卫青亲自带着数千铁甲骑兵出场了,数千人马俱甲的骑兵,直奔伊稚斜而来。 看着远处那道在阳光下绽放着夺目金属光泽的钢铁长城,伊稚斜口干舌燥,心跳的厉害。 他毫不犹豫的命令前边的兰氏部族上前迎战。 然后,伊稚斜就眼睁睁的看到兰氏部族数千勇士,很快就消融在了那道金属长城之中。 以弓箭为主要武器的轻骑兵,与装备甲胄马铠的甲骑对冲,能打的赢才有鬼。 李云泽供养这支甲骑,唯一的目的就是在与匈奴人决战的时候,直接冲垮对方。 而现在,就是出成果的时候了。 伊稚斜终于清醒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从脚底板武装到了天灵盖的汉军骑兵,不是现在的匈奴能够打的赢的。 箭矢兵器招呼过去,人家巍然不动,这还怎么打! 甚至就连马儿都装备着马铠,想射马都没用。 清醒过来的伊稚斜当即做出决断。 “撤!” 低沉的牛角号声,再度响彻了整个战场。 换做匈奴人全是步兵,那这几万人今天都得交代在这里。 若是匈奴人骑步混杂,顶多只有部分骑兵能够逃出生天。 而此时以骑兵为主的匈奴人,却是逃出去了不少人。 毕竟战场太大了,大家都是骑马跑的时候,想要追上的确是不容易。 不过收获还是有的,好几个匈奴大部落的主力,被卫青亲自带着的甲骑给侧击堵住,与李息公孙贺聚兵,将万余匈奴人逼迫到了辽水岸边。 逃不掉的匈奴人有抱着马脖子直接冲进辽水的,有跳下马脱光衣服直接扑腾的,还有跪地求饶的,自然也少不了发了狠,调转马头干脆冲进了汉军军阵的。 这场大战从日上三竿战到了夕阳西斜,汉匈战争之中第一次超大规模的骑兵对决,以汉军取得全胜而告终。 此战伊稚斜调集的都是战斗力,因此没有什么老弱妇孺来凑数,全都是实打实的战功。 淹死在辽水之中的没法统计,单单是在战场上阵斩的,就超过了一万五千级,此外还抓获了数千俘虏。 算上淹死的,逃走的匈奴人之中那些伤员在随后的日子里死去等等,辽水之战中,匈奴人的损失至少在三万人以上! 这都是实打实的青壮主力。 卫青随后再度追杀,可伊稚斜却是逃入了遍布沼泽湖泊,树林河流密集的东北之地。 缺乏补给,且对地形环境不了解的汉军,最终不得不遗憾退兵。 与此同时,在上谷郡边墙之外,数千汉家民兵,正在百无聊赖的抱怨生气。 他们是跟着大军出征,想要赚取战功出人头地的民兵,可他们的领头人李广,却是在山地之中转晕了头脑,迷糊之间居然把人手都给待到了塞外。 汉匈大战再起,这儿别说是匈奴部落了,甚至就连草原上的狼都见不着一只。 浪费了无数的时间金钱与精力,最终却是一无所获。 众人自然是要抱怨,抱怨的目标也只能是带队的李广。 这天黄昏时分,黑着脸的李广坐在火堆旁烤火,心情恶劣到了极点。 军中流言他李广想要凭借对匈奴人作战的战功,夺回曾经失去的爵位,甚至还想要凭此封侯。 因此在接连迷路之后,众人都在背地里戏称他为“迷侯”。 这等羞辱,自然是让李广怒火中烧,愤怒到了极点。 “父亲!” 李广的长子李当户策马冲到了火堆边,直接翻身下马大口喘着粗气喊道“前方十余里之外,有一支匈奴人的部落!” 没有丝毫犹豫,李广当即腾身而起“取某的弓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03/26997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03/26997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