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走不了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走不了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佣兵的战争 穿越生活录:我只是为了好好活着 剑装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我不是戏神林医生陈伶赵乙 皇室千年得五胞胎:祖宗被团宠了 全民系统你告诉我这是灵气复苏? 爱上不同世界的他 妙手小神医 迪迦:从杰顿开始进化

若是说,之前免除投效农户三十税一的农税,吸引力还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大的话。 等到李云泽直接开出了免除孩子的口赋,并且免除黑户们的算赋之后,所造成的影响不亚于扔下了荷包蛋。 要知道此时大汉的物价水平,一石麦粟也不过二百钱而已。 因为数十年的和平,汉地百姓的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 一户人家有个十余口人都是寻常之事。 若是每个人都缴纳算赋,那就意味着每年单单是算赋就要缴纳一二缗钱。 对于农户来说,每年都是一二缗的算赋支出,可以说得上是沉重了。 毕竟虽然农户的收入不算低,通常情况下一亩地产粮大约二三石,换算到现代计量单位的话,也就是二百多斤。 粟米一石二百余钱,平均一户人家在土地兼并大规模开始之前,能拥有数十亩乃至于上百亩的田地。 这么算起来,一年几千乃至于万余斤的粮食好像不算少了。 帐不是这么算的。 家里人口多,每个人都要吃饭,这就要消耗一大部分粮食了,而且还要预留足够的种粮。 毕竟“饿死爹娘,不吃种粮”。 剩下的粮食卖出去,面对奸商的时候,甚至平均价格都卖不到二百钱一石。 农户生活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吃粮。 穿衣服可以依靠自己种麻养桑织布,可盐呢?农具呢?生病时候看病吃药呢?想吃肉想喝酒呢?红白之事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哪个不要钱? 对了,还有徭役。 百姓们每年都要服徭役,不但吃穿要自己负担,还得有钱才能在干徭役的时候活下来。 把这些开支都算进去,李云泽免除口赋,以及黑户们的算赋,那就极为重要了。 有了户籍,黑户的孩子们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去做工,去投军,去田里干活也不用半夜去,害怕被衙门的人抓了。 正是因为如此,当李云泽将投效土地的条件加码之后,更多的人扛不住了,主动去衙门办理了投效文书。 这并非是天子直接抢走百姓的土地,仅仅是名义上拥有,为的是断绝土地兼并。 因为名义上是天子的土地,想要兼并那就是强天子的东西。 严格来计较,那就是大逆! 有不甘心的人,在民间散播谣言,说是天子要抢走百姓们的田地,也的确是引起了许多动荡有麻烦。 不过张汤可从来不会惯着这些,致都在外面忙碌,刑部暂时由张汤兼管。 刑部的人到处抓人,抓住之后就是在之前的廷尉衙门,现在的刑部大牢里好生审问,一审问就会牵扯出一连串的人与家族出来。 说到杀豪强,张汤的手也绝对不会比致都软弱。 一旦开杀,那真的是连鸟窝,蛋黄,蚯蚓,鸡犬都不放过。 至于这些大户们为什么要反对,自然是因为他们想要土地兼并。 至于说为什么要搞土地兼并,当然是因为土地是农业时代里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 有土地就有佃户,有了土地和佃户就能做土皇帝等待天时。 至于天子与朝廷的损失,天下会不会因此大乱,这些豪强们巴不得天下大乱,他们才会有机会。 粮食这东西,永远都是不够吃的。 因为缺乏肉食与油脂的补充,普通人一顿饭吃一斤的碳水化合物,在这个时代里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至于说为什么不去打猎. 呵呵,全天下的山川湖泊树林都是属于天子的,自然那些动物们也是属于天子的。 没有天子的允许去打猎 实际上李云泽已经准备开放这个禁制,作为下一轮的鼓励方式。 别的事情,李云泽全都不在乎。唯独土地兼并这个潘多拉的盒子,说什么都不能打开。 一旦土地兼并开启,就意味着王朝进入了覆灭的倒计时。 历史上看明白这一点的皇帝不少,可他们无力对抗强大的利益体的反对,哪怕暂时变法成功,死后也依旧是会被推翻。 唯有李云泽这等穿越者,才能有能力与恒心毅力,将这件事情做到底。 当然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李云泽不惧被人给“溶于水”。 文官集团惯用的泼脏水骂人这一招,对于脸皮厚的李云泽无效。 下黑手溶于水什么的,李云泽实力强横又不惧。 现在李云泽在大汉,基本上无人能制。 若是窦太后还活着,或者是贾姬还活着,那就有操作的空间了,毕竟大汉以孝治国。 可惜人都死了,总不能冲入陵寝之中将人给抬出来压制李云泽吧。 秋收之后,李云泽带人外出巡视秋收。 来到霸陵邑附近查看秋收的时候,张汤派来的人追上了李云泽,说是有要事禀报。 “何事?” “陛下,逆贼刘定国,在狱中喊冤。” 刘定国是被提前押解来长安城的,一到长安城这儿,李云泽就下旨先废了他的燕王爵位。 现在的刘定国,只是逆贼刘定国,而不再是燕王刘定国了。 “喊冤?”马背上的李云泽有些疑惑“他有什么冤枉的?” 张汤的使者急忙应声“陛下,逆贼刘定国说是受了刘安之女刘陵的蛊惑,才会做出错事。他说都是刘陵的错,他只是被蛊惑” “呵。” 李云泽已经再懒得多说什么了,直接挥手“告诉张汤,按律处置。” 按律处置的话,刘定国这等勾结匈奴人的叛国行为,当处车裂之刑。 当然了,李云泽仁慈,废除了酷刑,只需要斩首即可。 其实按照刘定国的燕王身份,本可以白绫毒酒留个全尸的,只不过李云泽不愿意给他这个体面罢了。 这次匈奴入寇祸害燕国,惨死百姓不计其数,被掳掠出塞的足有数万之多。 只是斩首,就已经是很给他留面子了。 打发走了使者,李云泽干脆下马,带着一众郎官与宫卫们,步行进入了边上的村子。 村子不算大,也就是百十户人家。 此时秋收已过,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堆满了麻布袋装的粮食。 看着如此丰收的景象,李云泽也是露出了笑容。 其实大汉的粮食产量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不算低了。 首先大汉的亩与后世的不一样,大概只有后世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属于小亩。 而且也懂得使用沤肥,再加上精耕细作,基本上能够将平均亩产维持在二百多斤的样子。 要知道在此时的罗马帝国,除了土地肥沃的意大利,别的地方粮食产量甚至都不到亩产百斤的。 只不过粮食这种东西,面对着不断高速增长的人口,永远都是不够吃的。 “农业三肥,沤肥只能算是弱化版的氮肥,还缺其他两种肥料。” “草木灰可以当做弱化版的钾肥,可磷肥怎么搞?” 李云泽知道磷肥,被成为鱼米水乡的江南水田,之所以产量超过了北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田里多鱼虾。 而鱼虾就是典型的有机磷肥。 正是因为江南水田里多鱼虾,这才有了当地田亩的高产量。 可北方哪里来的那么多鱼虾动物的骨骼与肉啊。 除非是能够找到天然磷矿. 李云泽皱眉沉思,正在为大汉的农业想着办法,然后就被村落打谷场那边传来的争吵声所惊醒。 没说的,直接过去看看出了何事。 “一石粟米一百八十五钱,一钱都不能多。” 打谷场上,被众多村民围起来的商贾,站在大车上大声喊着“愿意卖的就拿粮食来,不愿意的莫要言语。” “怎得如此便宜?”有村民愤怒的喊着“去年的时候还是二百一十钱一石的。” “去年是去年。”带队的粮商不咸不淡的回应“今年是今年,今年粮食丰收,到处都是要卖粮食的,自然价格低。天子不收你们的田税了,到处都是要卖粮食的,哪里收的过来。不愿 意卖粮的话,那就烂在家里就是。” 还有村民在喊“别人收粮都是二百钱以上” “那你们就去找别人卖粮去。”粮商做出不耐烦的模样“我走?” 村民们愤怒,可却是没有办法。 人活着,需要花钱的地方却是很多,逐渐告别以物易物时代后,货币的价值愈发体现出来。 这种情况下,村民们只能是用自己的主要收获物,去换取货币,再去购买别的商品。 而这一卖一买之间所造成的差价,就成了许多商贾们发财的良机。 那句“谷贱伤农,米贵伤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掌握着收购渠道的粮商们,可以毫无顾忌的打压价格,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商贾嘛,为了赚钱那真是什么都能抛弃放下,良心什么的自然是不会存在。 看着面露憋屈之色的村民,站在大车上的粮商心头得意万分。 “天子不收田税,便宜我了。” 李云泽是不收粮税,可少府那儿却是有着大片的皇庄,这些皇庄产出的粮食,足够供应官吏们的俸禄,以及军队的粮食需求。 而且李云泽也在革新政务,以后官吏们的俸禄都会逐渐从粮食等物资,转变成钱发放,减少对粮食的需求。 皇庄的产出,今后主要供军队使用,以及用来喂养那些大牲口们。 只是没想到,原本是一片好意,却是被粮商们抓住了机会大肆压价。 “你走不了了。” 李云泽那清冷的声音传来,带着冷冽的杀意。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03/36436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03/364361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