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东归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1987我的年代 小师妹重生发癫,全宗门瑟瑟发抖 女尊大佬毒发身亡,在七零新婚了 重生后庶女逆袭成了世子妃 寂静武装 斗罗之灭世龙枪 重生笑傲:我要当教主 真千金只想拿钱 末世小村长 万灵召唤师

严纲战死,长安城破,关中彻底沦陷。 刘裕耗费一年才收复的汉家故地,至此彻底沦为铁弗匈奴的牧场。 不仅如此,拂拂人中郎将,太原人王买德更是在长安城破的同时,率领精骑一万沿灞水南下,一路攻破青泥和上洛兵临武关。 不过,拂拂人大单于赫连勃勃并没有下令攻打武关。 这位征战大半生的匈奴族的英雄,虽然嗜杀残暴,终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武关高大坚固,加上南人已经有了准备,他们想要挟此大胜之威彻底突破南人防御,无疑痴人说梦。 这一次他们能够夺下关中,其实也是侥幸。 若刘穆之不死,或者王镇恶、沈田子二人矛盾没有激化,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取得关中。 ...... 这日冷风吹拂,浅灰色的天空层云叠嶂,阴霾笼罩着大地,天地间显得有些萧索。 “桂阳公,马车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离开了。” 武关城头,已经是刘义真亲兵的姚八和李重九站在情绪低落的刘义真身后,轻声说道。 “就这样离开了吗?” 双手扶着墙垛,望着远处马梁岗下旌旗招展的拂拂人大营,刘义真情绪很是低落。 关中丢了,虽然朱龄石等平安撤退,终究还是牺牲了数名能征惯战的将领。 这样的损失对于如今的朝廷而言,不可谓不大。 就这样狼狈的离开,心中总是不甘心的。 只是,现在也不是逞强的时候。 大丈夫能屈能伸,丢的面子场子再想办法从别的地方找回来吧。 想到此,刘义真紧咬着牙冠,再次看了眼拂拂人大营,然后转过身大步走下了城头。 武关南门外,旌旗猎猎,战马嘶鸣。 朱龄石、毛修之、傅弘之、段宏、蒯恩等一众将领率领败退的万余北伐将士已经等候多时。 他们将跟随刘义真同返彭城。 在亲兵护卫下,出得武关的刘义真朝着诸将微微点了点头,登上了停在一侧,由四马拉动的华丽马车。 “出发!” 随着朱龄石一声令下,铁甲相撞的铿锵声中,大军动了,沿着官道浩浩荡荡的向东进发。 坐在马车里的刘义真闭目养神了一会儿,似乎想到了什么。 挑开马车帘子,朝马车外的李重九和姚八问道:“僧导大师可到了寿春?” “回禀桂阳公!” 李重九答道:“一大早就收到了僧导大师派人传来的消息,他已经渡过淮水,最迟明日便可到寿阳。” 刘义真听了松了口气道:“僧导大师安全到达就好,本来想着让僧导大师一同返回彭城的。” “没曾想阿父却要僧导大师先去寿春,想来阿父已经有了某些计较了。”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说完,刘义真便放下了帘子。 他虽然对如今这段历史不甚了解,但毕竟是刘裕的儿子。 别看只有十二岁,自幼耳濡目染和接触的事务,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能比的,更不能用看普通人家的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和判断刘义真。 说白点儿,刘家的孩子就是比别家的孩子要早熟,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 所以他大概能够猜到刘裕让僧导提前去寿春的意思。 据他所知,刘裕从长安返回彭城的时候,专门绕道去了趟嵩山。 当时嵩山上的和尚可是给刘裕送去了不少的祥瑞。 他如果猜的不错,这些祥瑞都是在为后面的代晋做准备,只是时机还未成熟,这些个祥瑞到底是什么,还未昭示天下。 而让僧导提前去寿春,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安排。 在刘义真的印象中,刘裕北伐之初曾有迁都洛阳的想法,还让毛修之主持洛阳的重修。 只是后来关中内乱,毛修之调任长安,修复洛阳的事情才暂告一段落。 迁都洛阳的事没能成行,刘裕便有了迁都寿春的想法。 当然这个迁都可不是将大晋国都从建康迁到寿春,而是将宋国的国都从彭城迁到寿春。 刘裕在六月受封宋国公,以十郡之地建宋国,置百官,设宋国尚书台,建宋国都于彭城。 如今的寿春因为刘裕迁都的意志,已经在修整和扩建了。 僧导过去除了主持修建东寺,恐怕更多的还是在信众中为刘裕代晋造势。 “呼...” 想到这些,刘义真有些激动的紧紧捏着拳头。 作为刘裕最为疼爱的儿子,虽然与皇位无缘,但是只要刘裕称帝,他手上所能掌控的权利绝对是巨大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回到彭城后获得刘裕的信任,出镇洛阳。 如同他之前考虑的一般。 他不知道这段历史的走向,却不能不为自己的以后考虑。 想要在这个乱世站稳脚跟,一定得有自己的势力,还必须得是听命于自己的势力。 在这个世界上,最靠得住的还是得自己有。 从武关到彭城,千五百余里,如果跟着大军走,最快也得半个月才能到。 刘义真着急着自己的计划,出了武关后不久,就在傅弘之、段宏两位将领的护卫下,率领百余骑兵脱离大部队,先行赶往彭城。 ...... 这日,天空有些灰暗。 山间地头到处是飘零的落叶,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屹立在寒风当中。 “驾...” 突然,低矮的丘陵间,传出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飘扬的尘埃中,一支甲胄鲜明的骑兵从山林中疾驰而出,驶向了不远处的土路上。 这是彭城郊外最好走的一条官道,也是南来北往的商旅们最喜欢走的一条路。 骑兵在官道上快速疾驰,当先一人银簪束发,身着白衣,外罩大氅,年不过十一二岁。 路上的行人见此,赶紧躲得远远的,直到骑兵远去才敢重新回到官道上。 这个时代,尊卑及其分明,普通人甚至没有资格瞻仰贵人的面容。 而刚才那队骑兵,一看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身上浓郁的杀气连他们这些普通人都能感受到。 能有这样一支百战骑兵做护卫,打头那个少年郎的身份定是非比寻常。 确实不寻常。 这队骑兵正是从武关紧赶慢赶回来的刘义真一行。 自十月底从武关出发,到如今已近十一月中旬,天气亦愈发寒冷了。 到了晌午时分,雄伟的彭城已是遥遥在望。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238/160280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238/160280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