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旧日音乐家 > 第九章 午:一次详尽的讨论(上)

第九章 午:一次详尽的讨论(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高手出山:祸害九个师姐 全职法师之魔法天赋 开挂了,但是阿扎尔 妇科挂号,豪门前男友为我看诊 家父李世民,我来发动玄武门之变 聊天群:诸天亿个我,分享能力 汉末之称霸从草原开始 综漫世界:世界旅行者 让你抓间谍,你把美帝抓回来了? 文娱女王:爆红从被拒绝开始

“时间节点,是等效的?.” 范宁思索起这其间的艰深秘密之时,波格莱里奇已抬手,朝着圆桌上方的空间一挥。 “咔嚓——” 桌面上方顿时出现了一道四五米长的笔直线条“豁口”。 其倾斜的方向似乎是随意划出的,两端虽存在起止,但以一种“过渡”的青色光影融入了周围正常的背景,似乎隐喻着这只是一种“省略的表达”,实际上并无起止。 “这是第0史,也就是你们这批“闯入者”最初生存的长河。” 波格莱里奇的低沉声音响起。 “原初的时间流动是单线条的、符合凡俗生物认知的,一端是历史的进程方向,一端是移涌的漂流方向。” “但在最初一批见证之主的准予或授意下,密特拉教的秘密结社成员践行了一次“道途”,即圭多达莱佐所设计的那一次“祛魅仪式”。” “仪式发生后,情况不一样了。” “世界重置,诞生初期的“聚点”更有被毁灭的机会,且的确被“不坠之火”等界源神们毁灭了。” “但随着“聚点”分裂,祂的碎片演化成为另一批见证之主,与原有那些居屋中的存在,产生了起源上的悖论。” “该条悖论是后续一切扭曲与混乱的基石。”波格莱里奇的眼睛中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寒芒,“即,原初生诞之数为七,原初崩解之数亦为七!” 原初生诞之数为七,原初崩解之数亦为七!? 知识如色泽瑰丽可怖的毒药,顷刻间侵染了范宁的认知,他靠在座椅上的身体骤然绷紧。 原初生诞之数为七这里说的应该是那七位“与世界起源同时诞生”的界源神。 “不坠之火”、“铸塔人”、“戮渊”、“冬风”、“清口树”、“原初进食者”、“真言之虺”。 而原初崩解之数亦为七指的是. “佚失不明之源?”范宁吐出一个词语。 “不错。”波格莱里奇颔首。 范宁长长吐出口气,他终于理解了这一条旁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危险知识。 见证之主的“起源”,不完全等同于登阶的“方法”,这一点概念上的区分,部分人是知道的,譬如质源神为凡俗生物登阶,但具体的实现方式各有不同。 但佚源神 也难怪古代学者们,只能用这么一个语焉不详的“佚失不明之源”去描述了。 没有人知道.这批所谓佚源神的真正起源. 竟是第0史时间线重置后,从原初被分裂的“聚点”碎片上演化而来的! 于新历913年,探索美术馆地下暗门时,所进入的那个涂满虚无而恐怖的问号的怪异大厅 突然浮现的隐秘组织“超验俱乐部”,所宣称部分所崇拜的“与已知起源截然不同”的见证之主 第2史的介壳种所崇拜的一批“未知的”见证之主. “午之月”、“星轨”、“狼言”、“观死”、“心流”、“赤阱”.还有蜡先生曾经的称量天平底座上的符号,“晕轮”。 世界重置,本来就又相当于创世之初。 七位佚源神的相位,又与界源神完全一致。 那该如何去理解其共同存在的逻辑? 彻头彻尾的无可理喻。 见证之主的起源与演化关系,为秘史中最核心的部分;而秘史本身,又是隐知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 首先是连“聚点”都被分裂,其次,起源又出现无可理喻的悖论。 这个世界的神秘学体系如何还能期冀有序? 波格莱里奇再次凌空挥手。 “咔嚓——” 圆桌上方的空间,再次出现了一条直线“豁口”。 只是与原先那道“第0史”的青色光影各有倾斜,完全处在两个方向。 “这是第1史、第2史、第3史,以及,新历。” 波格莱里奇低沉继续开口。 “不对。” 范宁立即捕捉到了一处鬼祟可疑的地方。 “为什么这两条直线,完完全全地倾斜错开,没有任何交汇点?” “按道理说,即便重置后的世界进程是完全随机的,那它们也应该拥有一处相同的起始点位才对!” “因为悖论。” 波格莱里奇说道。 “它们原本应该相同,但见证之主的存在状况都出现了混乱,实则无可相同。” “然后,发生了纷争?”范宁追问。 到这一步,如今夜空中悬挂的那轮“午之月”,真实来历算是弄清楚了。 “聚点”分裂后的碎片之一。 因为同为“烛”相位置,代表“怪力乱神之源”,所以与其发生替代关系的,是“不坠之火”。 这也许是危险分子能达成“日落月升”的底层根源。 但还有一些疑问。 七大界源神和七大佚源神,从截至新历的隐知传承情况来看差异极大——单单是在界源神内部的比较,就有“不坠之火”、“铸塔人”这样直接作为一个教会或学派研***的见证之主; “戮渊”、“冬风”、“原初进食者”这样的存在,则稍逊一筹,在教义或神秘学典籍中有一定被提及的频率; “清口树”、“真言之虺”要么极其冷门,要么是近年来才浮现出的危险名词。 传承情况是一种侧面的反映,与见证之主后来的状态与活动情况,有直接关系。 而佚源神,总体情况“未知”得多,但就范宁感觉来看,仍有一定差异—— “观死”与“心流”在超越俱乐部的散播下有一定传播度; “狼言”在特巡厅内部作为研习“烬”相的生僻补充; “星轨”、“赤阱”的古老传闻是范宁在失常区才获悉的,与少年的魔号或东方之笛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后来一个位置被“瞳母”篡夺,一个则被填成“红池”; “午之月”存于预言,于几重历史中曾有“眨眼”的预兆,在末世才升起; “晕轮”则除了那个称量天平礼器外,其余信息丝毫不知,现今蠕虫学家斯克里亚宾已死于纷争,也无从对证,只是范宁觉得同为末位的“衍”相位置,其和“真言之虺”的形态似乎存在某种相似性,不知是否也与涉及到的“纷争”有关。 至少,说明“纷争”是存在一个“下场”的。 有些见证之主的秘史因此变得丰盈,有些则枯萎。 “纷争的确存在。”波格莱里奇说道,“但现今世人所以为的哪些为界源神,哪些为佚源神,只是世人所以为的。” ““聚点”被分裂后,“原初诞生之数”的这些存在,与“原初崩解之数”的这些存在,在第1史发生纷争,这即是混乱纪元的名由。” “而众人如今所知的,不过是,结果。” 不过是,结果 结果!? 某些更加危险的设想或猜想,在范宁心中发芽更盛以往。 如果非要这么说的话. “现今所谓的界源神,不一定就是当初的“原初诞生之数”?现今所谓的佚源神,也不一定就是当初的“原初崩解之数”?”范宁问。 “不错。” “譬如界源神“清口树”在很长一段时间活动沉寂,“冬风”也只在一些回溯类秘仪的祈求中能收到回应,反倒是“观死”和“心流”的活动痕迹从上世纪开始愈演愈烈.不排除“清口树”和“冬风”是“聚点分裂后的碎片”,反倒“观死”和“心流”是第0史就存在的界源神,其间发生了改变秘史结果的纷争?” “不错。” “难道也有可能.佚源神“晕轮”,实际是一位被禁止发声的界源神?而界源神“真言之虺”最初是佚源神?只不过后者篡夺了前者的席位,就和“午之月”一样?”范宁的声音愈发干涩。 “不错。” “那这样的话,将现在的“不坠之火”视为佚源神也未尝不可?” “即便最初,也不排除是如此。” “.那也就是说,起源的七位,崩解的七位.其所处类型的判别全然没有定论可言也无从得知期间,这十四位见证之主的演化,具体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甚至,为何一定是十四之数?”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35/354425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35/3544252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