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旧日音乐家 > 第二十九章 《申克分析法》!

第二十九章 《申克分析法》!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李沐尘林蔓卿 穿越了不仅得苟,还得抱大腿! 诸天皇帝聊天群 绯色春日 聊天群的女奥特曼 高手下山: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 灵气复苏:这个奶妈有点猛 五行混沌经 三次篡位失败后修罗场了 再临之劫

“各位。” “姑且先以谈现代之前的作品为主。” “但让我们先递进一步,从传统的《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分析》等理论中先递进一步。” 范宁的声音平静,被眼前密密麻麻的骇异黑影的视觉器官盯着,依然带着授课时特有的、引导式的口吻。 他转身挥手,抹去了之前的所有谱例与和声记号,然后添上一行新写上的字迹。 并附议一个重重的感叹号—— 「申克分析法!」 虽是递进的第一步,却已是极为艰难的一步。 范宁首先致敬这位被抹杀重置的存在者的姓名,一如他之前致敬和收集“星光”的过程。 “申克分析法,最初由“不存在的历史”中的奥地利现代音乐理论家海因里希·申克创立,其核心思想认为,所有的音乐创作都源于一个最初极简的“基本结构”!只是通过了一系列延长技术的装饰和扩展,这才最终形成你们所听到的一首复杂的音乐作品!” 范宁刷刷在黑板上写上了“基本结构”这一词组,然后左上+左下两杠,引出另外两个同样听起来很简单的概念。 ““基本结构”是申克分析法的概念基石,它包含两个部分:“基本线条”与“低音进行”。”范宁放慢语速,每个字都敲打在这些“听众”的心弦上,“这两部分其实无比简单,只要会唱儿歌的人都能理解!——” “从一个主和弦音级,一般是3音、5音或高8度音开始,逐级下行回主音,这就是“基本线条”;然后再来一个支撑它的、最简单不过的低声部,主音-属音-主音,这就是“低音进行”。” 范宁在五线谱上利落地写下音符。 仅仅六个。 “看,C大调的话,“基本结构”就是这样——” ““基本线条”,3-2-1,-re-do,“低音进行”,1-5-1,do-sol-do,仅此而已!” “这就是全部的秘密,这就是所有旅程的与终点!!” 教室内外鸦雀无声,这简单的几个音,与“听众”心中复杂艰深的音乐海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前排那些同质化严重的模糊黑影,帽檐下饶有兴致的感兴趣意味更浓了。 这和无调性作品的关系听起来并不大。 但这不妨碍它的提法本身已经足够惊世骇俗,它究竟能怎么继续圆下去? 会不会把自己绕到迷失? 这的确.十分能满足探究神秘知识的好奇心。 “可是,既然“基本结构”如此简单,难道从巴赫到贝多芬再到瓦格纳,作品就是这样的?我们听到的鸿篇巨制和惊涛骇浪到底从何而来?” 范宁的嘴角却扬起一丝洞悉奥秘的弧度。 “来自延长!来自装饰!来自这个“基本结构”在时间、空间与想象力维度上的无限增殖与变形!” 他停顿片刻,让寂静本身成为宣言。 然后,再度刷刷几笔。 “我们所见到听到的成型的音乐作品,当然不止“基本结构”。” “实际上它包含三个结构层次——背景、前景、中景!” ““背景”,即刚才提到的“基本结构”,是作品的深层语法。如之前所言,-re-do也好,do-sol-do也好,它似乎十分简单,甚至简单得有些太过了。但在我们东方有话叫做“大道至简”、“三生万物”!你们若这样理解困难,也可将其理解为音乐的“神性尸骸”,是沉睡在万音之下的“源初谐响”!” “然后,“前景”,即我们实际看到的乐谱,是所有延长与装饰技术迭加后的最终听觉结果。” “而“中景”,则是“背景”与“前景”之间的结构层。中景结构是最复杂的、不固定的、最可能发生变化的,它既可能是支持内部形式的结构,还有可能分化出更低一级的“次中景”结构!” 范宁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面向影子们提问: “那这些背景、前景和中景具体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涉及到与“结构”并存的另一重要概念——” “Prolopgation,“延长”!” 他从容一笑。 “其实上,延长是存在于一切相位中的普遍准则,不仅神秘学,普通的语言学就是如此。比如,句子,便常常是由主句与各种修饰成分的从句组合而成,这些从句就是对主句起延长作用的因素!” “通过延长技术,音乐的“基本结构”得以扩展和装饰,这里面就包括了邻音、经过音、初始抬升、琶音型动力、声部交换等技巧,还有和传统对位法更接近的“线性进行”思维等等” “总之,“结构”和“延长”是申克体系的核心,也是一部作品写成的全部逻辑,“结构”代表稳定的因素,“延长”则代表动态的因素!” 范宁对前期这几组概念作出总结,然后面对明面上的“听众”和潜在的“听众”,神秘莫测的一笑: “接下来,给你们稍微上点强度。” “准备上案例实操了。” “先介绍一下与申克分析理论相配用的图表分析技术,或称“三图表法”,呵呵,注意听了,和那些传统和声学的符号可不一样。” 范宁的右手隔空在黑板前飞速勾勒起来。 “这里我们用长符杆的二分音符表示“背景”,用不同符杆长短的四分音符表述“中景”不同水平上的结构层次,用没有符杆的符头表示“前景”细节.用偶尔出现的八分音符表示装饰音或倚音,用括弧类的符头表示原本应有的、但却被绕过或代替了的音” “然后我们用数字上方的^符号代表结构线条音,用弯箭头表示延长和弦的逻辑,用直箭头表示低声部经过性运动,用横直线或横虚线表示结构连续关系,用弧线表示进出的内声部运动” “最后,常见的功能性标记。” “CS,对位结构和弦!DF,复功能和弦!EM装饰音性和弦!N,邻音和弦,其中UN为上邻音、LN为下邻音M,混合体和弦!P,经过性和弦!NP,邻音经过和弦!VL,声部进行和弦!(D),用以区分常规属和弦的阻碍进行前的五级和弦!.” 竟然不是玩几级几级那套? 竟然不是什么主-下属-属,不是什么三和弦七和弦,甚至连转位、离调、转调这些也没有? 完全迥异于和声学标记的另一套符号逻辑。 完全的神秘学意义上的重构。 这一套前期的东西砸下来,虽然范宁的案例分析根本还没开始,但有些“听众”原本狂热的模糊面容,忽然好像收敛住了! 面对另一套庞大又具备有效神性力量的知识体系砸了过来,它们忍不住开始思索。 不是之前那种带着古怪的敬拜意味的思索。 是眼神十分清澈的思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35/354425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35/354425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