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科幻科技 > 穿成落魄贵女,开局签到一两万 > 第38章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第38章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缠上反派女配 重生八零,她靠听劝系统成了首富 闲叶集 你说没我也能杀恶灵,现在哭什么 我的脑内修真选项 澜沧行 断情缘 重生嫡女杀疯皇城,病娇质子暗自宠 我的军人重生梦 从探店开始的美食大师

郭培自幼长于皇都,从名师医术精湛,少年英才。 去年夏天贤乐长公主感染时疫,命悬一线,诸多御医会诊半月有余,依然无计可施,郭培只用了一贴药就治好了长公主。 长公主痊愈后,举荐郭培入宫,郭培不负众望成为了太医院的翘楚。 近日她又替几位太妃治好顽疾,如果再能博得宋景星青睐,便有望成为太医院最年轻的院判。 寻常人从江湖散医,走到皇宫御医的位置上,起码需要三十年。 从御医走到院判的位置上,又得需要三十年。 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游医身份,有的人穷其一生也当不了院判。 郭培今年才二十五岁,已经成为了太医院的准院判了。 旁人需要六十年才走完的路程,郭培只用了两年,这太不同寻常了。 宋景星称帝多年,对付手下的人有一套严格的检验标准,郭培这个太医院的御医显然不符合他的检验标准。 年轻的帝王,轻轻的叹了口气。 宋怀谨送来的书信还静静搁置在书桌上,年轻的帝王端坐于御书房,看见郭培进来,他缓缓开口。 “平身。” “谢陛下。” 郭培顺势将药箱放下,毕恭毕敬来到宋怀瑾身边,隔着薄薄的一层衣料,郭培表情严肃,认认真真为宋景星切脉。 “郭御医,朕的身体怎么样?” “皇上的脉象沉稳有力,龙体康健。” “康健就好,辛苦你大晚上跑一趟了。” “伺候陛下,是微臣的职责,谈不上辛苦,陛下日夜为国事操劳,实属万民之福。” “爱卿不仅医术过人,一张巧嘴更是过人。” “陛下说笑了,微臣笨嘴笨舌,陛下不嫌弃微臣愚钝就好。” “朕眼睛有点酸,书桌上有一封摄政王送来的信,你替朕念念。” 宋景星的语气稀松平常,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郭培的大脑飞速运转,皇上的话,他到底应该怎么接呢。 摄政王写给皇帝的信,他一个御医压根儿没资格看,就算要念也应该由盛忠来念,再不济还有小顺子,不管怎么排资论辈也轮不到他头上。 难道,他皇帝已经对我有了怀疑。 郭培脑海中天人交战,设想了无数种可能。 宋景星的声音从他头顶处传来,语气含笑,但却听不出喜怒。 “瞧你这模样,还跪上了,朕不过叫你帮忙读一封家书而已,怎么,你不识字吗?” 郭培于是慌乱的从地上爬起来,捧着信愈发恭敬。 “你不用怕,只管念。” “摄政王知道了,微臣的皮只怕保不住。” “他的这封信不是以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写的,而是以长辈的身份写给朕的,信上不涉及机密,你只管念。” “可……微臣笨嘴拙舌。”郭培吞吞吐吐。 “古人云: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你说你笨嘴拙舌,可朕却觉得你心思玲珑,锦心绣口。” “陛下,微臣惶恐。” “不必惶恐,倘若摄政王事后找你麻烦,朕必然护着你。” 郭培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展开书信,大声诵读。 宋怀瑾在信上说,他要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如果任务成功,将来大宋的粮食产量将增加数十倍,甚至能达到亩产五百公斤。 郭培心中咯噔一下,亩产五百公斤,大宋若是真能培育出如此产量高的水稻,东晋和西岐的粮食岂步没了销路了。 郭培心中百转千回,此事意义重大,他不敢耽搁,一出宫就去见了贤乐长公主。 乔嬷嬷打起帘子,毕恭毕敬站在长公主身后,长公主微微侧身,往乔嬷嬷身后看去,只见一个小丫鬟提着一盏红灯笼站在夜风中。 红灯笼是长公主和郭培之前联系的暗号,每当二人需要联络时,就会以红灯笼为信。 “郭培来了?” “是。” “他刚进了宫,此刻又来见我,身后保不齐有人跟着,他也是做惯了事情的人,最近真是越来越不稳重了。” 乔嬷嬷也附和着长公主的话,“是啊,公主送郭培入太医院可费了不少心思,不过,他既然着急,想必有要事禀报。” “纵然有天大的事情也不该此刻来见本宫,着人打他一顿,赶他走。” 乔嬷嬷应声称是。 守在公主府外的郭培不安的来回走动,一见了乔嬷嬷立刻迎了上来,“嬷嬷,微臣有要事求见长公主。” “你是什么身份,长公主又是什么身份,你想见长公主,长公主可不想见你。” “嬷嬷,微臣真的有要事求见。” 乔嬷嬷素手一挥道:“来人给我打,郭培无视宵禁寻衅滋事,给我重重的打。” 郭培见乔嬷嬷一反常态,料想到身后有人跟踪自己,于是伸手去拉乔嬷嬷的衣裳,然后趁机往乔嬷嬷袖口塞了一张字条。 乔嬷嬷攥紧袖口处的字条,语气依旧凌冽,“打,给我重重的打。” 说完转身离开,急匆匆跑到长公主的寝宫取出字条给长公主看。 “好个宋怀瑾,好能耐啊。” 乔嬷嬷眼观鼻,鼻观心,规规矩矩的站着。 寝宫里点着火盆,火盆燃烧时不断冒出热气,长公主吩咐道:”将火盆移近些。” 乔嬷嬷闻言照做,长公主一松手,字条便化为了灰烬。 字条很快烧成灰烬,一个瓜子脸的丫鬟端着炭盆出来倒灰,蹲在屋顶上守候依旧的红英,手脚麻利的从暗处跳出来,熟练的用黑布裹了炭火灰来到柴意舟房门外。 柴意舟接过红英手里的东西,让她给宋怀瑾带话。 “告诉你家王爷,恢复证据最快两日,最晚三日。” “有劳二姑娘。”说完跃上树梢踏着月色离开。 柴意舟打开黑布,系统立刻对黑布中的灰烬进行扫描,随后提取一部分灰烬进行修复。 修复的时间有些漫长,柴意舟坐回书桌前,开始整理起最近收集的关于水稻种植的事情。 卢妙音轻轻敲开了柴意舟的门,端来一碗银耳汤给她喝。 “母亲,你先放着,我待会儿再喝。” “待会儿你一定要喝,可别忘了。” 卢妙音放下银耳汤,面对着柴意舟站着,欲言又止,似乎有话想说,却害怕打扰到她。 “母亲,你有话就说。” “我听说你要和摄政王一起南下?” “是。” “你是个女儿家,风餐露宿的如何受得了,再说了你们还没有成婚,孤男寡女的,外人看见了也不好。” 柴意舟拉着卢妙音的手,沿着绣墩子慢慢坐下。 “母亲,女儿此番南下要做的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好事?”卢妙音不解。 柴意舟手持烛台,领着卢妙雪到厨房前,几个负责看火的小丫鬟,正围着火堆打瞌睡,见主母和二小姐前来,众人皆是一惊。 “你们不必害怕,我和母亲不是来惩罚你们的。” 几个小丫鬟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柴意舟打开米袋子,抓出一小把米放在卢妙音手心。 火炉里的火光映红了她的脸庞,柴意舟整个人像是在发光发热,她发出的光和热比火炉还温暖。 “母亲,女儿此番南下是有正经事情要做,女儿要去找新型稻谷。” “新型稻谷,一亩地可以产五百至六百公斤粮食,到那时候,家家户户的人都能吃饱饭,人人都不用饿肚子。” 卢妙音虽然没有种过地,但是她上街买过米,目前大宋所种植的稻谷,亩产264斤,上等水田亩产也不会超过281斤,可柴意舟却说她要去找的新型稻谷亩产五百公斤。 灶台前的几个丫鬟出身佃农,对土地了解最熟悉不过。 烧火的小丫鬟听见柴意舟的话,不由的惊叹出声:“一亩地产粮食一千二百斤,太不可思议了,我家若是能种出这么多粮食,我爹不会把我卖了。” 小丫鬟说话的声音很轻,但是在场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卢妙音摩梭着手心里的米,心中乱成一团。 良久她终于开口,“去吧,你尽管去,家里有我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370/160495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370/160495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