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带着仓库回大唐,李二乐麻了 > 第75章 被举荐了,老父亲有点懵逼

第75章 被举荐了,老父亲有点懵逼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忘尘不忘卿 诉云 洪荒:神级词条,从炼制屠妖剑开始 哄他,抛弃他,京圈太子爷疯狂夺妻 我在七十年代搞科研 尸王要选妻,我被纸人抬上轿 被美女包围的日子 相亲当天,我和千亿大佬闪婚了 女友穿婚纱追星?我反手退婚! 斗罗之误缘

第75章被举荐了,老父亲有点懵逼 朝堂之上,百官列举,高呼万岁,气势如虹。 座上之人,一袭龙袍,气态森严。 “平身。” “谢陛下。” 百官之中,位居首位的,是林恒之前在东林楼见过的老人。 宰相房玄龄,尚书左仆射! 自古以来,天下以左为尊,这老人,乃是当之无愧的权臣第一人。 且当年参与过玄武门之变,深得李世民信任。 老人上前一步,躬身开口。 “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世民淡淡说道:“直言便可。” 房玄龄朗声道:“去年秋天,山东一代突逢暴雪禀报,千里之地,颗粒无收,百姓房屋被毁,牛羊牲畜死伤无数。” “陛下隆恩,自国库内拨十万余石粮草赈济灾民,方才使得灾民得以存活。” “然去年雪灾影响之下,百姓颗粒无收,本就需朝廷接济,可山东今年又逢大旱,拨冗过去的粮种再度旱死。” “如今,山东流民遍地,已由二十万灾民自山东一代,迁离山东,部分前往江南,又有一部分自向长安而来。” “沿途官府阻碍,但仍有绝大多数灾民,半月之内就会到达长安。” 听完这番话,李世民皱起眉头。 关于灾情的情况,他有所了解,本来已经扛过了第一波的雪灾,可粮种刚种上没多长时间,又碰上大旱。 灾民遍地,千里之堤黄沙滚滚,他早就不知道看了多少折子了。 如今灾民,为求活路,居然要迁离山东之地? 可想而知,地方的灾情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 李世民不悦道:“朕之前不是说过,从国库之中调集粮食去赈灾吗?为何还会有如此之多的灾民迁移?” “况且,为何地方官府要阻拦灾民迁移,这岂不是对那些没了生计的灾民表示,朕已经放弃他们了?你让这天下的百姓如何看朕!” 房玄龄有些无奈。 “陛下,国库之中,已然没有多少粮食了。” “如今国库内,所剩存粮只有三十万石,乃是以此维护国内粮价平衡的,一旦动了,粮价失控,会牵扯出更多的危害。” 李世民立刻看向民部尚书窦静。 “房相所言,可是属实?” 窦静一脸无奈:“的确属实,前些年,打下突厥的军费,到今年才算是把亏空完全补上,又要修缮运河维护水道、又建立宫殿,属实是没剩下多少存钱了。” 听得这话,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 “诸位以为,灾民之事,如何处理?” 委实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了,毕竟那六十万石的粮食,是专门用来平衡粮价的。 因为他见过因为粮价失控,所导致的灾难。 一石头粮食的价格,高到了几十贯,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整片大地,饿殍遍野,几乎看不到活物。 世家、贪官争相敛财,穷凶极恶。 当时先皇杀了很多人,平复了三年才将那场灾祸平息,定下了这存粮的国策,用以保证不会产生粮价的大规模浮动。 因为只要有地方粮价波动,就可以直接调集过去,平复粮价。 在场官员闻言,纷纷面面相觑。 民部没钱,有啥办法? 总不能他们去拿钱吧? 见此,李世民不由得握紧拳头。 “国库之内,还有多少钱币?” 民部尚书窦静,拱手沉声道:“如今国库内,尚有钱币二十万贯,是打算修建陛下在洛阳的行宫的。” 李世民摆了摆手:“朕的行宫一事,暂且搁置,等灾荒过去之后再行考虑。” “以此钱币,先购买粮食,一部分发往山东赈济灾民,另外一部分发放到沿途行省各地官府,到灾民经过的路上。” “遇到灾民,即刻赈济,不得有驱逐、哄赶之举。” “若有想到达长安的,不必阻拦!” 众人闻言,谁敢有异议? 陛下连行宫都不建造了,这就是信号。 在陛下看来,百姓永远是要大于一切的,这种情况肯定也是不留余力的赈济。 房玄龄今日之举,正是如此。 他可不敢做陛下的主,解决灾民的问题,总得陛下亲自开口。 有了这笔钱,倒是能少死很多人了,但灾民若是到了长安,只怕会再生乱子。 房玄龄犹豫片刻,还是要等到后续灾民的情况,他才能给出判断和建议。 此事,暂且就算过去了。 之后,就是大大小小的国事了,倒都不算是重要的,但也得拿出来给李世民听,由李世民去发表建议。 朝会到了最后,该商量的就都商量完了。 忽然,几位官员站了出来,是朝会之前,和林堂清打过招呼的人。 “陛下,臣等有事启奏。” 李世民摆了摆手:“说罢。” 一人缓缓说道:“如今礼部鸿胪寺内,副官年老体衰,已然辞官,多日并无合适人选。” “鸿胪寺,乃礼部重地,主持外国使臣接待、安排一事,格外重要,副官不可一日不在。” 这话说的倒是没问题,毕竟万邦来朝这话不是虚的。 每年年末,都有近百个国家前来摆喝。 李世民忽然想起了什么。 今年快过元日了,元日赏赐给番邦的礼品,还没着落呢。 一般而言,番邦都是朝贡,但主国会进行回礼,回礼的礼品都要比番邦的礼品贵重些。 这可不是一笔小的开始,但没办法避免。 毕竟面子是一个强国很重视的东西。 李世民叹息一声,随即说道:“的确如此,你等有合适的人选?” 几人点了点头。 “此人品德高洁、善于直言劝谏,非常适合这个职位。” 礼部的鸿胪寺,就如他们所言,的确是很重要的官职。 副官的位置,在朝中是从五品的官职,可毕竟掌管接待外国的事宜,身份格外清贵。 这可是个肥差啊! 不过朝野上下,没人愿意去啃这块肉。 毕竟事情太多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考虑,而且这两年礼部负责的事情越发的多。 你当上个副官为啥年老体衰,他才五十来岁 那是自己上表,不干这位置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你等有何人选?” 此时,一旁的林堂清哀叹一声。 其实这位置,他蛮想要的。 不过他和礼部的官员不太熟,尤其是礼部尚书。 前段时间,还因为倭人的事情得罪了人家呢,这份关系在这呢。 “臣以为,台谏拾遗林堂清,最合适不过了!” 林堂清懵了一下,猛地看向那开口的几人。 嗯? 我和你们不熟吧,你们举荐我干啥? 今天早上就见了一面啊,平时你们看都不看我一眼啊! “此人能力极强、性格耿直、担当此任,必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下一刻,令林堂清更傻眼的情况出现了。 只见朝中约莫三成的世家官员,纷纷赞同。 “林拾遗最为合适不过.” “此人性格” “能力也” 林堂清懵了。 今天这些人抽什么疯了? 怎么都替自己说话啊! 遭啦,这些人不会对自己有什么谋划吧! 我得参他们一本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399/170827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399/1708278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