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 第122章:萧寒咳血奉天殿,满殿朝臣皆不如!(二合一)

第122章:萧寒咳血奉天殿,满殿朝臣皆不如!(二合一)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1976,我在小村当知青 都市逍遥邪医(都市超级邪医林辰苏夕然) 斗罗自走棋:从三星蓝银草开始 恶毒姑姑和反派崽上综艺后爆红 恐怖世界:我能签到每日礼包 离婚当天,财阀老公下跪求复合 鬼灭:从只狼归来的灶门炭十郎 宠妻入骨:我闪婚了个财阀大佬 怪兽叫我修机甲 八零最强奶爸:福宝是天道亲闺女

奉天殿上。 “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文武大臣,七嘴八舌看向龙椅上的朱元璋,齐齐躬身道。 “我头疼。” 坐于偏殿的萧寒,眼中顿时闪过一抹无奈,随即,更是抚了抚额头。 “那用不用回去休息?” 坐在萧寒身旁的秦王朱樉,眼中顿时闪过一抹紧张,便是道。 昨日,萧寒与朱标,还有朱橚,几乎折腾了整整一晚上,当然,萧寒中途便去休息了,但奈何现在萧寒的身体,一直都很虚弱,所以,时常会头疼。 “不用。” “倒不是真的头疼。” 萧寒微微摇头,随即,便是指了指奉天主殿,摇了摇头道:“只是听见他们的声音,有点头痛。” “啊?” 朱樉有点不明白萧寒的意思。 “七嘴八舌的声音,又是不同地方的口音,真心挺头疼。” 萧寒有点无奈的苦笑道。 “正常。” “朝廷的官员,大部分都来自五湖四海,口音驳杂,也是正常之事。” 朱樉这才明白萧寒的意思,随即,便是点了点头笑道:“这就是为什么,大臣们在下面口述,还得奉上一份奏章,不然,有时候老爷子都听不明白。” 确实,朝廷的官员,来自于五湖四海,所以,口音皆有不同,这在历朝历代都实属正常。 “怪不得,天辅有德,这句话在几个月以后,便废除了。” 萧寒也是无奈的点了点头。 随即,在朱樉的注目下,萧寒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官袍,随即,便是大踏步的走出了偏殿,前往了奉天殿。 “启奏陛下。” “臣有本奏。” 萧寒缓缓踏进奉天殿,满朝文武的目光都是转向了萧寒,随即,萧寒便是将双手抬起,作揖道:“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字正腔圆,声音通透! 朝中诸多大臣,眼中皆是微微一缩,这句话之中,竟然没有夹带任何的地方口音。 “朕安。” 朱元璋的眼中一亮,随即,便是坐正身子,轻声道:“大都督,何奏?” “臣,未备奏章,还请陛下见谅。” 大太监王景弘躬身走下台阶,看向萧寒,伸出手上的托盘,萧寒却是微微摇头,依旧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不怪。” “大都督,准奏。” 朱元璋看向萧寒,微微一笑,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 光是冲萧寒说话时的字正腔圆,还有就是淮西人氏,朱元璋怎么都能听得明白,而且,朱元璋又感觉,萧寒今日所奏,绝对是上朝词有关。 毕竟,这七嘴八舌的声音,朱元璋听了都有点头疼。 但刚刚萧寒入主殿参见,那声音多动听? 要是文武百官都能学习一下,那耳朵也不用遭罪了。 “启奏陛下。” “朝中官员大多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各大州府,所以,其中口音驳杂,有时当真是让人难以明白其意。” “所以,微臣请奏,命专司谱写大明国语,统一口音。” 萧寒微微思索,便是抬起手,看向朱元璋笑道。 国语! 众大臣的身形,皆是微微一震,随即,便是瞪大眼睛看向萧寒。 就是上朝时的朝词,不用这么严肃吧? 甚至,还搞出来一个国语! 这图什么? “启奏陛下,老臣觉得不妥。” 李善长率先站出来,看向朱元璋微微摇头道:“朝中大臣,一来是来自各大州府,口音早已定下,若是更改肯定得花费数月之功,那对于朝政不利,二来,朝中武将,大多都不是能言会道之人,您就算是让他们学,都不一定能写的会,再者,诸多大臣在朝中为官,若是统一语言,必然忘却家乡话,那对于思念家乡的大臣,并非是一件好事。” “陛下,臣附议。” 胡惟庸也是从队列中,走了出来,随即,便是看向朱元璋,微微躬身道:“但大都督之提议,也可采纳,日后上朝时的朝词,可以大都督之言奏请。” “臣附议!” 本来还苦恼的群臣,顿时眼前一亮,随即,便是齐齐出列,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只要不改口音,怎么都有回旋的余地! “这” 朱元璋的眼中,泛起三分犹豫,随即,便是看向萧寒,眼神示意萧寒说两句。 毕竟,这件事上,其实就是一件小事,对于朱元璋而言,朝中大臣要顾,自家儿子也得顾,所以,倒不如让萧寒拿主意。 只要萧寒能说服朝中大臣,那就编撰国语,要是说不服,朝词也能焕然一新,反正,横竖都不亏。 “启奏陛下,微臣不敢苟同。” “国语,乃是一国之言,家乡话始终是家乡话,困于州府之所在,难以通传天下!” “那又该如何彰显我大明国威!” “而日后,外臣觐见陛下,究竟应该学习哪一方家乡话?” “难不成,我大明天下,仍然是四分五裂!” 萧寒倒是义正言辞的看向朱元璋道。 顿时,朝臣心中为之一凛,便是齐齐闭上嘴巴,就连李善长与胡惟庸都不例外,皆是相互对视一眼,便是不再开口。 毕竟,我们讲述的是语言上的事,萧寒直接拉出国事,这还怎么玩? 况且,天下皇帝都是一个模样,不管是千古一帝,还是万年昏君,都有一条铁律,那就是手中的权力,绝不可以削弱。 那萧寒拉出天下,告诫朱元璋,天下一统,语言一统,也是必然,不然,大明与历朝历代有何不同? 果然! 萧寒话音落下,朱元璋脸上的犹豫,瞬间消失,随即,便是抬起眼眸,看向萧寒问道:“大都督,可天下的百姓,几乎都没有读过书,如何能学习国语,对此,大都督,可有办法解决?” “启奏陛下。” “以朝廷为中心,普及大明国语,再以朝廷为中心,下达各大州府,彻底将大明国语普及。” “简而言之,就是让学会大明国语的官员下州府,以身作则,教授百姓大明国语。” “同时,在各大州府县乡,设立定点考试,若是大明国语能及格者,登记在册者,赏。” 萧寒又是微微思索片刻,便是看向朱元璋躬身笑道:“如此一来,纵然同乡之间,还是以家乡话交流,但若是遇上外乡人,肯定是以大明国语交流,所以,根据时间的推移,大明国语就已经深深的种在了百姓的心中,想忘却都难以忘却。” “好主意!” 朱元璋的眼中顿时一亮,随即,便是忍不住拍手叫好道。 “启奏陛下,大都督之谋,臣不敢苟同!” 胡惟庸又是一步踏出,看向朱元璋微微躬身,便是看向萧寒拱手道:“大都督,朝廷定下赏赐,那天下百姓何其之多,恐怕就算是搬空我大明国库,都不一定能赏赐完吧?” “况且,您也不能保证每个官员都能学会大明新语,那要是朝廷还是一团乱麻,天下百姓又该如何学习大明新语?” “您总不可能为了一门新语,就重罚官员与百姓吧?” 胡惟庸的声音很轻,但对于大明新语这几个字却咬的格外的重,随即,话音落下,便是看向萧寒道。 大明新语? 胡惟庸,你飘了吧? 萧寒抬起眼眸,眼中闪过道道寒芒。 整座朝堂,就只有一个人能给他气受,而整座大明,也只有两个人能给他气受,至于其他人,谁敢得罪他,不是死,就是满门抄斩。 所以,胡惟庸,你真不会以为当上了左丞,就可以与本侯叫嚣吧? 还大明新语,就是不想承认大明国语的地位? 那可以。 看老子怎么玩你! “胡左丞。” “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寒窗苦读,读了大半辈子的书,难道学习一门语言,很难?” “那本侯就不得不怀疑一下,他们读的书,究竟是什么书!” “连最简单的以身作则,都做不到的话,那这样的官员,也配在我大明朝为官?” 萧寒的眼中,泛起一抹冷笑,随即,便是看向胡惟庸,讥讽道。 咳咳! 萧寒话音落下,又是咳嗽了两声,只不过将手帕拿开,上首的朱元璋与朱标,眼中皆是闪过一抹焦急。 那嘴角的殷红! “本侯年少,少年称臣,心性难定,也知为国为民,敢为天下先,一心只求国泰民安!” “为此,不惜日夜辛劳,只为我大明的繁荣,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但尔等臣子,却是满心私欲,只为自己的便捷,而不顾我大明天下!” “这样的官员,也配得上称为大明官员!” 萧寒看向手帕上的那一抹血迹,嘴角的笑容,却是愈发的扬起。 “轰!” “陛下,臣等有错!” 一抹阴郁顿时闪过奉天殿,群臣皆是下意识的抬起头,看向上方龙椅上的朱元璋,随即,便是齐齐跪倒在地! 萧寒的这一出,简直无解! 就连胡惟庸,都是愣在了当场。 身为大明官员,每个人都是读了十数年书的读书人,更是比萧寒年长,但就在萧寒为国殚精竭虑之时,他们却是在拖大明的后腿。 这让朱元璋如何能够忍受? 再者,身为读书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伱一个语言学不会,潜在意思就是,那就不用当官了,回家养大吧,不罚你,但也不用你。 “你们能否记住?” 朱元璋抬起眼眸,冷冷的看向群臣,轻声问道。 但这声音虽轻,但却充满杀意,更是吓得群臣将头埋的更深了。 “要是学不会,那这官,就别当了。” “当然,朝廷不会罚你,毕竟,国语纵然在重要,始终是一门语言,罪不至死。” “所以,要是真学不会,那便不学了,回家颐养天年去吧,毕竟,朝廷不怪罪,但也不用。” 朱标瞥了一眼朝中的文武大臣,便是走下了天子阶梯,从旁边搬过来一把椅子,放置在大殿之中,随即,更是直接将萧寒按在了座位上。 “王景弘,去取一杯热茶。” 随后,朱标又是看向上面的王景弘,轻声道。 “这” 王景弘的眼中,泛起一抹为难之色,便是转头看向朱元璋,毕竟,这里还是朝堂,朱标的话,可远远没有朱元璋的大。 “去。” 朱元璋摆了摆手,对于朱标的做法,那怎么可能不满意,只不过,朱元璋的心中,又是闪过一抹沉重。 萧寒的病,真是越来越严重了,少年咳血,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而且,萧寒咳血的这一幕,并非只要朱元璋注意到了,就连一旁的鄂国公常遇春与魏国公徐达都是注意到了萧寒嘴角的殷红。 随即,常遇春与徐达便是对视一眼,眼中皆是闪过一抹担心。 看来,朝廷传出来的消息,十有八九是真,萧寒真的患上了重病。 那要是萧寒出点事,他们的闺女,又该如何? “谢陛下,微臣僭越了。” 萧寒被朱标死死按在椅子上,根本起不了身,便只能苦笑的看向朱元璋,微微拱手道。 “大都督,还是要以身体为重。” “家国天下,先有家,才能为国,为天下谋定。” 朱元璋摆了摆手,眼中更是流露出一抹关怀的看向萧寒道。 “微臣明白。” “谢陛下关心。” 萧寒依旧谦逊有礼的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但这说话间,又是咳嗽了两声,面色都是微微有些苍白。 站在萧寒身旁的朱标,紧紧盯着萧寒紧攥的手,眼中又是升起慢慢的担忧。 随即,便是直接脱下自己的裘袍,披在了萧寒的身上,方才轻声道:“孤让侍卫送你回府中休息吧?” “不。” 萧寒微微摇头,但指尖都是闪过殷红,这一幕,更是看呆了朝中一众大臣。 萧寒带病上朝,谁能不动容? 难不成,染了风寒的萧寒,病还没好透彻,甚至,更加严重了。 “微臣谨记陛下教诲!” “必然熟记大明国语!” 胡惟庸又是率先一步踏出,看向朱元璋叩拜道。 “微臣谨记陛下教诲!” “必然熟记大明国语!” 朝中文武大臣,竟然无一拒绝,更是纷纷附议胡惟庸道。 “这个混账!” 李善长的眼眸,微微一沉! “嗯?” “还挺有意思。” 汪广洋瞥了一眼胡惟庸,这一幕,怎么似曾相识? “好。” 朱元璋的眼眸,依旧阴沉如水的看向满殿文武大臣,随即,便是点了点头道。 看来,咱想的没错,这中书省,不能留! 朱元璋眼中的阴寒,自然瞒不过萧寒与朱标,随即,对视一眼,便是齐齐摇头。 若只是中书省的官员齐声附议,那倒也没什么,最多让朱元璋膈应一下,但文武百官齐声附议。 就连淮西勋贵与御史台都掺杂其中,那这其中的味道,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看来,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御史台与中书省,还是搅在了一起。 不然,胡惟庸算是哪根葱? 难不成,以为自己是李善长? 文官之首? 群臣附议? 呵呵。 那这就是自己找死,怪不得别人了。 “那个陛下,臣有本奏。” 只不过此时,鄂国公常遇春,倒是有几分犹豫的站了出来,随即,便是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鄂国公,别告诉咱,你也反对大明国语?” 朱元璋微微一愣,便是眯起眼睛,看向常遇春道。 “臣自然是双手赞成。” “怎么可能反对。” 常遇春讪讪一笑,便是摆了摆手道:“只不过,陛下,朝中武臣,能不能放宽松一点,慢慢学,毕竟,对于这帮老兄弟,有点难,那是在所难免之事。” 常遇春其实就是想为这群老兄弟们说说情。 毕竟,陆仲亨,唐胜宗,乃至于所有的淮西勋贵,眼中皆是有苦说不出,毕竟打仗并不难,冲锋陷阵,更是不在话下,但是让他们读书,别闹了,他们能有这本事? 但这可是他们的小先生萧寒提起,他们哪有胆子反驳? 所以,还是学吧,毕竟,比起萧寒的鞭子,还是读书香一点,但这个时间,是不是不能与文臣挂钩? 要不然,他们学个屁! 打仗的将领,能跟读书人相提并论? “这倒不是不行。” 朱元璋微微思索,便想点头,毕竟,他了解这群老兄弟,要是能学的明白,也不至于犯下侵占田产的罪。 “启奏陛下。” “不行!” 但朱元璋的话还没说完,萧寒便是看向朱元璋,微微拱手道。 “嗯!” “不是吧!” “小先生,您来这点事都要管不成!” 淮西勋贵的眼中,满满的怨念,随即,更是齐刷刷的看向萧寒,充满了悲愤! “陛下!” “为了针对淮西勋贵,臣请旨建造洪武军事学院!” 萧寒将朱标的手挪开,便是缓缓起身,看向朱元璋,微微躬身道。 “洪武军事学院!” 众大臣皆是不明所以,就连淮西勋贵都是齐齐愣在了当场? 什么意思? 这是个什么玩意? “来了!” 朱元璋与朱标倒是齐齐暗暗道。 “大都督,所谓何意?” 朱元璋虽然知道,但却只能装作不知道,随即,便是看向萧寒轻声问道。 “启禀陛下,洪武军事学院。” “便是将所有的大明将领收录其中,从头开始学习军事,以及读书” 萧寒并未做出详细解释,只是大概解释了一下洪武军事学院,朝中大臣也基本上明白了萧寒的意思。 那就是将淮西勋贵回炉重造。 “等等!” “大都督,我们的军事能力,还有谁能教导?” 永嘉侯朱亮祖率先一步踏出,看向萧寒拱手道:“而对于读书,我们可以在家安心读书,何必建什么军事学院,这不是多此一举?” 对此,所有的淮西勋贵,皆是齐齐点头。 军事能力这方面,大明能比他们出色的人,真不多。 就算是鄂国公常遇春,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曹国公李文忠,他们都觉得是半斤八两。 毕竟,大明可谓是名将辈出,就算是无法总揽全局,奠定全局胜局,他们也能率领一军,横行天下,建功立业。 “我呢?” 萧寒抬起眼眸,看向朱亮祖,轻声道。 好家伙! 我起手对子,你直接王炸是吧? 那这还怎么玩? 整座大明,谁敢言能在领军这一块,胜过肃宁侯萧寒? 关于这一点,常遇春与徐达,还有冯胜与邓愈,皆是微微点头,纵观大局,他们的确出神入化,可谋定胜局,整座大明,唯有萧寒。 “您身为大都督,朝中重臣,怎么可以去当个老师。” “况且,您要是想,我们可以晚点就去苏宁侯府,听从您的教诲。” “但那个什么军事学院,亮祖觉得,就不必了吧?” 朱亮祖讪讪一笑,便是看向萧寒挠头道。 “可以。” “入夜换上盔甲,先围绕苏宁侯府跑个三十圈,再进来听我教诲。” 萧寒玩味的看向满朝淮西勋贵,便是笑道:“日后,每日傍晚,你们都不能缺席,不然,就是对师长不敬。” “启奏陛下,若是学生对师长不敬,应该如何处理?” 随即,萧寒又是抬起头,看向憋笑的朱元璋,微微躬身道。 “对师长不敬,当罚。” “至于如何处罚,那自然由先生定下。” 朱元璋想都没想,便是看向萧寒笑道。 这里可不是后世,这里可是古代封建王朝,所以对于师长的敬重,那可是极为重要的礼数,毕竟,师者,授业解惑,所谓正理,便是天地君亲师。 “这” 朱亮祖顿时变得愁眉苦脸的看向萧寒,随即,又是抬起头,看向朱元璋,张了张嘴,但就是说不出来一句话。 “洪武军事学院,就这样定下吧。” “朝中所有武勋,包括军中杰出将领,都可以入洪武军事学院学习。” 朱元璋白了一眼朱亮祖,便是看向下方的大儿子朱标,轻声笑道:“太子,便由你总领洪武军事学院,如何?” “儿臣遵旨。” 朱标微微躬身,便是应下了这个差事。 “启奏陛下,微臣请旨,为洪武军事学院,第一任大先生,负责教导与管束这些学生。” 萧寒微微思索,便是看向朱元璋拱手笑道:“毕竟,这件差事,那是微臣提起,你总得让微臣沾点光。” “你的身体?”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担忧的看向萧寒,便是摇了摇头道:“不是咱不愿意,咱只是想让你好好休养,毕竟,养好病才能继续发光发热。” “微臣的身体情况,微臣自己心里清楚,不碍事。” “况且,整日养在府上,微臣才会更加苦闷,倒不如出去透透气,顺便教导一下我大明的将领。” “将微臣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萧寒完全不在意的看向朱元璋拱手笑道。 “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这个洪武军事学院,必须去!” 别提淮西勋贵,就连兵部尚书都有点动心。 萧寒的毕生所学,那要是真的倾囊相授,他们这群人绝对可以名留青史。 未来,大明的功勋碑上,必然会有他们的名字。 就连诸多淮西勋贵皆是摩拳擦掌,眼中更是跃跃欲试。 萧寒的军事能力,那还用想? 冲! 这就算是被练死,但只要能得萧寒半点真传,区区北元,随便灭之! 届时,还不封公? “行吧,不许太过操劳。” 朱元璋自然知道拗不过萧寒,便是点了点头道。 “请陛下放心,微臣明白。” 萧寒这才重新坐回了位子上。 洪武军事学院的初步建设,绝不能缺少他,毕竟,想修出不弱于后世的军事学院有点难,但近代史上的军事学院,问题倒不是很大。 再者,金陵城,应天都城,后面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南京! 而近代史上闻名遐迩的军事学院,便是坐落于南京。 “启奏陛下,儿臣有本要奏。” 便是此时,朱标又是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来了!” 李善长与常遇春,还有徐达的眼中,皆是闪过一抹精光,更是暗道。 今日早朝,由朱标开口,为大明奠定摊丁入亩的国策,重新替天下洗牌。 就连那群淮西子弟的脸上,都升起一抹愁容,关于摊丁入亩的政策,他们自然也已经知晓,但李善长的意见,就是交出去,朝廷不会亏待淮西勋贵,但若是不交,那就是大事。 同时,为了这件事,萧寒还特意宴请了他们,那让他们如何拒绝? “奏。” 朱元璋的眼中,也是闪过一抹精光道。 “陛下。” “从陛下起义以来,诸多将士便是誓死追随陛下。” “其中,更是我淮西子弟最甚,甘为陛下,甘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忠心报国!” “所以,儿臣请旨,学唐之凌烟阁,建造我大明功臣阁,为诸多开国功勋,树碑立传!” 但朱标就是不按套路出牌,反倒是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轰! 朱标的话音落下,便仿佛如同一道惊雷,在诸多朝臣的心中的炸响,特别是淮西勋贵,眼中更是闪过一抹火热。 树碑立传,这等荣耀,他们也可以拥有么? 那现在想想,将田亩交出去,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过了。 “准。” 朱元璋看了一眼这群老兄弟,便是笑着点了点头道。 “谢陛下!” 李善长直接一步踏出队列,随即,便是由他牵头,随一众淮西勋贵,看向朱元璋齐齐叩拜道。 “谢太子殿下。” 李善长并未起身,又是看向奉天殿龙椅方向,叩拜道。 “那刘伯温,还树碑立传么?” 便是此时,弱弱的声音响起,只见特别没有存在感的朱樉,伸出手问道。 还有兄弟告诉我,让我发一发,养书的兄弟们,追一追,我还想搏一搏推荐,谢谢兄弟们。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455/168226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455/168226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