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携空间穿荒年,带崽卷成五国首富 > 第一百八十七章 瑜记蒸蒸日上

第一百八十七章 瑜记蒸蒸日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港综:无间道卧底?我不当人了! 五年吧龄路明非 入梦仙游 画罪师 死灵法师技能氪命?我有不死之身 九令神王 八零:被嘎腰子后肥妻翻身了 奶爸:我和女儿们的生活日常 戏神者 玄幻:开局一身无敌大招罗天

私心来说,关涛肯定是不想卖给孙翔,可要卖给旁人,旁人却不一定敢接手。 毕竟谁都知道美瓷坊觊觎关涛的铺子很久了,若是旁人来买,就相当于从美瓷坊嘴里抢食。 除非是极其便宜,否则谁都不会冒着风险触霉头。 可若是不卖,一边要攒钱还莫神医的蚂蟥,一边还要给娘子治病、补营养……顾不上啊! 关涛一咬牙:“成!我卖给那孙翔。” 沈清瑜笑了:“我喜欢跟理智的人打交道。且你放心,孙翔未来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那样没有底线的人,算计了同样没有底线的胡锦绣,还不知道胡锦绣要怎么报复他呢! 不过这话就跟关涛说不着了。 沈清瑜目送关涛走远,回头就听高二说,越秀班的好些人跑去辣椒工坊做事去了。 沈清瑜顿时哭笑不得:“我去见见他们。” 辣椒工坊中,黄云娇举着辣得一阵阵疼痛的双手,眼泪汪汪。 “这活儿我做不来!姐姐……” 黄云喜也无奈:有些人确实是皮肤娇嫩敏感,辣椒一碰,就火辣辣的。 其实她也双手火辣辣,可她忍住了没说话,只管埋头苦干。 结果等沈清瑜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了黄云娇举着双手正在跟黄老班主抱怨。 黄老班主苦着脸劝:“我们如今没有事情做,白吃饭哪能行?若是东家恼了……” 黄云娇不服气:“东家都说了,叫我们耐心等着,那我们耐心等着就是了,她养了这么多人,多我们几个也没什么呀!怎么就能恼了呢?” 黄云喜正要劝妹妹,一眼看见沈清瑜在眼前,赶忙打招呼:“东家……” 沈清瑜点点头,黄老班主和黄云娇也忙问好。 “叫越秀班的人都过来,我有话要说。” 黄老班主一听,赶忙招呼。 越秀班的人纷纷围过来。 一行人回到了山谷中央的广场处。 沈清瑜这才解释:“最近我手头事情多,忙碌得很,也没来得及和你们细说。” “今日得闲,跟你们说一说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也免得你们心慌。” “我收了你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帮我把辣椒酱、卤肉、红薯粉丝这些东西,给用戏文、用说书给唱出去、说出去!” 越秀班众人:“!!!” 用戏文,用说书,来宣扬辣椒酱?卤肉?红薯粉? 这叫人怎么宣扬? 沈清瑜知道大家不明白,也不着急,给他们说了一个朱元璋和马皇后夫妻情深的故事,故事中,着重强调马皇后给朱元璋贴胸保温的热乎烙饼。 “那朱元璋吃着娘子的烙饼,看着娘子烫得起泡的胸口,只觉得眼泪滚烫! 他这一生都没吃过这样好吃的饼,哪怕后来当了皇帝,都忘不了当初娘子给的烙饼……” “好了,故事讲完了,请问,你们听完了这个故事,想不想尝尝那烙饼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 众人齐齐点头。 沈清瑜给大家解释了一下,借用故事给产品做宣传的必要性。 “这,就是用戏文说书!” 众人目瞪口呆:敢情说书还能这样用? 然后沈清瑜又给大家讲了一个武大郎卖炊饼的故事。 故事中,着重描写了武大郎的炊饼有多么好吃,生意有多好,然后借着卖炊饼实现财富自由,娶了潘金莲,最后却因为自己太丑,媳妇给带了绿帽的故事。 讲完了这个故事,沈清瑜又问:“若是这时候你们面前就放着炊饼,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炊饼到底有多好吃?愿不愿意花几文钱尝试一下?” 众人点头如同鸡啄米。 “那若是你们用唱戏的方式唱出来呢?” “可是这戏文……” 黄老班主为难了。 一辈子照着老辈子教的唱念做打,学的各种老戏文,突然叫他这样唱戏,黄老班主愁得头都秃了! 总有一种欺师灭祖的罪恶感。 沈清瑜摆摆手:“戏文你们看着写,写完了给我看一眼,我觉得合适了,你们就自己排。” “你们这戏班子,会唱戏的教唱戏,会写戏文的负责写戏文,会说书的教说书……” “以后教徒弟,只需要学这两三个戏文或者说书,就够用了。” “新戏学会了,就放在各地归云楼唱戏、说书……” 这是真正的工具思维了。 黄老班主卡在原地,进退不得,沈清瑜也不勉强:“你们若是为难,也没关系,以后就继续剁辣椒也行的。” 这话一说,黄云娇第一个就捅咕黄老班主。 若不是她代表越秀班说话不够格,她就要自己喊“愿意”了。 黄老班主最后还是点头了。 毕竟这么多人,都要吃饭,若是都靠剁辣椒,不止黄云娇不乐意,很多人都不乐意的。 说明白了他们未来的任务以后,越秀班的人也不去辣椒工坊做事了,开始写戏文、找愿意学戏的人去了。 流民中也有人愿意学戏的,随着越秀班的推动和护龙卫的宣传,很快就有十几个人报名学戏了。 一半学说书,一半学唱戏。 护龙卫可是说了,东家承诺,只要愿意学戏、学说书,等水平能登台,每个月管吃管住,还有一两银子! 管吃管住还有一两银子啊! 还不用下地种辣椒…… 这样的好事哪里找? 一时间不少人报名。 私塾还没开始用,戏班子收的学员倒是先开始吊嗓子了。 每天早起听到学戏的那些人“咿咿呀呀”,就跟起床号似的,将整个山谷的人都给叫醒,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关涛果然将铺子卖给了孙翔。 当听说关涛夫妇是去了沈清瑜他们这边做事,果然不敢为难,给了一千两银子的高价。 关涛也顾不得意气用事了,拿了银子回来就先把莫神医的蚂蟥赔了。 然后就拜托莫神医继续给关娘子治病。 得了赔偿,又听说人家是卖了祖宅才凑够的钱,莫神医难得的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是自己没有提前提醒关娘子…… 于是莫神医答应接下来的治疗免费。 关娘子还做不得事情,关涛就必须要有人帮忙铲泥巴、揉泥巴…… 于是陶瓷作坊也开始招收学徒。 衡水镇的人渐渐的都接受了一个现实:沈家村瑜记的买卖做得大,生意蒸蒸日上,需要许多人手。 若是谁家有那力气大、手脚灵活的人要做事,去问问瑜记,问问沈家村的里正,只要心思正,多半能找到事情做。 乡下人家最怕的不是卖力气,而是力气卖完了还吃不起饭。 因此,当瑜记提供给大家各种做事、赚钱的途径时,众人感激涕零。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75/1239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75/1239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