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明:文武状元 > 第十七章 天工开物

第十七章 天工开物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龙虎道主 喜欢汉服的学霸女友 不归深海 女配假千金离开豪门后成了顶流 综武:只要我够狠,就能天下无敌 噬魔碑 招惹疯批大佬?温小姐逃不掉了 抄家流放?不怕!奶包囤粮满仓肉 作为人类的我总被当成鬼 永久一滴血,我照样无敌于世!

回乡之后,沈长安又将主要精力用在了练武、骑马、射箭、打猎等方面。 同时,又多次去千户所查阅军事、战争、排兵布阵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当然,琴棋书画等方面的才艺也在兼修,毕竟有金手指,可以加成熟练度、属性等等。 这晚,又到了结算的日子。 【天道酬勤,一分付出,十分收获】 奖励结算中…… 力量+2 悟性+1 体质+1 绘画+1 银锭:3两 …… 虽说一次奖励的银子不多,但这些年累积下来,也有好几百两了。 沈长安一直没动用这些银子,留着应急用,反正不占地方,存放在随身空间里,谁也偷不走。 除了银子之外,还奖励了一些笔墨纸、刀剑、弓、书籍、乐器之类的道具。 其中有一本沈长安特别感兴趣:《天工开物》。 这本书原本是崇祯年间刊印的,作者名叫宋应星,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后世有人称其为中国古代综合性科学著作,国外学者称其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本书的内容包含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 也有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 还有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 下卷则记述了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总之,这本书包括了工艺、力学、热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 只可惜,这本书在当时并未受到朝廷重视,之后又进入了满清时代,辫子闭关锁国,反倒便宜了那些远洋而来的传教士。 而奖励的这本《天工开物》,内容显然更加全面,覆盖面更广,分类更细,令得沈长安惊喜不已,如获至宝。 两个月后,沈长安又一次离开小村,出发前往苏州。 一来,他此次苏州是有正经事情要办,二来,家里不时有人登门来访,更有不少媒婆成天缠着他,说要给他介绍这家姑娘,那家小姐…… 实在是有些让人烦躁。 沈长安并非不想成亲,至少现在还没有到成亲的时候。 婚姻之事,他更相信缘分。 又一次来到苏州,沈长安不胜感慨。 上次来他还是个秀才,还因此被人轻视。这次,却已经是堂堂举人。 哪怕是才子如云的苏州,一个举人的地位依然不容轻视。 沈长安轻车熟路,很快便来到了唐伯虎家。 巧的是,唐伯虎正好在院中品茗、赏花。 “咦?长安?” 一见沈长安风尘仆仆走进院,唐伯虎惊喜不已,急急起身迎上前来。 沈长安乐呵呵拱手道:“唐兄,别来无恙?” “老样子……快,坐下一起喝茶。” 坐下后,二人闲聊了几句,唐伯虎忍不住问:“长安,还有不到三个月便是会试,你怎么还来苏州? 你别误会,愚兄没别的意思,就是有些奇怪你为何没去京城备考?” 的确,很多新科举人在放榜之后不久,便会陆续动身前往京城。 一来可以提前适应环境,二来,在京城也可以认识一些京官,甚至是拜入一些高官门下,提前为自己的前程铺路。 “不瞒唐兄说,小弟暂时没有参加会试的打算……” 唐伯虎一脸惊讶:“什么?你……你不参加会试?” “不是不参加,只是想缓一缓,以后先参加武举。” “武举?”唐伯虎皱了皱眉,一副语重心长的语气道:“兄弟,我知道你喜欢习武。 但,你如果想奔前程,最好还是做文官比较好。 不仅仅是咱们大明朝,历代皇朝都是重文轻武,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知道……”沈长安点了点头:“只是,我还是想先试试武举,毕竟这是我多年前的目标。” “好吧……”唐伯虎叹了一声:“人各有志。不过,你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就算做武官或许也能奔出个前程。” 当晚,由沈长安做东,美酒佳肴,勾栏听曲。 第二天,沈长安又邀请了祝枝山等人。 过了两日,又与唐伯虎一起去城里四处游玩。 在沈长安的有心安排下,二人一起来到了城北的桃花坞。 桃花坞原来乃是农田,宋朝时有个叫梅宣义的人买下此地,在此修筑园林,起名梅园。 再后来,一个叫章楶也在此修筑别居、园林,起名为章园。 柳堤花坞、曲水流觞,美不胜收。 可惜朝代更迭之后,此处便荒废了,断亘残壁,杂草丛生,少有人来。 唐伯虎在苏州这么多年了,也是第一次到桃花坞来。 或许他天生与此地有缘,虽然此地看起来荒凉不堪,但是唐伯虎却很是喜欢这里的环境。 有坡地、有河流、有池塘,可谓闹中取静的绝佳之地。 回去之后,便托人去官府问了一下情况,准备在桃花坞买一块地自己修一处园林居住。 结果还算顺利,官府同意卖一块地给他。 只是,唐伯虎算了一下,按他的设想修这座园林,少说也得三四千两银子。 他根本凑不出这么大一笔钱。 难道又得卖画为生? 实际上,唐伯虎就算是被罢黜了功名,找他求画、求字的人依然很多。 求画、求字自然得给润笔费。 以他的名气来说,润笔费也不会太低。 只是,唐伯虎心高气傲,轻易不会替人作画写字,再加上生性风流,有点银子不是喝酒,便是醉卧温柔乡。 所以,他几乎没有积蓄。 好在沈长安早有主意,要不然他也不会刻意带唐伯虎去桃花坞。 “唐兄,我有个主意……” “哦?什么主意?” “还记得上次出游,在下沿途记录路线、风土人情等等之类的情况吧?” “当然记得。” “其实在下有个计划,写一本出行指南,上面详细标注路线、距离、水陆交通、客栈、当地特产等等。 这样,既方便出游之人,也方便赶路、经商之人……”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8410/162823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8410/162823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