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明:文武状元 > 第六十八章 连锁店经营模式

第六十八章 连锁店经营模式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全民领主:我的神将来自千古华夏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消失六年归来,真千金有亿点马甲 重生之我是环法冠军 斗罗:岩浆果实 绝世武魂苏莫古蓝夕 一千个不可思议的夜晚 重生1978:带着媳妇出人头地 领主又红名了 我话你港[娱乐圈]

两日后。 沈长安与张永一起应召来到了豹房。 “臣,参见陛下!” “奴婢参见皇爷!” 朱厚照乐呵呵抬了抬手:“平身!” 随之又一脸关切地冲着沈长安问:“爱卿的伤势没什么大碍了吧?” “托陛下洪福,臣的伤势已经好多了。” “那便好,爱卿放宽心,朕已经下旨彻查此案!朕一定要揪出幕后真凶,看看到底是谁如此胆大包天!” “谢陛下!” 这时,张永不露声色说了一句:“皇爷,以奴婢之见,沈千户文武双全,且蒙皇上重用,怕是招来了小人的妒恨。” 其实他内心里说的就是刘瑾。 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不可能直接点名,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嗯,沈爱卿,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 “是,谢陛下关心。” “对了,目前工坊那边的进展如何?” 这才是朱厚照眼下里最关心的话题,赚钱,也是一种乐趣。 “回陛下,臣今早去了一趟工坊,肥皂、香皂这些已经可以量产,玻璃的制作工艺也趋于成熟……” 没等他说完,朱厚照不由一脸惊喜道:“好,太好了!张永,你那边工坊准备的如何?” 他说的工坊并非现在的临时工坊,而是准备用于量产的工坊,位置在王恭厂附近。 王恭厂乃是朝廷的兵工厂,又称火药局,是专门做火药的地方,位于皇城西南隅,那一片有不少朝廷的产业。 在沈长安前世的天启年间,王恭厂发生了一场大爆炸,动静可谓是惊天动地,火光冲天、烟雾遮日,死伤上万百姓。 这起大爆炸事件,也成了一桩历史难解之谜。 张永回道:“回皇爷,工坊有现成的,奴婢已经派人加紧时间修缮与改建,半个月内应该便可以投入使用。” 朱厚照点了点头:“嗯,此事越快越好!” “是,皇爷……”张永应了一声,又道:“不过皇爷,近两日有不少人找奴婢谈经营之事,其中有不少皇亲,奴婢想问问皇爷的意思。” “这事你和沈爱卿看着办就好了,不用什么事都向朕请示。” “是,皇爷,那奴婢回头拟一张名单交给皇爷过目。” 其实这件事对张永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桩美差? 那些皇亲国戚想要从中分一杯羹,总得表示一点诚意吧?要不然天上怎么会掉馅饼? 张鹤宁兄弟二人贵为当朝国舅,也以探望为借口,各自向沈长安送上了一份厚礼。 张永那里同样也收到了张氏兄弟送的绸缎、古玩、珠宝…… 实际上,刘瑾也想插上一脚,曾当着朱厚照的面隐晦地表达了他的意思,可惜朱厚照却未表态。 皇帝不表态,刘瑾自然便插不上手。 之前刘瑾也想插一脚,故意在朱厚照面前提起,隐晦地表达了他的意思。 可惜,朱厚照却没有表态。 他的确是个不太靠谱的皇帝,贪玩、叛逆、好色……但,这并不代表他脑子不好使。 相反,朱厚照很聪明。 沈长安前世的一些所谓历史学家,居然认为朱厚照是个半文盲。 实际上,朱厚照多才多艺、骑射、拳脚远比普通人强,且精通音律,喜欢吟诗作画,而且还懂得一些异族语言。 这是因为他的身边有不少番僧、西域佳丽……时间一长,他多少也学会了一些藏语、阿拉伯语、蒙语等等。 朱厚照之所以宠信八虎,其实也是利用八虎打压文官集团。 朝中一众文官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盘根交错、拉派结派,老谋深算,牢牢把握着朝政。 朱厚照心里很清楚,这帮子文官只想让他当傀儡皇帝。 当他们的话,便是明君。 反之,便是昏君。 朱厚照生性叛逆,自然不甘心被人摆布,这才会启用八虎从文官手中夺权。 虽然他宠信刘瑾,令得刘瑾手握军政大权,但这并不代表刘瑾能够一手遮天。 比如张永,除了督十二团营之外,还掌管着乾清宫、御用监诸事,内官诸监、提督尚膳、尚衣、豹房等等。 朝政之事,张永的确比不上刘瑾势大。 但内廷很多事情,刘瑾同样也插不上手,比如市舶司、织造局的主管太监,那都是张永指派的人。 另外,谷大用、马永成、丘聚、罗祥、魏彬、高凤等人,多少也能起到平衡作用。 离开豹房之后,张永轻轻拍了拍沈长安的肩,意味深长道:“沈大人,小人难防,今后一定要加倍小心。” 沈长安笑了笑:“多谢公公提醒。” “对了,经营方面,不知沈大人有没有什么建议?” “哦,这事在下之前也与皇上聊起过,我们主要负责生产方面,经营方面可以交由其他人去办。 比如一些皇亲国戚、勋贵、皇商等等。 但是,价格必须由我们制定一定范围的标准……” 沈长安所说的理念其实就是连锁店的模式,不管找谁来经营,都相当于是加盟商。 如此一来便省心了很多,不用自己开店,到时候只需培养一批人协助管理就行了。 听到沈长安一番解释,张永不由竖了竖指拇,赞叹道:“真是個好法子,沈大人不愧为朝廷栋梁。” “哪里哪里,在下官轻势微,哪里当得上栋梁二字……” “沈大人不必自谦,这事真要办妥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呀!” “承公公吉言……” 数日后。 第一批近乎完美的玻璃终于造出来了。 说近乎完美,是因为大约有两成左右的产品略有瑕疵,但这也不算多大的问题,届时可以分等级卖。 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工艺只会越来越成熟。 毕竟沈长安找来的都是工部最优秀的工匠,再加上工部全力配合,相当于是举国之力在办这件事,哪有办不好的? 既然成功造出了玻璃,镜子肯定也得造。 沈长安相信,当镜子造出来之后,引起的轰动将会更大,也必然会更受欢迎。 只要有玻璃,造镜子其实并不难。 因为这时候早就有了成熟的鎏镀工艺,比如鎏金、鎏银……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8410/171033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8410/171033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