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非洲建国记 > 第652章 国务会议医卫

第652章 国务会议医卫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被渣后我成了大佬的心上人 重生后,厉夫人不当舔狗了 喂,别心虚,会暴露 轮回乐园光之主宰 大明不怕!有我在 霸总文里当王妈,每天吃瓜乐哈哈 关麟关云旗 春心乱 我在娱乐圈靠神棍妹妹翻红了 穿书成为假千金的亲妹妹后

“夏怡部长你来讲讲。” 夏怡闻言起身,缓缓走到了演讲台处,打开了手中的文件夹。 夏怡按照惯例对着石委员长和史锦庸副总理点头致意,然后打开随身的文件夹。 “我们部门这几年的发展可谓是稳中向好,利用我们之前总结出来的精准防疫理论,天花、白喉、黄热病和斑疹伤寒这些常见病症的疫苗接种,我们基本上都能做到高覆盖率,并节省了大批的医药资源。 上次的国务会议上,我们部门本打算把传染病的防治目标转向肺结核和脊髓灰质炎。 后经委员长提醒,我们转移了防治目标,变成了蛔虫病以及脊髓灰质炎。 而且根据委员长提醒,我们在欧洲大战之前从俄国北极圈内地区找到寒冷天气下的长青的蒿类植物,包括其种子和根茎,并制作该植株完整的标本。 我们带回这类植物的种子后,先是通过农业部门的协助,培植。 遍寻我们南华的国土,最终我们在南橘大区的巴苏陀兰(今莱索托)山地上为这种植物找到了种植区。经过几年的培育,我们目前已经成功培育了这种菊科植物。 我们弄清楚了这种植物喜冷凉干旱的气候,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高燥的砂质土中栽培。 首先本土这边是没办法大量种植的,毕竟我们这边的气候不太合适,那么就剩下纽芬兰和库页岛这两个行署了。 然后我们继续研究这类物质,发现这种物质可以溶于氯仿、苯和乙醇之中。 石委员长的这个提问,让夏怡愣了一愣。 隔水蒸去酒精,清晨空腹一次服下,二时后冲服芒硝四钱,小儿减量。 这种泡制方法做出来的药,打虫效果很好,但是不能很好的杀死蛔虫和虫卵,只能让蛔虫从病人身体内排出。 成功提取这种物质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大批量的种植,一边能够尽可能多的获取提取物。 蛔蒿五至六钱,研末,加白酒一两,浸一夜,去渣取清液。 一般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和育苗移栽。” 目前我们已经安排了两大行署帮忙安排种植园区,同时也对这类植物进行保密条例。 一旦两大行署大量种植成功后,我们将会在两大行署建设提取工厂,同时安排制药工厂。 这也是之前我们能够利用酒液浸取这种物质的原因,通过这次的实验过后,我们成功提取了这类物质。因为这种物质能够针对蛔虫,且是带有芳香气味有机化合物,所以我们把它命名为‘蛔萜tie"(α-山道年)。 接下来我们就从茴蒿浸取液做深入研究,经过我们研究发现,这种浸取液中存在一些化合物。 (莱索托所处的正是德拉肯斯山脉,这条山脉海拔高,每年冬季都会有霜雪,且常年低温,正适合种植蛔蒿。) “我们对于如何利用这种植物治疗蛔虫病做了探索,首先我们连同南华医学院的中医教授一起攻关,经过一番斟酌,大家一起商量出了一个药方,用来治疗蛔虫病。 不过能让蛔虫从人体排出,也算达成目的了。 这种物质能刺激蛔虫的神经节,令蛔虫的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让它无法在肠道上附着,进而排出体外。 “嗯,不错,你们做的很好,这种药物的成品,你们有没有思路?” “哦,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想过。” 石委员长却来了兴趣,“因为主要面向的幼童,不如尝试把成品药物做成彩色的糖状,这样幼童看到喜欢又爱吃。 驱蛔虫药确实能够获得较大市场,毕竟蛔虫病不光是幼儿,成年人也会感染。 若是以纯粹的药剂,怕不太好入口,毕竟这种药物有些苦。” 等到这类药品成功制造出来,又将是一大爆款药物。” 不得不说,石委员长提供的思路确实不错,夏怡笑着点头,“好的,委员长,我们就按照您的思路制作成品药物。” 夏怡又想了一会,把茴蒿的事先放在一边,看着文件夹中的报告,继续发言。 “关于脊髓灰质炎疫苗,我们还没有制造出有效的疫苗。 我们之前的研究都在摸索如何分离出活性病原体。 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份,奥地利裔医生兰茨泰纳和波普尔发表在医学期刊上的如何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论文。 采用他们的方法,我们耗费将近一年的时间,才从患儿的粪便中成功分离出了活性病原体。 虽然有了活性病原体,我们也没有找到理想的病毒灭活减毒处理方案,未来还需要继续攻关。” 夏怡说到这里的时候,声音低落了很多,看得出她们部门在这项研究中也是耗费了许多心血,但是迟迟不能成功,让她们的情绪都有些低落。 这个方面石锦堂确实帮不了太大的忙。 原时空美国的乔纳斯.索尔克耗费了9年时间,在1955年才研制出了第一代疫苗。 而后阿尔伯特.沙宾在1959年又研制出了口服疫苗,在红鹅全民接种,后来又在全世界推广,再后来在东方大国又出现了糖丸疫苗。 …… “嗯,你们不用灰心,总有成功的时候。” 夏怡点点头,“是,委员长。” “根据我们部门的监测发现我们的新生儿出生率达到了4.44%,我们的国家平均年龄在18.9岁, 而且人口死亡率也降到了1.04%。 我们的人口净增长率达到了3.3%,根据这个出生率,我们现在停止移民的话,23年后,我们的国民数量就可以增长一倍。 我们的人口增速十分快捷,而且随着移民大量进入南华,我们的人口增速也会越来越快。 我担心有一天会出现人口爆炸的现象,委员长我们要有心理准备啊。 远东在清国末期进行过人口普查,那时统计的人口数量是3.3亿人,这些年来我们从远东引进人口的数量一直在递增,但是他们国内的人口总数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反而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清末人口3.3亿,到了北洋政府末期国内人口到达了4.5亿左右,常凯申时期国内人口正式突破5亿,建国时期国内人口5.5亿左右。) “人口基数大了,人口增速变快是正常的,我们南华现在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我们的平均年龄小,正说明我们的事业年轻,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如今的南华更像是美国在19世纪初的情况,1800年美国的新生儿出生率是5.5%。 但是随着时间增长,1860年,他们的新生儿出生率就掉到了4.1%,而到了现在,美国的出生率已经降到了3.1%。 我们从美国的新生儿出生率逐渐降低的事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会降低。 从远东的人口增长情况来看,生活条件越艰苦,人们的生育水平越高。 夏部长你们能看出这里面的差异吗?” 听到石委员长如此提问,夏怡想了想,很快有了答案。 “物质条件丰富了,人们的精力会被分散,从而不会把精力放在养育孩子上。” 石锦堂点点头,“是的,生活条件越好的人们,精力就会越分散。 他们可以出去旅游,搞文艺活动甚至是参与科学创造。 而物质条件低下的地区人们除了吃饱饭没有其他追求,而远东那边因为物质条件低下,到了晚上没有其他的消遣,人们只能把精力放在制造人类上了。” 这句话说完,惹得在场的女性全都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石锦堂看到夏怡低头的瞬间,面露尴尬,怎么不自觉的就开上车了。 为了缓解尴尬,他狠狠的咳了几下,才对着夏怡道:“夏部长你继续说吧。” 夏怡红着脸,把未说完的话一口气说话。 “现阶段国内的新生儿出生率、新生儿夭折率和孕妇的难产致死率,这些数据基本都维持在了内阁要求的标准线附近。 我的发言结束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8427/261065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8427/2610656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