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衣锦还乡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末日游戏:谁他妈把外挂玩家放进来了! 林妹妹她总是不来[红楼] 救命!我穿成了男主早死的白月光 灵堂黑化:大嫂,你也不想大哥死不瞑目吧! 她靠拆姻缘赚钱娶王爷 殿下来自百年后 王妃带崽重生九王叔被娃怒取狗命 异界迷宫大师 反派徒弟疯魔后,我成了唯一救赎 乡村小野医
周边各村不够,就往周边各县征集,每人每月一两银子的工钱,虽然苦累,对于这里的山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所以只要这里扩招工人,便会有人蜂拥而至。
不少人都因在这做工有了一份稳定收入,攒下了钱,盖了新房,娶了媳妇。
谢满银是在镇上卖山货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他所住的地方离大坝有百余里地,山里消息闭塞,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泯江大坝,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听说有钱赚,只要有力气,一个月就能赚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他们一家一年的收入也没有一两银子,岂能不心动,当即便去城门口报了名!
早早卖完了山货,又去书肆买了一块墨,便火急火燎地回家了。
到了家,他将墨往桌子上一放,坐在织布机前正织布的萧莹莹走过来,一眼就看到那块墨。
“不是说不让你买了吗?”
“还是给你家人写封信吧!”谢满银不知道她到底在逃避什么,想来想去,或许是嫌自己没有本事,给不了她好的生活,怕被她的娘家瞧不起,于是他主动提起泯江。
“我在街上听说泯江在修建什么大坝,正在招工,一个劳力一个月下来至少能赚一两银子,离咱们这儿有百余里地,不算太远,我已经报了名,等我赚几个月的钱,年底我陪你回趟你家,让你衣锦还乡!”
“泯江大坝?”一听泯江大坝,萧莹莹情绪有些激动,小时候听父皇母后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泯江大坝。
见她如此激动,谢满银有些木然,“是啊!你听说过?”
“没有,我怎么会听说过!”萧莹莹避开他的眼睛,起身来到门口,望着篱笆小院外面的重重高山,她只知道这里是一个叫上河村的村子,山下有一个青玉镇,却不知这里离建造泯江大坝的地方竟如此近!
忽而她心情开朗起来,转身来到谢满银身边,情意满满的拉起他的手喊了一声:“二郎,你去泯江一定要好好的干,若能干出一番事业,我也好带你去见我的爹娘!”
到底还是觉得他丢人了,谢满银垂下了眼眸,脸上说不出是怎样的不开心,萧莹莹意识到自己的话让他多想了,赶紧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我……”
“没什么,我知道我让你过了苦日子,不过你放心,很快我就能赚到钱了!”
别看他大字不识一个,但绝不是个大老粗,心思细腻的很,萧莹莹知道刚刚的话多少都有些伤他的颜面了,看他去了里间收拾行李,她跟着一道进来帮他整理包裹。
心里还为刚才的话自责着,坐在床边一边给他叠衣服一边说:“我嫁给你不是因为你救了我,而是我真的认可你这个人,我从来都没有瞧不起你过!”
“我知道!”谢满银已没有了不悦,坐在她身边又道:“我们现在的确是一穷二白,不要说没有送你回家的盘缠,就是有盘缠,我也没脸见你的父母!”
这是事实,但他并不灰心,揽过她又信誓旦旦的夸下海口:“不过没关系,等我在泯江赚了钱,咱们雇一辆马车,到时装满满一车的东西,这样带你回去多有面子!”
听他一番畅想,萧莹莹不禁掩嘴轻笑起来,笑着笑着脸色又渐渐凝重起来,理了理他的领口说:“那里肯定都是苦差事,你一定要小心,要是干不来就尽早回家,赚钱的方法多的是,可千万别拼命!”
“别人能干的事我也能干,怎么会坚持不下来?放心吧!”
翌日一早,谢满银辞别了爹娘,萧莹莹抱着儿子将他送出村口。
一个包裹,几块干粮,就这样去了镇上的府衙,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和他一样要去泯江的人,大概午时左右,几辆牛车过来,一个车上坐六七个人,五辆牛车将这里的人全拉去了泯江。
到了泯江,他们才算见识了什么叫大坝,那横卧泯江的一堵高墙,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虽然只是一个半成品,足以让初来乍到的他们瞠目结舌,一个个从车上站起来,只为能看的更清楚一些。
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谢满银就被安排到了搅拌水泥的工位上,是一个手摇式搅拌机,做这个活必须得有力气!
谢满银虽是农家弟子,但一直都以采摘草药为生,出力气的活还真没怎么干过,看着别人转的不费力,自己上手才知压根就转不动。
“怎么?没力气?”这里的监工并不苛刻,全是因为范大人有明文规定,见这新来的干不动,没有为难,转而为他安排了另一个活。
“你去那边给砌墙的打下手吧!”
“哎,好!”谢满银很是愧疚也很是感激,点头哈腰的应下,而后小跑过去。
新的任务倒不必出那么大的力气,但也不轻松,他要将一块块砖头装满在一个木箱里,而后将木箱挂在铁钩上,再由另一人转动木桩上的齿轮,木箱就会被提起,直接送至大坝上面。
就这样,几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过伙食很好,在家里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白面馍馍,没想到这里顿顿都是,睡觉的地方虽有些拥挤,但还算干净整洁,工友之间也算和谐。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每个月还有三天假期,这样一来,他每个月都能回趟家了。
毕竟从没有离开过家,这一个月对谢满银来说还是有些煎熬的,每天都想着他的妻儿父母,开始的那几日真有些度日如年,不过熬过之后便也适应了,一个月后他领到了工钱,趁着三天假期赶回了家。
搭着工友的顺风车走了大半的路,下了马车路过城里又买了一堆东西,有儿子的玩具,妻子的胭脂水粉,父母的糕点,还有半袋白面和半袋大米。
这或许就是衣锦还乡的感觉,谢满银背着沉甸甸的东西,一路上脚步轻快,一点也不觉得累。
回到家都是晚上了,第二天村里就传开了,这谢家老二出息了,出去一趟赚了大钱,平时无人问津的小院一下来了不少八卦的乡亲,就连一向不登门的大嫂也拉着大哥和两个儿子过来了!
大嫂最喜欢充面子,看了看小叔子买来的那些东西,忽略估算起码得有好几百文钱,她挤到前面拍着那些东西一通耀武扬威:“瞧瞧,咱们谢家总算是祖坟上冒青烟了,我早就说过,我家小叔子是个能吃苦的人,将来肯定有大出息!你们看,这回信了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8917/163869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8917/1638696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