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科幻科技 > 我的未来死路一条 > 第58章 常温超导体【求收藏】

第58章 常温超导体【求收藏】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有一枚命运魔骰 带娃进综艺?闺女:真是我活爹! 艾斯与艾琳 做梦一万年 赤井家的小员工 全民领主之开局被诸神眷顾 骑砍之征伐万族 型月:我推的主角又挂了 从1981年卫校开始 外室孕肚入府,我撕婚书另嫁权臣

“固态电池现在存在很大的工艺问题,你要商用就必须解决它价格高、导电性差的问题,你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另外一边的张东海教授冷声问道。 “导电性差是由于原先固态电池内部的离子交换速率太慢导致,只要能解决它的导电性,就能解决固态电池量产问题,并降低成本。” 江河继续说,简单讲解了一下他的固态电池制造原理。 “解决可是要有实际产物的,可不是嘴皮子一碰说解决就能解决的。” 一旁的朱洵冷笑一声,出言讥讽道。“怕不是靠造假解决的。” “很简单,用超导晶体做中间导电物,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江河没有理会朱洵,而是看向陈教授和张教授。 两位教授略微沉思,觉得江河说的从原理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是,超导晶体目前只能做到液氮温度下,若是将它加入到电池里,先不说成本,光是低温对电池活性的影响就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一旁的朱洵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超导晶体做中间导电物,亏你想得出来这个理由。难不成你用的是常温超导体?江同学,我们是在讨论科学问题,不是在讨论科幻小说!” 江河古怪地看了一眼朱洵,心想自己还在准备如何铺垫室温超导体出现,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给自己捧哏。 “没错,就是室温超导体!” 他非常平静地点了点头。 这一下,现场比先前更加寂静。 室温超导体,这可是比可商用的固态电池更加科幻的东西,毕竟后者已经有了数十年的研究历史,只差临门一脚,而前者连是否存在都还是一个有待商议的事情。 江河居然说他做出了室温超导体。 朱洵此时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这家伙居然真的用室温超导体做理由。 他觉得这场论证不用继续了,江河已经自己把自己套进去了。 林溪的面色瞬间变得凝重。 她是材料学的博士,深知常温超导体制造难度,除非江河能证明自己制造出了常温超导体,否则这场辩证肯定会输。 她大脑快速转动起来,想着怎么才能补救江河的话。 张教授和陈教授微微摇头,觉得江河无可救药。 如果说前面江河说得还有那么一点理论依据,到了室温超导体这里就纯粹就是胡扯了。 到目前为止,室温超导体连理论模型都没有建立起来。 正当张教授和陈教授打算和赵德汉说,这场谈话就到此结束时。江河突然把拿出一张非常轻薄的圆形柔性晶体,放到他们面前。 “东西就在这里,如果两位教授不相信的话,可以自行验证一下。” 孙教授和陈教授相互对视一眼。 随后,陈教授让自己的学生张扬和彭原去把实验室测试导体的设备拿来。 彭原和张扬此时也是一脸懵逼,最开始时他们还能听懂江河在说些什么。 可到了后面,他们完全就是一副“我是谁”、“我在哪”、“他在说什么”的表情。 他们实在想不通,同睡一个房间的江河,什么时候具备如此高深的理论知识。 等他们导师吩咐他们时,他们才反应过来,连忙去把设备搬过来。 彭原和张扬先是测试了这张薄膜的电阻,发现它的电阻为零。 这一发现,让他们心神一惊,连忙又将其放到一块具有永磁性的磁铁上。 结果发现,这张薄膜居然悬浮在磁铁表面。 也就是说,这张薄膜具有完全抗磁性。 一般来说,超导体具备三个明显特征,分别是零电阻、完全抗磁性和通量量子化。 现在,江河这张薄膜已经在常温下具备前两种性质。 “卧槽,牛逼!” 彭原看着悬浮起来的薄膜,一时间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此时的心情。 林溪红唇微张,她没想到江河居然真的拿出了常温超导体。 张教授和陈教授不约而同地瞪大眼睛,随后无比激动地将这张薄膜捧在手心,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是怎么做出来的,方案设计是你想的还是林老师想的?” 常温超导体,这可是诺奖级别的发现。这东西如果真的是江河发现的,他们东阳大学这一次将会闻名海外。 “并不是我设计的。这张具备超导性质的晶体,是由H国两名科研人员最早发现的。我是根据他们的思路,重新验证一番,刚好有所收获。” 江河说道,然后说出那两名H国科研人员的名字,以及他们制造常温超导体的原理。 同时,他还拿出那两名科研人员几年前发表的论文。 江河这次之没有像小说中抄书党那样,把这种常温超导体成果据为己有的原因,其实跟H国两名科研人员发表过文章有很大的关系。 对方早就公布了机理,自己如果把LK-99-2028据为己有,后续肯定会翻车。 陈教授和张教授再次惊呆,因为根据论文上所讲的,这个常温超导体合成路线非常简单,只要是稍微懂点实验、动手能力强的工学硕士都能在实验室里将其合成出来。 无非是有的人运气好点,合成速度快,有的人运气差,合成速度慢。 “你总归是第一个复现的,也算是有所成就。” 陈教授有些唏嘘地说。 只要这东西被彻底证实是常温超导体,这个发现肯定是诺奖级别的没跑了。 唯一遗憾的是,江河只是第一个复现的人,并非原理的构建者,所以只能与诺奖失之交臂。 当陈教授发出此番言论后,一旁的朱洵立刻急了。 他不能让两名调查组的教授被江河继续牵着鼻子走,要不然他举报林溪的计划就要彻底泡汤。 “两位教授,我们这次调查的是林溪论文造假的事,和什么常温超导体没有关系。” “江河只是复现别人的研究成果,又不是首创。哪怕他成功复现,那也只是试验品,距离真正的应用还差得远。但他们却在论文里言之凿凿地说,他们做出固态电池,此时又说是用这种晶体做出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江河攻读研究生还不到两个月,林溪入职也不足一年,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复现别人的研究发现的同时,还有精力造出固态电池。” “所以,他们肯定是在弄虚作假!”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001/171972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001/171972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