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都市青春 > 大明第一狗县令 > 第254章 咱孙子去东瀛骗钱去了?

第254章 咱孙子去东瀛骗钱去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精灵之我只是个解说员 LOL:怼人我就能赢 最有种的海贼猎人 恶毒女配她被迫磕cp 闪婚!宠她上瘾! 茶系美人在规则怪谈杀疯了!! 港综:曹达华在我身边卧底 大周:本帅无敌,陛下为何造反? 今天也在努力攻略哥哥们呢 乡村桃运小神医陈浩张巧翠

而此时,正在应天府的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 直接打算抄朱英雄的作业。 父子俩坐在前往泉州府的马车上。 不停的商量着过几天见到朱英雄之后应该怎么办。 “父皇,现在呢,朝廷最缺的,就是钱。” “但如果这种时候增发货币,恐怕……” “恐怕什么?” 朱元璋看了看朱标。 在封建王朝,特别是用纸币的王朝,朝廷没钱,那解决办法很简单。 印就行了。 所以,朱标才想到了增发货币。 可老朱虽然没读过书。 古代人也基本都没有什么经济上的概念。 但老朱还是清楚印钱之后的后果的。 他好不容易按照朱英雄的法子,将宝钞给稳定下来了。 这个时候,在突然大肆印钞的话,只怕……一旦失踪的那五千万两回流,对宝钞的冲击,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啊! 只是,朱元璋到现在都想不通。 国库里现在装着的,都是宝钞,现银已经被锁在了内库中。 别说户部尚书了,就是老朱自己去取,那也轻易取不出来啊! 所以,老朱十分的好奇,东瀛人要宝钞干嘛? 宝钞难道在东瀛也流通? 这就有点让老朱不敢相信了。 这几天,他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你大明朝的宝钞,东瀛人骗过去干嘛? 那东西不过就是白纸,你想发行纸币,自己印不就行了? 你偷我的干嘛啊? 古代不像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由于整个地球都是一个经济共同体了。 所以,其它国家骗点美元来花花,也正常。 可古代,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经济上也没有互相依赖的程度。 要知道,这是农业社会啊! 农业社会中,一个国家,拿另一个国家的纸币,能干嘛? 唯一的办法,就是等着大明朝廷因为没钱,而印钱的时候。 东瀛人在来花钱,把骗过去的五千万两都花出去。 突然将大笔大笔的货币流入市场,必然会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可东瀛人做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 朱元璋也派人调查过。 人家东瀛现在自己都是分成了南北朝,内乱不断呢。 这个时候来搞大明朝,你自己的问题还没解决,就来搞我? 你怕不是不想活了吧? 你就不怕大明朝突然派兵,直接趁着你南北大乱的时候,帮你给“统一”了? 所以,朱元璋实在是想不通。 这一次,二人打算再一次光临琉球。 原因也不仅仅是想去抄抄作业。 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想请朱英雄帮二人想想办法。 到底,应该印钱,还是应该就这么硬挺。 亦或是,第三个选择。 那就是,废除所有现有货币,重新印刷全新的宝钞! 当然了,朱元璋也知道,第三个选择,绝对是下下策。 不到万不得已,朱元璋是不会去执行的。 这时,朱标叹了口气。 无奈的摇了摇头。 道:“恐怕,倭国人会有所行动。” 朱元璋闻言,缓缓摇了摇头。 道:“标儿,你有没有想过,倭国人要咱的那么多宝钞干嘛?” “咱总觉得,这件事,有蹊跷。” “有蹊跷?” 朱标皱了皱眉。 “你没有发现吗?最近,来咱大明朝做生意的南洋人越来越多了。” “哦?” 说实话,这事儿朱标倒是真的不知道。 他满脸好奇的盯着朱元璋,道:“父皇何出此言呢?” 朱元璋白了朱标一眼。 接着自顾自道:“你想想。” “最近,来咱大明朝做生意的南洋人,都是用什么交易的?” “宝钞。” 朱标忽然来了一句。 因为,他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朱元璋闻言。 微微点了点头。 道:“他们哪来的那么多宝钞?” “所以,咱觉得,这事儿,和倭国人关系恐怕不大。” “你在想想,倭国现在乱成了什么样?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了,还有什么心思来搞我们呢?” 朱标闻言。 缓缓点了点头。 道:“父皇分析的有道理。” “倭国现在正处于南北朝对立的时期。” “天皇被架空,倭国的天下,出了两个天皇。” “而唯一掌权的,却是一个将军,足利尊氏的儿子,足利义满。” “所以,倭国断然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激怒大明。” “如果在这个时候,他们激怒了我们,那么后果绝对是不堪设想的。” 朱元璋闻言,缓缓点了点头。 然后,继续捂着脑袋。 他怎么也想不通,这钱到底去哪了。 许久,朱元璋又开口问道:“对了,标儿,雄英那边来信了吗?” 朱标摇了摇头。 “那蓝玉那边呢?他们俩不是去东瀛调查税银失踪案了吗?” 朱标叹了口气。 道:“宝钞他们是拿不到了,蓝玉上一次来信说,他们拿不到宝钞,但是可以把银矿骗过来。” “骗过来?” 朱元璋愣了一下。 朱标点了点头。 “骗?” “嗯。” 朱标继续道:“雄英打算,用他们骗我们的方法,在把钱给骗回来。” “啊?” 朱元璋更迷惑了。 “那他们都知道这个骗术了,这所谓的金字塔骗局,本就是他们搞出来的,他们难道会没有防备?” 朱标耸了耸肩。 道:“但目前计划实行的很顺利。” “雄英用二百万石粮食,换来了四百万两白银。” “而且,是现银。” “现银?” 朱元璋一听这话,直接傻眼了! 二百万石粮食,换了四百万两现银! 要知道,大明朝的粮价,是一两银子,两石粮食。 也就是说,按照大明朝的粮价来计算的话。 正常来说,二百万石的粮食,也就能换一百万两银子。 可东瀛的粮价为何如此之高? 朱元璋有些想不通。 朱标叹了口气,继续道:“东瀛常年战乱,又盛产白银。” “所以,银子在那边,自然不值钱。” “不过,二百万石的粮食……还是很多了啊!” “小小的倭国,一共才多少人口?这二百万石的粮食,足够养活整个岛国了。” “说真的,儿臣也不知道雄英在搞什么名堂。” “说是诈骗,可这岂不是反向帮助了倭国吗?”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056/164139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056/164139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