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分数与生意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水浒奥运队 国师大人又来蹲墙角 灵气复苏:我编造了历史神话 从王者带妹开始变强 冰峰之绝世恋情 永恒武祖 仙界幼崽靠毛茸茸让大暴君从良了 楸木不可雕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缝尸人笔记

池鱼分数很高。 被老师夸赞,被领导奖励。 但他并没有因此倨傲。 池鱼心里很清楚,大部分高考状元的人生高光,就是成为状元的那一刻。 外界关注,高校拉拢,记者采访。 可是当你进入大学之后。 你就会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你学习成绩好,有比你更好的。 你脑袋很聪明,别人一路奥赛,保送大学。 你觉得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结果某个同学的爷爷在百度百科上。 如果毕业之后,没能做出惊人的成绩,所谓状元,一样会泯然众人矣。 因此。 这个“理科状元”的名号可不能随便浪费了。 池鱼心知肚明: 再过段时间,这玩意效果就不明显了。 得在它的有效期内发挥最大功效。 目前有以下几项稳定收入: 第一项是政府和学校给予的奖学金。 这笔钱不多也不少,相对固定。 是每个高考状元都有的待遇。 上午拍照的功夫,池鱼领到了12万奖学金,加上其他零散的礼金,合计到手20万左右。 第二项是顶着慈善名头的赞助和助学基金,操办者以本地的大老板为主,为了博个好名声,同时给自家公司做广告。 赞助金额数万到数十万不等。 池鱼记得恩平市理科状元就得到当地房地产商送的一套133平的“状元房”,价值按百万来计算。 第三项是商业宣传,请高考状元做代言,是各种教培机构的常规操作。 马上放暑假了,补习班成了家长们的热门选择。如果全市第一名帮忙宣传,定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家长。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商家处于观望状态,这个需要池鱼主动出击,跟他们谈赞助和合作。 最后一项,跟池鱼自己家的店铺有关。 开学校门口的文具店,不是现成的搞钱途径吗? 想到这一点后。 池鱼与领导们的合照,全都用自家文具店充当背景板。 甚至专门塞给在场每位记者两包中华,让他们把“永锋文具店”几个字和联系方式也拍了进去。 沿海某上市公司总经理都能用女儿考取全省第一的事在微博上炒作,抬高自家公司的股价。 池鱼用自己十多年昼耕夜诵得来的名气,拉着自家文具店宣传一波怎么了? 再说校内老师跟校外机构合作,向学生推荐指定的学习资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跟别人合作是合作,跟他家合作一样是合作。 五五分,六四分,七三分都行。 靠店里的自然销量卖点学习资料,根本挣不了什么大钱,销售额非常有限。 不如别人靠关系兜售一天的“xx真题”。 科任老师一句“不强迫买,全靠自愿”,家长们就哐哐往外掏银子。 谁也不想自己孩子在学习上吃亏。 趁着现在还能搞点钱,抓紧机会搞。 过几年再这么操作就难了。 这就是池鱼今天这么活跃的主要目的之一。 不趁机混个脸熟,要个联系方式,哪有机会进行下一步的合作? 以前有舅舅的岳父这层关系在,但人家校长马上要调走了。 池鱼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看着通讯录里多出来的一排联系人,他心满意足地收起手机,继续跟宾客们谈笑风生。 人情社会就是这样的。 多一条人脉,就多一条路子。 这只是开始,如果他能把基础打好,父母以后也能在这方面获得一定的保障。 池鱼暗自思忖: 跟教育局领导和校领导的合照很快就会上新闻,现在就等各方媒体宣传推波助澜了。 快一点的话。 今天就能在南川电视台晚间新闻看到自己的报道。 这是面向全市人民的。 那些商家和机构也能看到。 政府和校方的奖学金池鱼已经拿的差不多了。 就看剩下的几项步骤怎么进行了。 池鱼需要精确掌握每一个时机上的平衡点。 时间太短的话,宣传没到位,收益不能最大化。 如果拖得太久,“高考状元”的名号会慢慢贬值。 …… 李沐儿在花店里精心挑选了一大束鲜花,轻轻嗅了一下,芳香扑鼻。 她走在队伍最前面,微微翘起的嘴角挂着满心欢悦。 路人时不时转头看她。 “我的天,街上全是车,比我们学校开学还堵!” 宣传委员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录制视频,从街道上方的大红横幅,到人头攒动的现场,再到街面上的鞭炮碎屑。 两旁被小轿车停得满满当当,什么宝马奔驰奥迪在里面只能算中等。 还有专人来回跑动,引导宾客停车。 “鱼哥这边也太热闹了,到底来了多少人啊?” 张翰宇跟着拿出手机拍摄。 “应该有两三百人吧……” 副班长看着人山人海的现场惊叹不已。 这还只是过来报喜的,还没到办升学宴的时候。 郭豪则沉默着跟在队伍后方。 不再吭声。 等几人把视频和照片分享到班级群里后。 原本平静如水的群聊瞬间活跃起来。 同学们纷纷发言: “怎么还有电视台的记者?” “卧槽,倒数第二个视频里,我看到我们的校长了” “教育局的党高官也在诶” “这就是理科状元的排面吗?” “我听我爸说,他们公司老总买了一万多的礼物,今天早上亲自开车送过去了” …… 徐杰看着班群里的消息。 心里很不是滋味。 明明高考只比池鱼低了三分,位列全市第二,结果待遇天差地别。 徐杰郁闷地在床上翻来覆去。 自己成绩也不差啊。 凭什么被忽视? 他主动联系了北大招生组的老师: “喂?刘老师您好,我已经考虑好了。” “好的,徐同学,我们下午两点过来接你吧。” “早上不行吗?” “他们要先去接另一个同学,会耽搁一点时间,然后才能过来接你。” 徐杰无奈点点头。 “行吧。” “那我们下午再联系哦。” 挂断电话后,徐杰心有不甘。 他又给清华招生组打去了电话: “喂?李老师您好,我是南川一中的徐杰,之前说好的条件不变嘛?” “同学可以的,我们什么时候见上一面?” “现在可以过来接我吗?我家在动车站附近。” 对方沉吟了几秒。 “早上应该来不及,他们有事情要处理,下午能赶过来,你看两点钟怎么样?” 徐杰何等聪明,马上反应过来: “你们……不会也是要去接人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181/164416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181/164416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