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新官上任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末日求生?开局北美零元购 穿到古代做悍妻 卑贱公主不受宠,那就请父皇退位 鬼王缠身:棺人榻上来 恋综上我家,女嘉宾被拐跑怪我喽 全职影帝 王者:女装边路,我倾城绝世 转生变成丘丘人吃日落果就能变强 穿到史前直播基建 隰有荷华,穿成始皇的女儿

第465章新官上任 辰时三刻,范铮打着呵欠起身,洗漱一把之后,磨磨蹭蹭地着一身常服,穿二堂,过衙院,带着雷七、雷九,堂而皇之地踱出州衙。 正在承受别驾贲狐语言攻击的鲜嫩治中汤仪典,瞅着范铮大摇大摆出去,心头煞是羡慕。 那个不晓事的长史闾丘不言,刺史下车之日,竟然遁去华阴县,自己回来找骂不说,带累一众同僚都被贲狐骂得日月无光。 范铮在街道上转了转,听得满大街都是在喊华阴。 华阴大刀汤饼、华阴浆水鱼鱼、华阴豆腐脑拌柿子醋、华阴擀饼。 啧啧,浆水鱼鱼它不是鱼,是豆粉,类似凉粉的感觉,在这燥热的天气来一碗,格外清爽。 咦,旁边还有一家渭南踅面。 贩浆水鱼鱼的婆娘信口道来:“武德年间,渭南曾划归华州,后又划出,故渭南的吃食也常来郑县。” 不用问华州的税赋如何,看往来庶民如常的颜面,就知道日子至少过得去。 也是,就是要坑害庶民,那也得找远些的地方,谁在辅州搞事,是觉得皇帝没有耳目么? 至于郑县自家的特色小食,少得可怜。 走马观花踱了一圈县城,使君腆着肚儿,迈着方步回衙,更衣。 戴上乌纱帽、穿上紫色官服、套上黑玳瑁腰带、着裤袴、蹬麻履,一张方方正正的面容看上去格外威严。 哦,再说方方正正有点不太合适了,脸上多少是长了点肉,棱角渐渐变圆了。 磨平男人棱角的,不仅是岁月的磨砺,还有赘肉的孳生。 进衙院、入公堂,贲狐带一干官衙依次参见,分列左右两班,术语叫排衙。 前任刺史李君羡已经去阎老处喊冤了,自不可能交割,好在他原本在华州也几不理事,包括印信都在衙门里封着呢。 贲狐一一移交给范铮,心头也松了口气。 长史闾丘不言出班请罪:“长史闾丘不言拜见使君。因下官族人要去当门匠,下官赶去劝解,误了迎接,请使君责罚。” 门匠这个特殊的名词,指的可不是修门、安门的匠人,是在三峡导航的船夫,因为漕运经底柱入三门,需雇陕州及周围的人为门匠开道,风险极大,酬劳也高,《全唐诗》里有那么一句形容:古无门匠墓。 一个掌控不好,轻舟撞上神、鬼、人三岛或中流砥柱石,连埋人都省了。 华州不巧,与陕州的间隔也不算太远,百姓过去讨生活也不是罕见事。 事涉亲眷,闾丘不言去劝解也合情合理。 唯独,这个时机不合理。 范铮哼了一声:“下不为例。” 要范铮装大度,全然揭过此事,那是不可能的。 泥菩萨也有三分土脾气! 然后是治中汤仪典赞名参见。 从七品上录事参军一人、从九品上录事二人、录事史三人参见; 六曹参军俱是从七品下。 司功、司仓、司兵、司士,俱是一参军、三佐、六史; 司户参军二人、三佐、七史; 司法参军二人、四佐、八史。 流外官参军四人,也就是专为刺史书写、记录、编撰的文职。 执刀十五人,可不是处决的刽子手,这是刺史的仪仗队。 典狱十四人,专门动刑罚、打板子的问事八人,衙门公用的白直二十人。 从九品上市令一人,丞、佐各一人,史二人,帅三人; 仓督二人,史四人。 从八品下经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六十人; 正九品下医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十五人。 所有人都参见堂官,最重要的是记住这张面孔,别傻乎乎的冒犯了。 就这,还是冗官现象轻微的大唐了。 换成冗官严重的朝代,人数至少得翻倍。 再加上郑县、华阴县的官衙,大概吃公饭的人数就得四百余至五百,以八万八千八百三十口庶民计算,大约二百人养一官吏。 一些后世的数据是唐朝官民比1:2927,范铮估摸着没那么夸张,大约没把吏役算进去。 至于那些说吏是靠官养的说法,不说是无根浮萍,你也得看时代差异。 再说,官身上的俸禄、俸料什么的,最后不都得摊到庶民头上? 比如说范铮的三十二名白直、十五名执衣,相应的朝廷要给他仆役补贴一百二十贯,这钱范铮是凭空生出来的么? 羊毛,总不会出在狗身上。 下马威就不必了,谁敢冲范铮龇牙,范铮不介意送他去姚州之类的地方镀金,拜一拜太阳神。 “六曹如旧,诸事由治中督办,别驾掌总。非紧要事务,不必呈本官案头。” 这安排,让州衙多数官员喜出望外。 不怕上官外行,就怕上官外行非要逼死内行,明明耗子都没养过一只,还信誓旦旦地教庄户养猪——八戒养成白骨精。 汤仪典笑得像朵菊花,一下子就成了手握大权的关键人物啊! 唯一面色难看的,是长史闾丘不言。 范铮这一番没毛病的安排,只言片语就夺了他的权限。 汤仪典督六曹,贲狐掌总,他这个长史就靠边站了?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本身在上佐中,长史与治中的职司是交叉的,可以相互替代,谁也挑不出刺来。 后来治中改名司马,成了地方上专门安置党争失败官员的闲职。 什么“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元稹)诗”、“江州司马青衫湿”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范铮这号游手好闲的人来说,巴不得越闲越好,甚至想学李义府叫一声巴适。 可对于有强烈掌权欲望的闾丘不言来说,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偏偏他连点诉苦的地方都找不着,信不信跟谁说都被唾弃? 咋,你脸大,上官都不配你迎接了? 范铮走了一趟折冲府,倒不是为显威风,而是要让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别将、长史、兵曹参军、校尉们,都认清自己这张脸,别到时候自己急令,人家来一句“不认识”。 有这个流程,日后真有调不动的兵马,别怪范铮先斩后奏。 不管怎么说,华州折冲府还挂了一个“华州”的前缀。 折冲都尉周乙戈带折冲府队正、队副以上,出了辕门,整队相迎,姿态放得极低。 正四品上上府折冲都尉,没必要在从三品刺史面前如此谦恭。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235/164549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235/164549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