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483章 这个使君,贼坏!

第483章 这个使君,贼坏!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谍战,我潜伏成了鬼子将军!? 快穿:总有疯批男神撬墙脚伊柠 毒舌王妃,王爷又被气晕了 神级鉴宝师 逃荒不慌,她成了各位大佬的干娘 穿成影帝养的狗后我红透娱乐圈 相亲当天,千亿总裁拉着我领证 五十年代:带着小院穿荒年 喝奶时被读心,饕餮崽崽成京城团宠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少华楼内,陪着范铮一家子的老八,略略收敛了风骚,口若悬河地跟范百里吹牛皮。 “谁家祖上还没阔过啊!我家曾祖,可是为陈武帝讳霸先牵马坠蹬,武帝赐姓,那怎么说也是天子近臣了。” “文帝好新臣,曾祖自被冷遇,至宣帝方记起曾祖之功,欲赏,而曾祖自请守武帝陵寝。” “后为陈后主陈叔宝所恶,遣为边将,隋破建康时曾祖挥兵相救,为山民所杀。” “曾祖无嫡子,三名庶子守建康,二人战死,一人为隋军所获,得韩擒虎青睐,免为色人。” 韩擒虎原名韩擒豹,因生擒一虎而改名,为李靖舅父,大隋名将。 范铮听得直笑。 南北朝,纷纷扰扰,几多枯冢生野草。 大大小小的皇帝,没几个省油的灯。 范百里还偏就喜欢听老八讲古,连手中的枣子都忘记吃了,一副悠然神往的模样。 范铮呵呵一笑:“正好,工部水部郎中陈贤德近日要来华州巡察诸水,他阿耶是陈宣帝之子、陈后主之弟陈叔达,你们也可叙叙旧么。” 陈祖昌的面容微变,随即春风化雨般地微笑:“那可太好了。” 啧,有点故事啊! 不过,范铮没兴趣刨根问底,老八愿意说给范百里听是他的自由,但跟范铮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人与人相处,哪里是亲如夫妻,都需要给自己与对方留一点隐私空间的。 你家婆娘天天吆喝:“说,你个耙耳朵又跟隔壁寡妇说了啥?” 偏偏你跟人说事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 一天两天你受得了,天天这样,日子过得下去不? 陈祖昌还是有点小心计的,看似给范百里讲故事,其实也大致是给范铮说一下他的来头。 别管他说的是虚是实,反正是来头不是? 范铮瞥了一眼老八:“宣节校尉年纪也不小了,还没娶妻吗?有疾乎?” 老八险些骂骂咧咧了,哪壶不开提哪壶,谁成家了还天天流连烟花柳巷啊! 这个使君,贼坏!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倒真不是陈祖昌有什么毛病,那么一直浪荡着,只是他一直未找到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小娘子而已。 倒不是对容貌、家世有什么要求,纯粹就是一个感觉而已。 常年的荒唐,陈祖昌对美貌已经很有抵抗力了,假模假样学高僧来一句“红粉骷髅”也有资格了。 终日的玩闹,其实是因为内心的空虚。 杜笙霞轻笑:“我汝阳杜氏,虽非名门望族,却也小有名声。宣节校尉若不弃,我倒能邀约同族几个小娘子,到华州游玩一番。” 范铮笑道:“到时宣节校尉可为向导,解说潜龙寺名胜,揽少华山险峻。” 若对眼,自可成一番美事。 杜笙霞是看出范铮有意拉拢陈祖昌,才开口破局。 哼哼,谁让范铮就是棵独苗来着,还不得看本县君破局? 背后有根的好处就在这里,说要联姻,立马能拉出十个八个年龄相当的小娘子,总有一款合适的。 说到诰命,杜笙霞一阵郁闷。 汉子都检校三品了,婆娘还是县君,不匹配好吗? 可没法,范铮本身的品秩还是个五品。 陈祖昌肃然起身叉手:“下官谢使君夫人厚谊。只是,下官为人放荡不羁,非他人良配,恐误佳人终生。” 杜才笙霞摆手:“合不合适,见过再说。” 范铮略为不悦:“咋?本官就不值得谢了?” 杜笙霞掩唇轻笑,郎君又顽皮了。 陈祖昌恢复了不羁的模样:“下官正为使君效力,使君酬劳于下官,那不是理所当然么?唯使君夫人关切,方是额外之情分。” 范铮竟无言以对。 高娘子一步三摇,铅粉敷着的面容,绽放出一丝谄媚的笑容:“见过使君、太夫人、夫人、二位衙内、宣节校尉。” “民妇有难处,伏乞使君垂怜,给华州皮影一条生路。” 范铮目光微转:“牛皮?” 朝廷诏令,牛皮、牛筋俱不许民间私藏,道理很简单,牛皮可硝甲,牛筋可为弦。 偏偏华州皮影所需的材料就是牛皮,这便成了一个死结。 早年制作的皮影人偶,经岁月的侵蚀,渐渐不堪使用了。 不用问能不能以其他牲畜皮替代,人家多少年的经验积累,能换不早就换了吗? 高娘子声带不安:“皮影一物,在华州流传千百年,当传至后世,令后人知晓,华州有一门叫皮影的东西。” 民对官,若是不涉及利益时还好,大家都乐呵呵地行礼。 涉及利益,就怕人家面皮翻转,拉去衙门行杖。 范铮一声轻叹。 高娘子一介民妇,还有此见识,然多有官员根本不在乎传承一事,多少瑰宝从此断了根。 “此事,本官自会上表朝廷。然尔等须知,牛皮为朝廷所掌,缘故何在,即便朝廷能应了所请,皮影的制作亦需由州衙指定地方,有胥吏督察。” 绝不可能说,整张牛皮让皮影匠拿出衙门,那是作死。 万一有人持牛皮粗制皮甲,连范铮都得吃挂落。 高娘子欢天喜地嚷了起来:“使君仁慈,愿为华州皮影一谋。快!楼里的馃子送给衙内鉴别一下口味!” 老八惊讶地看着范铮。 为区区皮影上表,对刺史来说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可能招致政敌攻讦,自个儿又没捞到啥。 皮影的日子并不好过,鹭鸶腿上能刮几两油? 倒是一个控制不力,牛皮外流,刺史虽未必因此除官,考课是必然受影响的。 要不然,立国二十九年,刺史少说换了五六个,人家为啥不受理此事?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陈祖昌无力地劝说。 “大丈夫立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范铮饮了一口渌酒。“先人传承下来的好东西,自当让后人再传下去。” “虽难,却不能断了传承。” 范铮一家子离开少华楼,皮影几名老少伏于大门外,遥遥叩首。 不管范铮能不能办到此事,至少他是唯一愿意正面回应的使君。 有人提议将此事唱进皮影里,却被高娘子否了。 “事未成而入唱腔,那不成了架着使君?不成!”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235/164549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235/164549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