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512章 第二批学生

第512章 第二批学生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谁稀罕绝色反派,我只想躺平 圣斗士:这个双子座有点儿坑 咒术回战:五条家锻刀人拒绝腰斩 无限武侠新世界 乾坤剑神 穿成年代文的娇软女配 什么?!我的功法活过来了?苏占 蝴蝶谷传奇 灵泉空间:穿越女幸福生活 港岛大枭雄

第512章第二批学生 范铮的话让人大为震撼。 “杀人、伤人、强抢、略人,不论身份,俱当街重杖再问罪,侥幸存活者,俱流三千里。” 两名县令、十八录事俱默默点头。 此法不符《贞观律》,可别驾下令,自可破例。 雍州衙门有权视情形不同,对《贞观律》的运用稍加调整。 前面提到当街杖毙游侠儿张干的,就是后来的京兆尹,此职即雍州别驾变迁所致。 若严格按律令,张干未必该死。 懂? 至于御史台弹劾,有范铮在前头挡着,怕个什么? 虞牙眼珠子一转:“别驾容禀,万年县因开革了数名流外官,人手不够啊!” “要不,上官设法补充一二六曹史、一名典狱?” 宗政崖岸目瞪口呆着望着虞牙。 好你个肥头大耳双下巴的奸佞,不当人子! 听前面的话,还以为你要强硬一把,拒绝雍州呢,原来是给上官安置人手! 谄媚! 宗政崖岸刚正的面容不改,开口道:“长安县亦如是。” 虞牙表示鄙视,如是兄,你换个词行吗? 范铮微微颔首。 听话听音,虞牙只给了一个史的流外官位置、一个典狱的吏位。 说一二,实指下来,就只有一。 “有心了。” 虽安置不了几个人,这人情是要领的。 十八录事这下尴尬了,有心学虞牙吧,他们都只是流外官,哪来的权利? 不学吧,怕回去明府骂得狗血淋头。 范铮笑道:“莫跟这二位明府学坏。” 空气里顿时洋溢着快活的气息。 录事们明白,别驾这是为他们解围,免得进退两难,让他们回诸县禀告明府再说。 有一说一,这事,范铮没有任何权力与颜面强求诸县,全仗着诸县给脸。 虞牙与宗政崖岸不提此事,范铮也不可能舍下老脸去为陈利俭他们谋前程。 第二批学生即便出来了,也绝对没有第一批那么抢手,饭碗却是不愁的。 说不定,在东市、西市里给人当账房,到手的钱粮甚至比在衙门多。 可古往今来,都视衙门的饭碗牢固啊! 就是当个典狱,准不准人犯家眷送衣食,那也能捞一些好处。 —— 太极殿上,侍御史丘神勣举笏:“臣丘神勣,闻万年县、长安县肃清不法,此为佳政。” “然,万年县当街杖毙略人者三名,长安县当街杖毙伤人者二名,虽大快人心,却有悖《贞观律》。” “臣以为,雍州还是略加约束为妥。” 范铮,小样,这一次我不论私心,全以律法说话,看你反击! 贞观天子闭口不言,太子微微蹙眉:“华容开国县侯,此事可真?” 范铮肃然举笏:“御史台消息无误,臣令治下诸县严肃法纪,准诸县用重刑,直至杖毙。” 长孙无忌淡淡开口:“有《贞观律》为凭,何以擅自更改?” 范铮应道:“律为基石,地方用之如水,水自当视情形涨落。若陛下以为臣所为不当,别驾之位另请贤明。” 李世民隔了数息才开口:“雍州所断,无误。” 丘神勣此次无私,故皇帝未训斥他一句。 长孙无忌为《贞观律》的主要制定者,维护律令的念头也无可指摘。 范铮于治下始用重刑,即便未曾禀告过,贞观天子也隐约能猜测到其心思。 天子垂暮,莫说是尚药局、太医署,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还能熬多久。 几乎是每日饮着苦煞人的药汤,保护着摇摇欲坠的残躯,当年征战时留下的每一道伤痕,都在隐隐作痛。 马,早已骑不得了,进出都是乘小玉辇。 万一有个好歹,长安城内乱相生起,纵然早有安排,也得废一番手脚。 雍州所为,虽用刑严苛,却有效扼制了城中各处乱相。 乱世用重典,本就不是说说而已。 以长孙无忌之智,跳出《贞观律》固有的框框套套,自亦明白范铮施辣手的用意,故未纠缠下去。 李治的阅历虽不足,却足够睿智,仔细想想就明白其中关窍。 只有丘神勣暗骂:“可恶,又让他逃过一劫!” 李世民一口老痰在喉间横亘,费了好大力气才吐出来,暗黄的色泽中夹着几缕血丝,落在汗巾中,入目格外恶心。 老矣,不能饭。 丘神勣继续弹劾:“臣闻华容开国县侯任用私人,欲令治下二十县接纳敦化坊学子,不知真伪。” 朝堂上响起嗡嗡之声。 范铮批量带挈学生入公门,第一次倒好说,怎生还来第二次? 范铮回应:“敦化坊学新结业四十三名学生,雍州治下二十县,各有一二史、吏空缺,诸令应允,若适宜,且留下。” “史需吏部司定夺,雍州已行关牒,是否合适,当为吏部司所决。至于吏,好像诸县可自主任用,对吗?” 御史大夫李乾祐淡淡地扫了丘神勣一眼。 年轻,不谙世事。 与他年龄相仿的范铮,本就是御史台出身,你要弹劾他,事先不会多想一下对方的用意么? 范铮做事,少有无的放矢,一言一行自有深意,看不透就莫轻易开腔。 至于说该不该弹劾嘛,丘神勣若私心少一些,与范铮交手也算长经验了。 吏部侍郎高季辅站了出来:“臣以为,仅雍州上报的六名史,并无违规之处,当可批纸尾。” 嗯,流外官连旨授的资格都没有。 丘神勣愕然。 不是,我要安置一名流外官,咋千难万难的? 丘神勣却忘了,他父子的性格一脉相承,待人极苛,别人凭什么给你颜面? 人情世故与人情事故,相距也只一线。 “高季辅,你去督吏部司,将此事办了。” 李世民轻言细语地吩咐。 吏部侍郎高季辅领命。 屁大的事,流外官而已,尚未入品,大唐可安置上千不眨眼。 贞观元年至今,二十一年了,年年嚷着要减冗员,冗员却越来越多,又在乎多加敦化坊四十三冗员么? 拦了范铮安置人员,信不信范铮至少把雍州范围的各家冗员全部赶走? 别人不明白范铮两件事一起上的目的,李世民可是洞若观火,这厮是做了事,连报酬都一并索取了。 准确地说,就是不让皇帝与太子欠他的情,免得日后还不起,只能还上一刀。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235/164549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235/1645496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