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徐茂公秘入西蜀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规则怪谈:病娇诡异对我穷追不舍 宝藏烽烟 开局被活埋后,我成了战神王妃 我有九千万亿渣男金 蚀骨倾君心 虎妖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快穿之我在女尊凭好孕争宠 倾世御宠:毒医王妃狠绝色 中国教练很行

如今的西蜀,除了杨婵、罗成等人在外,还有一位定海神针,自从朝廷首辅高隐去了西蜀后,他便一直没回来。 高隐的能力决不在房杜之下,当初来西蜀,也是为了西蜀的安定,并且还领了蜀州巡抚。 有他在,西蜀便不会乱,杨凌多次有意让他回朝中,但都被他拒绝了。 “陛下,臣想去一趟蜀州,我们的探子始终无法进入吐蕃。” 徐茂公未雨绸缪,吐蕃与朝廷总会有一战,知己知彼这是他该做的。 “也好,不过要注意安全,有事多与二姐、高相商议。” “臣,记下了。” 就这样,徐茂公去了西蜀,李靖则去了唐州,去督查唐州水师船厂的建造。 杨凌则坐镇帝都,等待首次恩科后的士子回京述职,对这些人,杨凌还是很上心的。 尤其是陈雪卿,杨凌不止一次让人关注过他,当初八十位县令中,最看好的便是他。. 第二日的内阁会议上,房杜、陈致远等人都在。 少了徐茂公、李靖、高隐三位,顿时感觉空荡了许多。 不过杨岚清、齐文渊被调入了洛都,为入阁做准备,他们在地方上的成绩不错。 另外便是杨凌的表弟董重,虽还是少年,但为人持重,拜在房玄龄门下,一直在内阁中行走,很少会参与,大多时候都是旁听。 梅文宣则是老神在在,只要不是关乎礼法,他也很少会在内阁会议上发言。 程咬金接管商部后,也入了内阁,最近一直在忙商税的事。 “杨岚清、齐文渊调入朝中后,让他们去交通部历练,他们两人在大烈多地任职,也有所帮助。” “是,陛下。” 梅文宣脸上闪过一抹自豪,杨岚清两人都是他在国子监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如今短短两年的时间,竟也成长到了能入阁的地步。 “陈大人,陈雪卿他们何时到洛都?” “回陛下,他们中已经有人在吏部了,再有小十天的样子,全部人都能到齐了。” “从各地反馈的消息看,这个陈雪卿与姜云龙可谓是难得的人才,吏部打算怎么用他们?” “他们如今还不足一年,臣觉得这一年还是要做完,陈雪卿思想独特,在辖内与民同乐,做了很多尝试。” “朕倒是有个提议,县令有点大材小用了,不如将他调去唐州,唐州靠海,朕有意在唐州试点新政。” “陛下,陈雪卿毕竟还是太年轻,唐州又是李正道的老巢,只怕他驾驭不住啊!”梅文宣眉头微皱道。 “年轻好,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至于驾驭的问题,简单,天子门生的名头还不够吗?” “更何况,药师在唐州,他们掀不起浪花来。” 杨凌对陈雪卿的喜爱溢于言表,上一个委以重任的还是同样站在内阁中的董重。 “董重,你也出去多历练历练,去翰州吧,、那里是你的家,你大哥也在,不要让朕失望。” 董重出任过楚州、唐州等地,但心中一直想去的还是翰州,翰州之苦,他深有体会。 “臣,谢陛下。” “起来吧,去了翰州难免会有人鼓动你,你要守住本心,翰州寒苦,不能再经历战乱了!” “臣,誓死效忠朝廷,效忠陛下。” 董重还太小不适合待在内阁,内阁中事情繁杂,难免会有纰漏,他又是杨凌的表弟,压力可想而知。 “陛下,天武军入蜀,所需钱粮皆以准备妥当,但不足以支撑与吐蕃的大战!”房玄龄说道。 “恩,这朕知道,从北离大都运回来的财宝,除了分封给大战的士卒外,剩下的都调入户部府库之中,等到来年开春之后,用来开垦良田。” “臣,遵旨。” “陛下,年关将至,朝廷自北离大战后,还未正式封赏,吏部、兵部已经将受封赏的名单整理完毕,大年会之时,朝廷可进行封赏。” “恩,既然内阁制定好了,就遵照内阁的意思做啊,是有什么困难吗?” “凉州安定后,裁撤凉州王府后,凉王世子董战也到了洛都,对于他的封赏,内阁一直拿不定主意!” 董战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他不能死,凉州王爵位肯定也不能给,凉王战死在北离,天下人也都在看着,对待功臣之后,朝廷不能将事情做绝。 “陛下,非皇族不能封王,光是一个凉州王府,就已经让朝廷头疼了二十多年,不能再让这种事持续下去了。” 梅文宣主掌礼部,一直以来都是主张裁撤凉州王府的。 “陛下,凉州世子既然已到了洛都,不如在皇室中寻找一位年纪相仿的女子,陛下赐为公主,与凉州世子成婚,再封一个一等公爵。”杜如晦说道。 杨凌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公爵没有世袭罔替,也没有封国,下嫁公主也能让凉州安心。 “皇族中可有适龄女子?” “皇族在董成入洛都后,被莫文情杀了不少,臣记得先帝长公主有一女还在江州,很适合这次赐婚。” 先帝育有三女,长女下嫁江州,并未参与朝廷纷争,跟在萧太后身边,为人和善,在洛都之时,杨凌也曾颇受照顾。 “这件事朕不好下旨,只能让萧太后出面,朕会让皇后回江州一趟!” “如此一来,凉州人必然也不会有话说,另外,我们在他们成婚之后,朝廷恩赏同郡王礼仪。” “好,明日召董战入宫,朕亲自与他谈谈。” “臣等告退!” 回到后宫的杨凌,夜里没有批阅奏章,而是去了萧玉燕的宫中,对于这位皇后,杨凌是满意的,有着良好的皇家教养。 有一点是杨凌很喜欢的,不干政不涉政,后宫安宁,这是历朝历代中都少见的。 “陛下,臣妾明白,明日臣妾便以回乡祭祖的名义回一趟江州。” “恩,朕这位堂姐温婉贤良,不愿参与朝中之事,你可先去找萧太后,试试她的口风。” “姑姑心中有大义,出生在皇族,这或许就是宿命。” “对了,良妃近几日怎么样?可有动静传出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24/19455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24/19455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