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夜遇老汉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那树又离家出走了 六道医尊 奥特:我的怪兽可以组建天气队 终极高手闯花都 穿越抗战:带着妹妹杀鬼子 野蛮缠绵 万亿生父找来,让我和王多鱼比败家! 绝世唐门之本体为尊 从黄埔军校开始征战沙场 杨氏仙路

在巨虎城的时候,那是她们第一次见面,那时的杨凌还是个刚逃出洛都不久的孩子。 如今却是天下最强之人,韦如雪一步步看着他走出来的,可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被他这样抱着。 娇躯忍不住的颤抖,浑身滚烫,她曾许过人家,奈何刚过门,还没入了洞房,夫君就死了。 她也落得个克夫的名头,在夫家不受待见,整日被夫家的人羞辱折磨,后来幸得杨婵的帮助脱离苦海。 从此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如今的韦掌柜,在各种男人间闪转腾挪,对男人的心思,她比任何人都懂。 原本以为她的世界里不会再出现任何男人,直到杨凌的出现,她不明白是不是感情,只是她会希望一切都好。 韦如雪挣扎着推开杨凌,“陛下,奴家是克夫之人,实在不能如此。” “想让朕死的人还少嘛?天劫都奈何不了朕,朕还会怕你一个子虚乌有的克夫嘛?” “陛下,放过奴家吧,求你了!”韦如雪带着哭腔道。 杨凌一时心软,韦如雪挣脱开来,慌忙逃出雅间,回头红着脸瞪了一眼雅间。 心中竟也隐隐有些患得患失起来,胡乱的想法不断的出现在脑子里。 “哎!” 轻声叹息了一声后,韦如雪消失在夜色中,杨凌站在窗边,暗暗有些可惜。 杨凌从来都不是什么圣人,七情六欲也从不克制,但对女子,若是不愿,他基本也不强求。 直到陈芷入宫,强行与她圆房后,也让他有了明悟,有些时候强扭的瓜也会甜。 韦如雪这个人看似放荡,从不注重名声,其实越是这样的人,越会在自己在乎的人面前注重这些。 杨凌也没多留,从秦淮河边走了一圈后,正准备回去行辕之中。 玄武城是有皇宫的,前朝建都在此,皇宫的规模比起洛都稍微小一些,不过会更加的精致,里面也十分富丽堂皇。 杨韶华来玄武城的时候,就是住在这里,杨凌其实很不喜欢这个地方,阴气太重。 但也不能一直在布政使司,多少有些不方便。 秦淮河边会有一些小商贩,朝廷逼迫粮商们平价放粮后,对他们的影响不算大,没几天的功夫,也都开始出摊了。 “掌柜的,这路上也没几个人,你为何不早点回去歇息呢?” “哎,家里人都在等吃喝,再等等吧!” “粮商们不都开始放粮了嘛?粮价也下来了啊!” “粮价是下来了,可小老儿家中无田地,若是陛下没来之前,秦淮河上每日热闹不断,小老儿也不愁生意,如今啊,哎!” 老汉卖的是江北独有的吃食,一种后世常见的粉汤,香气四溢,杨凌也是忍不住吃了两碗,老汉才与杨凌说起话来。 “这么说,天子不该来!” “公子慎言!”老汉张望了一下连忙说道:“天子怎么会错,这些贪官就该剥皮抽筋,只是江北江南的田地都在官家和粮商们手里,一时半会也改不了。” 这个是土地兼并的问题,只要是封建的王朝都会存在,除非是工业革命的到来,更多行业的兴起,才会有所缓解。 大烈还算好的,太祖分封的功勋贵胄,被砍了一部分,留下的不多,再加上皇族凋敝,因此吞没田地较多的还是当地的商贾与官家。 老汉打量了杨凌一眼说道:“公子口音不像是江北人,倒像是北方人,与天子年纪相仿,一看也是一表人才。” 在秦淮河边待久了,老汉也学会了恭维,每次有公子哥喝多了花酒离开的时候,上前恭维几句,总会得到些赏钱。 “陛下一代雄主,岂是我这等人能比的,不过这田地是事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吧!” 夸起自己来,杨凌也算是脸不红心不跳。 “那可不,小老儿还从没见过如此厉害的天子,直追太祖之威,如今没仗打了,相信日子也会好起来的!” 说到此处的时候,老汉的眼中没有抱怨,只有对生活的希望。 平头百姓们没有文人那么多想法,吃饱饭有地方住就已经满足了。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今日花船打烊的早,这时候老鸨们已经让人将船上的花灯吹灭了。 花灯亮着说明花船在营业,灭了则是打烊,想去的人只要看船上的花灯就行。 花灯也是有讲究,越是名气大的花船,点的花灯越绚丽。 “公子,想去上面玩玩?” 老汉见杨凌不时的看花船,以为他想上去,他在这里要是将岸上的客人带上去,也会有一笔不菲的赏钱。 “不了,不了,我家中早有妻室,掌柜呢,我想问你点事。”杨凌悄悄掏出一块二两的银锭放在桌子上。 看到银子的老汉脸上立马堆满了笑意,小心翼翼的将银子拿了起来。 “公子想问什么尽管问,小老儿在玄武城中一辈子了,知道的事多着呢。” “玄武城中听说真正掌权的不是布政司与镇守司,而是林家的人,有这回事吗?” 老汉顿时神色紧张起来,打量了杨凌一番,低声说道:“玄武城里你可千万不要惹林家的人,他们是豪族,一着不慎,小命不保。” “这么说来林家在玄武城的口碑并不怎么样,与陛下斩首的粮商们没什么不同。” “那你可算是小瞧他们了,那些死的粮商跟林家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没法比。” “就光拿田地来说,前日布政司贴出来的告示,许舟平那几个贪官查抄的家产田地,加起来都不如林家一半多。” 查抄的数字杨凌是知道的,共计良田一万余亩,这在大烈历史上,都是顶天的大贪官了。 江北江南两地多良田,分封的时候,太祖将一部分给勋贵,其他的全部分发给了百姓。 此刻从老汉嘴里说出的话里,似乎百姓的田地并不多,大部分都归了贪官巨商。 看来王中和出任扬州巡抚后,想要办成大事,田地就是重点。 “看来这个林家,陛下要动他们,还得要审时度势才行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24/19457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24/19457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