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论侠道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被宣告死亡前一秒,我回到了八零 好孕生子:开局拯救白月光门笛! 七零空间,带亿万物资撩爆糙汉 影视之无限旅途 神算命师李耀 原神之璃月奉香人 妻不厌诈:娄爷,我错了! 盘龙:我以力证道 你有白月光,我有银锭子 新婚夜被扔废院,神医王妃要休夫

“我所问的,是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为了这个小区内的活人可以继续在文明和法治中生活。为此你可能会收到很多冷血的命令,你是否会遵守?如果会,那么希望你与我们一起冒险,如果你不会或者不保证,我的规矩和命令大于你的侠义,那么我希望你作为一名普通的居民,一如既往地生存下去。” 历承景这一开口,直刺苏问枪的要害。侠义二字,在习武之人心中自是无比庄重,但是历承景要自己的话高于侠义,却是对武者仁心的大肆践踏。 “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苏问枪问道,看得出他有些忍耐。 “知道啊。可你是否知道,侠义二字是有其存在基础的。” “是何基础?” “社会,一个有基本道德和法律观念的社会。其次是个人或者小团体,侠义是个人或少数人之间,为了平衡强弱和资源的一种道义,是一种朴素的是非观,二元论的一种。” “这与你所说有何干系?” “先说社会性,在文明社会形成以前,自然界中遵循着弱肉强食之类的循环关系。各族群中年老者赴死,年幼者抛弃,唯有身强力壮的个体能够得到生存的权利。而在这之中,不存在侠义。到了原始社会,资源逐渐有了分配制度,为了达到一些意义上的公平,道义侠义的早起概念形成。直到文化在人群中形成了特定的概念,个人追求的公平和为此付出的行动,便是所谓侠义的雏形。” “如今秩序崩坏,没有了道德与法律的限制,为了生存,任何人都有权利使用暴力。而如果是这样,那么人间也只是在曾经文明的废墟上的原始自然,奉行弱肉强食。在这一刻是不存在侠义的。而我想做的,便是保留文明,从这个小区开始,逐渐扩大合并,直到人类回到末世前的辉煌,甚至更远。因此,在这个小区内,因为有这么多物资打底,尚可以说有文明的基础。如果是出去搜寻物资,所见之人,都是自然界中的竞争者,与他们之间,何来侠义?” 历承景一番言论,其实就是善良和圣母(不是慷他人之慨的那种圣母婊)之间的差别,分得清对象,不过度共情。 苏问枪听完,明白历承景说的道理,其实就是他如果将侠义看得高过一切,那就是错的。侠义作为一种道理,一种思想,是在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侠义所倡导的公平正义本身也是文明世界的产物。如果面对野蛮的末世,还要跟他们讲侠义的话,完全不在一个频道里。 “历兄一番言论,令我茅塞顿开。兄有大才,请受小弟一拜。” 苏问枪人性子耿直,没有包袱没有架子,当真拜了下去。历承景连忙扶起来,脑中却想的是三国演义“大哥,二弟,三弟”。 “历兄洞若观火,对这局势看得透彻,小弟自叹弗如。光是这番侠义的论断,便足以令我心悦诚服,甘心为兄所驱使。只是小弟心中尚有疑问,还望历兄指点一二。” 历承景觉得真差点酒水搞个锸血为盟或者桃园四结义,只不过没事主动喝别人的血实在受不了,不过看苏问枪挺上道的,于是也端起了架子: “你且说来,指点不敢,说不定愚兄是有一些浅见,不妨探讨一下。” 张开山和陈伟已经觉得酱肘子不香了,可乐没气了,中文听不懂了。 “历兄,你先前之例,便是在外遇人,因此时再无社会道德约束,因此相遇之人间,并无侠义可讲。可若是对方亦是侠义中人,如历兄一般励精图治,使自己的人也生活在文明之中,这该如何?” 历承景一听,这苏问枪果然上道,自己正愁怎么给他灌输要怎么听自己领导的思想,他就把问题丢过来了。 “先前我说了,侠义的基础有二,你既然已经弄清楚了社会基础,那便再和你说说另一个基础,就是对象。” “侠义是对社会道德和律法的一种补充,虽然它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可过程手段很可能触犯法律,这是不可取的。你看这人行侠仗义,其目的,过程,参与者,受益人等等,都是个人或者门派。正因为古时候通讯等技术不发达,因此在律法之外,有很多不义之人,也有很多正义之人。不义之人在律法外作奸犯科,正义之人将之绳之以法或者当场审判,并未上升到国家层面。” “而我们在外遇到的其他聚集地的人时,其实已经是两个大型团体之间的关系。为了生存,如同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需要遵守的是另外的道理。类似和平共处,互帮互助,公平竞争一类的。这是因为牵涉到的人太广,不是简单的侠义就能救助和帮得上的一两个人。哪怕是共享物资,也要先谈好怎么分配怎么共享,这不是侠义的两段能够容得下的人数。” 苏问枪听得入神,喃喃道:“原来,侠义也有不能到达的高度。” “然也。”历承景趁热洗脑:“你看看除了夸张的艺术加工以外,何来侠义与国家相提并论?至今只有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义之大,才到为国为民,可见本身侠义便是低于家国天下的。但是家国之内就没有侠义可言了吗?也不尽是,虽然指点江山很多时候是以利益关系为基础,可是无数英雄事迹,何尝不是侠义精神的家国情怀?只不过这些人身居官位,更多的是通过政令军旅来实现的。像我们宋州人人敬仰的岳武穆,就是其中佼佼者。更有甚者,如这折川省乌伤郡人朱大典,乃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本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奈何贪腐成性,最终被弹劾,李自成攻占京都后,率军返回乌伤。后清军南下,朱大典宁死不降,变卖家中全部,在明知无援军无补给的情况下,死守乌伤二十四天,城破,举家殉国。” “这便是侠义与家国的关系,一个极度贪财之人在面对心中大义之时,可舍去心头之好,身家性命。所谓侠义,不过是家国靖平时的流苏,蒙难时的脊骨。所以何来侠义,唯人与人之间心意相通而已。” 张开山和陈伟一副“师傅别念了”的表情,可苏问枪却是满眼嗪泪,感动得无以复加。 “历兄一言,胜过十年苦练啊。我苏问枪甘为大哥马前卒。” “诶!兄弟之间无需如此,为兄保证,若不是万不得已或者已经深思熟虑,绝不会让你的枪尖对着活人!” 历承景引经据典,一番声情并茂,直接拿下苏问枪。虽然外人看来如此,只是二人交流间,互相理解,互相明白,却是难以言说的情谊。就像历承景所言,何来侠义,交心而已。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323/164709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323/164709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