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520章 金牌售货员赵刚同志,这年代的奢侈品

第520章 金牌售货员赵刚同志,这年代的奢侈品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海贼之我生而为王 治好恋爱脑,我带闺蜜杀疯娱乐圈 大佬的非凡日常 全家读心后,作精真千金被宠疯了 家族面板:我与子孙互相反哺 [快穿]谎言之诺 刘韦超崇祯 港综:开局跛豪追龙金钱帝国合一 神捕大人又打脸了 全民逃荒我不慌,我带全家吃肉谷满仓

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二日。 来自老毛子的国家大剧院芭蕾舞团在人民剧场表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演出的规格很高,能够进入剧场观看的都是京城里各大部委的同志。 连那帮子大院子弟也只能眼巴巴的守在外面凑热闹。 演出结束后,赵刚带着妻子从剧场内走出来,边走边聊。 “冯楠,我昨天向上级提出申请,想掉换工作,将来可能要去边疆的一线部队。” “怎么那么突然?” 冯楠有些诧异。 赵刚目前在总政工作,无论是待遇还是前途都要比一线部队要高许多。 “爱国说得对,我这个人不适合坐机关,还有” 赵刚迟疑了片刻,小声说道:“老师长那边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研究边疆的问题,我发表的几篇论文,引起了老师长的注意。老师长准备调我过去帮他。” 冯楠很清楚她现在带着几个孩子,并且在京城有工作,不可能跟赵刚一块离开京城。 两人肯定得面对两地分居的窘境。 只是赵刚在总政就跟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画眉鸟一样,整天嫣儿吧唧的。 照这样下去,说不好会憋出毛病来。 冯楠咬咬嘴唇说道:“老赵,你放心去吧,我一个人能照顾好几个孩子。” 赵刚看出冯楠有些担忧,笑着说道:“冯楠你放心,调动的事儿哪有那么容易。另外边疆那边还需要老师长协调,需要重新组建队伍。 要是真调过去,至少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跟李爱国谈过几次后,赵刚对于如何快速打印越来越感兴趣了。 这阵子对那边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且在内部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 老师长在跟赵刚恳谈过几次后,觉得此人留在总政太可惜了,所以便准备把他调过去负责快速打印的事务。 只是这些事情属于机密,在内部还没有通过,上级的意见也不统一,更是没有办法直接告诉冯楠。 两人闲扯着出了剧场。 轰。 一阵电闪雷鸣后,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 雨势急促,像是无数细针,在空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剧场外的一切都笼罩在了雨水中。 观看演出的人大部分带了勤务员,配备有吉普车。 勤务员们纷纷撑为那些人撑起雨伞。 赵刚跟其他人不太一样,平日出门不喜欢带勤务员。 总政的刘主任看到赵刚两口子站在屋檐下,笑着打招呼:“老赵哇,是不是没带伞啊,我让小王送你过去?” “刘主任,您啊,这次可猜错了。我这会还真带伞了。” “哪能?我咋没看到啊。”刘主任上下打量两人,没有看出雨伞藏在哪里。 “小冯,把雨伞拿出来。” 冯楠打开帆布包,从里面拿出一把奇形怪状的雨伞。 这雨伞看上去不像是把雨伞,而像一颗大蘑菇。 它跟一般的油布雨伞不同,伞面是大红色的。 “你这是雨伞吗?”刘主任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雨伞,顿时来了兴致。 这时候勤务员带着雨伞赶了过来,刘主任摆摆手让勤务员等在一旁,自己凑了过去。 冯楠将雨伞交给赵刚,赵刚将雨伞拿在手中,轻轻按动按钮。 啪! 雨伞自动撑开了。 大红的伞面上,那几颗金色五角星在闪电光芒的映衬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夺目。 “哎吆呵,这可是好东西啊,第一次见,嗨,这雨伞是哪里买来的?” 一把雨伞玩出花来了,刘主任负责总政的采购工作,顿时来了兴致。 此时那帮子正在等勤务员拿伞过来的领导,见到这么精致小巧的雨伞,也纷纷凑过来看热闹。 即使他们不感兴趣,他们的媳妇儿也会感兴趣。 “这雨伞看上去只有一般雨伞一半大小,装在帆布包里正合适。” “这颜色多鲜亮啊,比黑布雨伞好看多了,几乎能当装饰品了。” “关键是人家还是自动打开的啊,太先进了吧。” 赵刚没有想到一把雨伞会引来那么多人注意,便将雨伞递了过去,让他们瞧个够。 刘主任拿着雨伞研究了片刻,顿时发觉了这种雨伞的好处。 重量很轻,伞骨很结实。 更重要的是,轻轻一按,就能自动打开,这完全可以彰显出使用人的地位。 “老赵,这伞哪里买的?”刘主任拿着雨伞有些爱不释手了。 赵刚没想到刘主任会感兴趣,笑着解释道:“是一个朋友送的,因为价格很贵,供销社和百货商店都没有卖的。” “贵?多少钱?”刘主任拿着雨伞还没玩热乎,就被几个女同志抢了过去。 那些女同志们拿着雨伞,一开一合,一开一合,玩得不亦乐乎。 有一位练过芭蕾舞的,拿着雨伞单脚站立,在大雨中转了一圈。 那美妙的身姿跟美观的雨伞相得益彰,引来了一阵掌声。 这不是一把雨伞了,而是艺术品! 那些女同志们双眼放光地盯着自动伞。 这年月,国内的工业继承了老毛子粗狂的基因,产品质量一流,却看上去又粗又糙。 像这把自动雨伞这么精致的东西可不多见。 “赵主任,什么价格啊?” “是啊,这雨伞再贵,总得有个价格吧?” “冯楠,你家赵刚怎么磨磨唧唧的,没有男人的样子。” “这种伞得十块钱一把。”赵刚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有一点罪恶的感觉。 十块钱顶得上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了,谁会舍得买把伞? 当初李爱国把伞送给他的时候,知道了雨伞价格,赵刚坚持还回去。 李爱国告诉他,这把雨伞的成本只有三四块钱,是送给他的,赵刚这才勉强接下来。 “十块钱” 刘主任看看那把伞,沉吟了片刻,说道:“价格确实有点贵既然在市面上暂时买不到,老赵,你能不能帮我买一把。” “啊?”赵刚有些懵逼了。 十块钱一把伞也有人买? “刘主任,你放心,我们家老赵跟制伞的那人关系很好,明天晚上就给你送家去。” 冯楠看到赵刚没有反应过来,连忙替他答应了下来。 赵刚在总政大院里独来独往习惯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拉拉关系。 赵刚这才反应过来,也一口答应下来。 那帮子女同志听说雨伞的价格是十块钱,纷纷表示请赵刚帮忙买雨伞。 赵刚感到有些好奇,问道:“小刘,这雨伞可得十块钱一把,你不嫌贵吗?” “是很贵啊,但是我每个月有六七十块钱工资,这十块钱也花得起。 更重要的是,这雨伞可以放进帆布包中,要是突然遇到了下雨也不害怕了。” 赵刚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想法,苦笑着摇摇头,接过钱将他们的名字登记在本子上。 仅仅是片刻功夫,就有十二个人要购买雨伞,大部分都是类似总政这些单位的领导。 赵刚回到家,喝了口热茶,翻阅订货名单。 他看看正在喂孩子吃饭的冯楠,突然说道:“冯楠,一把雨伞十块钱,那些人眼睛都不眨一下。有些人却连棒子面粥都喝不起,这是怎么了?” 冯楠看赵刚老毛病又犯了,放下碗筷帮赵水擦了擦嘴角,喊赵高把妹妹抱过去玩。 她侧着身子坐到赵刚对面:“老赵,你忘记爱国兄弟的话了吗?你应该把目光着落在大局上,不应只看到局部。” 赵刚闻言苦笑着点点头:“媳妇儿,我发现你把爱国的话记得特别清楚。” 就你三天两头想不通的样子,总得拿这话规劝你,能忘记吗? 冯楠见赵刚情绪好多了,转而说道:“你收了人家那么多订单,明天是不是要把钱交给爱国,把雨伞带回来。” 提起这事儿,赵刚就觉得不对劲。 他好歹也是总政的领导,现在怎么好像变成了售货员呢? “媳妇儿,你觉得爱国送咱们雨伞,会不会就是想着让咱们帮他卖伞?” “不能够吧,十块钱一把的雨伞,爱国估计压根就没想卖掉。”冯楠道。 “这小子比你想象得要精明许多,我现在就去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儿?” 赵刚自认为是个聪明人,这辈子只在不讲理的李云龙那里吃过瘪,现在竟然被一个小火车司机给利用了,这还了得。 “就算爱国打了歪主意,你也别跟人家急眼啊。”冯楠不放心。 “你放心吧,我这辈子干过不少事儿,扛过枪,打过炮,还没当过售货员呢。” 赵刚哈哈一笑,将写有订单的本子装进文件袋子里,喊来勤务员。 “走,咱们去南铜锣巷。” 结束了一天的行车,李爱国下了班回家,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赵刚的吉普车等在了那里。 “赵叔叔,你怎么亲自来了?” “当然是给你送钱来了。” 赵刚从兜里取出一摞子钞票递过去,“你的那把雨伞被我的那些朋友盯上了,一共有十二个人购买雨伞,这里是一百二十块钱,你数一数。” 李爱国也没跟赵刚客气,当着他的面点了一遍钱,随意的揣进兜里面。 转过身从自行车的后面取出十二把雨伞交给了赵刚。 “好小子,你是不是早有准备啊?” 赵刚看到李爱国竟然在自行车后的袋子里放了那么多雨伞,有些惊讶的说道。 李爱国道:“叔,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我仓库里可是有两千多把雨伞呢。” 提起雨伞的事儿,金牌售货员赵刚产生了兴趣,问道:“爱国,你这雨伞的成本估计也就三四块钱,为什么要卖这么贵?” “叔,你觉得这雨伞一般人买得起吗?”李爱国没有回答他,而是反问了一句。 赵刚摇了摇头:“十块钱等于半个月的工资了,京城里的工人肯定舍不得,也只有那些领导感兴趣。” 李爱国又问道:“乡下的供销社里有蓑衣和斗笠,一套只要三毛钱,你觉得你那些同事会买吗?” 赵刚摇了摇头:“那玩意确实便宜,但是好像不适合他们这种人。” 李爱国道:“你看,他们买东西并不在于这个东西是否足够便宜,而是在于这种东西是否和身份相符。” 赵刚微微皱眉头:“这不是跟身份挂钩了吗?” 李爱国知道赵刚这人老毛病又犯了,哈哈一笑,拍拍他的肩膀。 “叔,你现在身上穿的是中山装,为什么不穿粗布大褂呢? 难道你看不上穿粗布大褂的人,觉得粗布大褂配不上你吗?” 此话一出,赵刚的脸色顿时变了。 他想否认李爱国的说法,却无从开口。 毕竟即使赵刚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坚持平等的人,也无法接受自己像老社员那样身穿粗布大褂去上班。 李爱国接着说道:“赵叔,在合适的场合,穿戴合适的衣服,并没有违背平等的理念,而是一种礼貌。 同样,这些购买雨伞的人也是这样。 他们觉得这种自动伞更美观,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人之常情,完全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赵刚虽然觉得李爱国的说法有点怪,但还是点了点头。 毕竟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能勉强别人做到。 在自动伞设计出来,核算完成本后,李爱国就觉察到,这种成本高达三四块钱的雨伞,是没有办法在国内大规模推广的。 现在只有两条销售路子,一条是走港城杨家的海克斯科技,运往海外。 只是现在港城杨家内乱不断,雨伞的销售途径暂时没有办法打通。 另一条就是走后世"奢侈品"的路线。 其实在这个年月,也有"奢侈品"。 最常见的就是引得大院子弟倾心不已的将校呢。 另外还有各种像章。 原本两三毛钱的小玩意,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后,能够卖到几十块钱的价格。 所以李爱国才会送出不少样伞。 没错,除了赵刚外,刘国璋老师还那里也拿到了几把伞。 现在红星自动伞作为“奢侈品”的种子已经埋下了,只用等着发芽就可以了。 事情跟李爱国预料的一样,自动伞的出现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特别是使用自动伞的都是一些身居高位者。 比如,正野心勃勃要在大院子弟中崭露头角的钟跃民。 这天跟往常一样,钟跃民和袁军,郑桐几人举在钟跃民家里举行了小团体的聚会。 钟跃民偷了钟老爷子的茅台酒,分给袁军和郑桐几人。 他们喝得小脸红扑扑的。 袁军点上根烟,叹口气说道:“跃民,这样搞可不行,哥几个前阵子又被炮兵大院那几个家伙给cei了,啥时间能混出名堂啊。” 郑桐郁闷的说道:“这也不怪咱们,炮兵大院那帮家伙连最新的将校呢都搞到了,咱们能咋办?” 袁军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长辈的级别虽然比较高,但是常驻京城,管得比较严格。 要是敢偷衣服的话,肯定得挨铜扣皮带。 炮兵大院那帮家伙,长辈都在外地,所以那帮家伙经常把衣服偷出来。 这年月将校呢就跟游戏氪金皮肤一样。 他们这帮没皮肤的人,走到人家面前,就觉得心虚。 钟跃民出了个主意:“哥几个,别灰心,你们听说自动伞了吗?咱们要是能搞到的话,肯定能稳压那帮小子。” “雨伞?那玩意有啥用啊。”袁军说道。 郑桐似乎知道什么,拍着大腿说道:“跃民,你是指那种大红色,按下去会自动打开的雨伞吗? 我看得总政的张叔叔搞了一把,老神气了。” 钟跃民道:“就是那种伞,哥几个,我可是听说了啊,现在大院里那些领导们基本上人手一把自动伞。 今天我遇到了张海洋,那家伙也正想办法买自动伞呢!” 听到钟跃民的话,郑桐和袁军都齐齐双眼放光。 要是能搞到一把自动伞的话,肯定能稳压炮兵大院那帮小子一头。 最后钟跃民拍板:“哥几个能不能拔份子,就看能不能搞到自动伞了,哥几个行动啊!” 几人也顾不得喝酒扯淡了,分头开始打听自动伞的来历。 仔细一打听,顿时发现有些难度。 自动伞的价格倒是不贵,一把只要十块钱。 关键是市面上没有卖的,只能通过前门机务段搞到。 他们这帮混大院的,跟铁道部门是两个体系,平日里也没打过交道,只能想办法找人拉关系。 钟跃民他们开始行动了,其他大院子弟也注意到了自动伞。 你想啊,鲜红色的雨伞伞面上有金黄色的星星,这不是大院子弟的标配吗。 要是弄一把拿在手里面,既能在哥们面前逞威风,又能用来拍婆子,简直是一举两得。 大院子弟关系网很广,很快就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联系上了李爱国。 “九月二十号,前门机务段限量销售红星牌自动伞,只有两千把,先到先得,前门机务段大门口排队!” 这个消息就像是一阵风似的,在大院子弟中传播了出去。 那些大院子弟很敏锐的注意到了限量销售两个字。 限量就意味着卖完了就没了。 自己手里的雨伞就成了孤品,太适合装逼了。 另外有一些会动脑筋的,产生了一些想法:要是多买几把,等雨伞卖完了,是不是可以高价把手头多余的雨伞卖给别人呢? 一时间,除了大院子弟外,京城那些本来舍不得花十块钱买自动雨伞的年轻人,也对自动伞产生了兴趣。 其中就有四合院的大聪明三大爷。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410/270190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410/2701906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