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奇袭咸阳?求稳)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流放前夕,我强上了病弱将军 绿茵峥程 人类,别作死了 暗度陈仓 男主好渣,我撩拨病娇反派怎么了 天罡地煞:从一人风后奇门开始 一人之下葛小伦 重生后,我捡漏崛起 我在亮剑搞援助 斗罗:绝世唐门,天使与罗刹再临

第五百零五章:奇袭咸阳?求稳为上!(为纳兰仙儿读者加更) “奇怪的命格么...” 坐在袁天罡对面的李姓男子,在喃喃一声之后。 竟是离开座椅,矗立身躯,打开门窗。 看着那些吃住都在街道两旁,坚决不叨扰百姓的秦军将士,正色道: “袁兄,你自诩为见多识广,可是曾看到过如此一幕?” “古往今来,但凡是打了胜仗的将士进城,无不是烧杀抢掠,稍好一点儿,也要纵情声乐。” “可是你睁开眼睛,看看这些秦军,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污垢。” “甚至连换洗衣服的地方都没有,就住在街道之上,不害城中一名百姓。” “说实话,如此一幕,在下是闻所未闻...你说秦皇命格奇怪。” “以在下短浅目光来看,无外乎两种结果。” “第一,他是千百年来,罕见的帝王命格,不受天理束缚,超脱命理之外,是为天地人三才之主。” “第二,乱命之人,靠己身强行逆改自身命格,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不外如是。” “可无论是哪一种命格,好像那天意都在告诉你我,秦皇嬴渊,才是结束列国数百年乱世纷争的人物。” 这李姓男子,自然就是袁天罡生平至交好友——李淳风。 听到李淳风的长篇大论之后,袁天罡不以为然道: “我承认,若是我大唐的军队,攻下秦国的都城,绝不会像秦军这般,可这能说明什么?” “一统乱世,不光是要靠收揽民心,还要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你说那秦皇嬴渊,有可能是乱命之人,既然他靠己身,可以逆天改命。” “那么,为何你我二人,就不能相助我大唐皇帝陛下,也去逆天改命?” “我相信,唐帝不输秦皇!” 李淳风摇头道:“袁兄,没用的,自从十余年前,天象就已紊乱,你我术士再难依靠术法更改大势。” “天意如此,你若强行违背,等待你的下场,只有死无葬身之地。” “更何况,天下英才辈出,那张三丰,不就是其中之一?” “你敢说,你早已参透张三丰的阴阳之道吗?阴阳、五行、八卦、命理,皆属奇门之术。” “据我所知,秦军之中,就有一位叫做诸葛亮的人,精通奇门八卦之术。” “你那奇门命理,有信心能够赢过奇门八卦吗?” 袁天罡陷入沉默。 他又岂能不知,秦军当中人才济济? 虽说奇门之术,惊世骇俗。 但是流传至今的百家学术,有哪个是泛泛之辈? 儒学、纵横学、墨家、兵家等等学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可以改变自身命运。 尤其是在十余年前天机紊乱之后,所谓的奇门命理之术,再难于百家中独树一帜。 当看到袁天罡一脸深思的表情。 兴许是身为他老友的李淳风有些不忍,便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 “国与国的战争,从来都不是可一个人就能够制胜。” “你的布局手段纵然高明,但是秦军进城之后的种种行为都在告诉我。” “大燕...亡了。” “袁兄,言尽于此,你珍重。” ------------------- 太初七年四月初旬。 嬴渊抵达万州一带,与董卓等人胜利会师。 就此,燕国北方疆域,约有半数,都落在了秦国手中。 另外半数,李世民与齐帝各占一半。 而当李世民得知这种情势之后,悔不当初,于营中朝着群臣破口大骂, “朕早就告诉你们了,南迁之事刻不容缓,那时,北方疆域多数还在我等手中。” “可是这才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秦军攻城略地的速度便就如此之快!” “你们来告诉朕,朕的计划,还如何实施?” 其实倒真的不怪秦军进攻速度快。 主要是秦军仁义之名,已快传遍整个燕国。 固守燕国城镇的那些守将们,要么是手中无兵,难以抵抗。 要么是诚心归附大秦。 像样的一场攻防战,也只发生过一两次。 很快就被秦军以人海战术攻克。 这种情况下,秦军抢夺地盘的速度能不快吗? 待李世民话音刚落。 整座营帐中,所有的燕国文臣武将,都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事已至此,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更何况,李世民所提出的那个计划,他们原本就不赞同。 也不知沉寂了多久。 侯君集突然开口道: “陛下,末将倒是有一计,或许可使秦国退兵。” 有计? 李世民眼前一亮,“速速说来。” 侯君集点头道:“陛下请看舆图,大秦地处偏西北,若我大齐出一支奇兵,借道楚国,越过函谷关,便可直取咸阳。” “据末将所知,如今函谷关、咸阳守军极少,而且,我军若兵出奇招,则不攻函谷。” “而是绕过函谷,跨越数条山脉,直接奇袭咸阳!” “若此计成,咸阳则可便被我军攻下,秦皇嬴渊的妻儿老小,尽在我军手中掌握。” “那嬴渊,焉能不退兵?” 这条计策。 当初吴起也想过。 可惜被曹操堵得死死的。 其实这条计策,理论上是可行的。 毕竟如今秦国武将,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所有能打仗的将领,都被嬴渊给派出去了。 只是,侯君集说得轻巧,真要实施起来,跨越数条山脉。 怕是需要一年半载左右。 李世民这边,能不能坚持个一年半载且先不说。 万一,秦军在燕军行军途中埋伏一支部队,那么,燕军就将全军覆没。 不过这条计策,倒是让李世民看到了希望。 他刚想说些什么。 却听到已是三军主帅的李绩摇头道: “侯将军这条计策,难以行通。” “且先不说,楚国能否借道,即使他们能借,从连绵山路行军,谁有这个经验?” “谁敢保证做到万无一失?倘若秦军有所察觉,岂不是前功尽弃?” “陛下,眼前当务之急,仍是要趁秦军立足不稳之地,打几个胜仗,随后借助地利,与秦军对峙。” 李世民听到此言,经过短暂分析后。 也是不由得点了点头道:“奇袭咸阳之策,确实太险了。” 闻声,侯君集在心中重重一叹, “李绩此人行军作战,素来求稳,可对战秦军,如何能够以稳取胜?”. “李靖元帅也是如此,求稳固然无错,可也要看,面对的敌人是谁...” “若不用奇,大燕...亡国在即!” “李帅啊李帅,我侯君集自负对得起大燕,您为何要用李绩,而不用我?” “为何?!” 想到这里。 侯君集暗自握紧双拳。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67/19695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67/19695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