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原来我竟然是高力士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回到明朝做闽王 绝世神医 不浪漫奇幻世界 这个法师御剑术超强 横刀夺爱 一梦江湖之我真不是大佬啊 黑袍里的黑亚当 LOL:我真没想抢你首发 老街杂货铺 三国之袁氏天下
去看唐玄宗的想法,一直到周末才得以实现。大外卖箱太大了,无法拿到学校,这周末正好降温,反正哪也去不成,李铭喆打算去看看盛唐气象。
唐玄宗估计是吃过见过的,李铭喆想了半天,在女同学朋友圈里找到了灵感—花式点心。
前一段时间跟着老妈看《梦华录》,宋朝就有非常漂亮的糕点了,为了给唐玄宗来点新鲜的,李铭喆打算中西合璧。
选了一家豆沙裱花牡丹花造型的杯子蛋糕九个,奶油水果装饰的戚风杯子九个,迷你糖葫芦山楂冰糖和巧克力草莓各九支。
北平降温了,忽然从温暖的仲秋变成寒冷的冬天。李铭喆点完单,鼓起勇气冒着寒风,跑了三个地方才把东西都拿到。
周围的人们脚步匆匆,低着头,缩着手,抵御着寒冷一点点前行。
“爱你孤身走夜巷,爱你不跪的模样……”李铭喆哼着歌,迎着风骑着单车在小路上咕涌着。
好容易回到家,也没暖和多少,摘下手套,把点心抱回房间,李铭喆看着那个大外卖箱,忽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小心翼翼地爬进箱子,蜷缩起来,弓成一个大虾的形状,再把糕点盒子拢在C字型中间。
手机调成录屏,念着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然后用手一点点把盖子盖好。最后一道光消失,盒子里一片漆黑。
……
睁开眼之前,李铭喆听到一阵音乐声,这是一个乐队在合奏,乐声悠扬,还有人咿咿呀呀地歌唱。
心里紧了一下,他赶紧把眼睛睁开,发现自己在一个花园里。不是那种park,而是真正的花园,全是花。
正是五月天气,云舒天蓝,大朵大朵的牡丹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身后是一座宫殿,亭子似的尖顶。
这时殿宇面向花园一侧的门全部敞开,龙椅上坐着的应该是皇上和贵妃,旁边的戏台正有乐师奏乐,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一美女正穿在上面边舞边唱。
李铭喆低头看去,却见自己穿了一件紫色圆领窄袖袍子,腰束玉带,脚蹬皂靴,手拿浮尘,虽然高大英挺,却微微弯着腰,正在殿旁伺候。
他心中一惊,胯下一凉,差点哭出声来。“不会吧,我大好青春年华,不会成了公公吧。”
旁边的小宦官轻轻叫了两声干爹,李铭喆才清醒过来。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只是意识进入了这个大太监的脑海中,仿佛沉浸式看戏一样。
李铭喆看向小宦官,听到自己问道:“皇上和娘娘要听新曲,青莲居士还没到吗?”
“干爹,下面人说已经找到了,青莲居士正在与朋友喝酒,不肯上车啊。”
“嗯?”
听着这威严的声调,小宦官又赶忙说:“已经在劝呢,应该马上就到了。”
不久之后,果见几个宦官引领着一中年帅哥进来,正是李白。
李白已微醉,随内侍走到殿门外,深揖:“臣翰林待诏白见过皇上。”
“爱卿免礼。”李隆基说。
李白正欲脱靴进殿,一瞟望见李铭喆站在殿旁,昂起头说:“你,帮我脱靴。”
李铭喆愣了一下,听见李隆基哈哈大笑,“高将军,帮这醉汉脱靴,让他赶紧进来作诗。”
“什么?原来我竟是高力士!”李铭喆不知道该惊还是该喜,不过能给李白脱靴,也许高力士觉得羞辱,李铭喆可不觉得,这可是名满天下几千年的诗仙啊。
他急忙过去,好容易帮李白把又重又厚的官靴脱下。李白虽然没有脚气,这大热天走过来,靴子味道也够难闻的。好在本主的精神力量也在,可以让他不会君前失仪。
李白穿着丝质的袜子走进殿中,他已微醉,唯一那点自制力也就用来对皇上保持尊敬了。
案子上已放好笔墨纸砚,李白看看外面的牡丹花,有看看皇上和杨贵妃,略一沉吟,已经有了灵感。
他侧头看看旁边的几个李隆基的近臣,对那个看着最不顺眼的杨国忠说:“你,来磨墨。”
杨国忠哼了一声,很是不爽,他是三品官,李白只是区区六品,谁给他这么大胆的。
“我来磨墨,我来。”李铭喆早有准备,马上窜了过去,他希望李白这回不把杨国忠得罪了,也许就不会被赐金还山了呢。
趁着李白没反应过来,他赶紧把墨磨好,把笔恭恭敬敬递到李白手中。
李白倒也没在说话,抬笔就写: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铭喆近距离C位观看,尽管李白的书法他有点看着费劲,但这诗太有名了,背都能背下来。
李白写完这首,李铭喆过去吹干墨迹,送到李隆基身前。
“好,好一个云想衣裳花想容!”李隆基大赞,旁边的杨玉环也灿然一笑。
李铭喆心里立刻就出现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她真美。
李铭喆心中一凛,赶紧低头,虽然已经割无可割,但是若是被皇上发现,估计也会被退出去杀头吧。
赶紧回来站到李白身边,他已经又写下一首。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这首李铭喆不太熟,不过这个飞燕倚新妆好像就是后来高力士说李白坏话来的,是说把杨玉环比赵飞燕是说她不检点还是讽刺她胖来的?
李白写完两首,意犹未尽,继续写道: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然后停笔沉吟,李铭喆在旁边看着,差一点就把后两句给念出来。
好在李白没用他提醒,很快又写: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连续三首清平乐,看得唐玄宗再也不计较什么酒后失态,连连称好,把李龟年叫过来,“快快谱曲,让谢阿蛮唱来。”
原来他就是李龟年啊,李铭喆又想起杜甫那首哪哪逢李龟年的诗。
乐声响起,谢阿蛮歌喉婉转,唱起新曲。亭前牡丹大如斗,艳丽非常。恰如那殿中美人。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870/165928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870/1659282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