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1章 火漆印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黑客手法太熟练,校花学姐懵了 从龙珠开始的万界科学进化 万界大逃亡,从雪中开始 丹符神尊 异彩游戏之无限作死 海贼之海军雷神 重生后,被倒追很正常吧 冰山总裁的贴身神医苏寒乔雨珊 三亿人围观,我却忘了在直播 入侵[向哨]

王平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神飘忽不定,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掩饰:“来源...我隐约记得姑姑说过,是本地一个"大老板"送的,具体是谁...我真不知道。” 他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方大海,见对方没有打断的意思,才继续补充道,“当时我还问过姑父,这盘子来历不明的东西也敢收,姑父只是笑着说"人家送的,推辞不得",然后就岔开了话题。” 方大海听完微微点点头,手指轻敲着桌面,思考着案件的脉络,“这样,王平你回忆一下。这件事,你除了跟你表妹李颖说过,还跟其谁说过,或者说,你觉得谁还知道这件事?” “没跟谁说过呀?”王平努力回想着,眉头紧锁,仿佛在脑海中翻找着每一个细节,“我姑父这个人吧,不爱张扬,平时连邻居都很少串门,要不是我姑姑跟我说起,我都不知道家里还有这么值钱的东西。” “李颖是我姑父弟弟家的孩子,那还是过年时候无意聊天提起的,”王平的语速渐渐加快,脑海中仔细回忆着,“当时我们几个年轻人坐在一起看电视,聊起家里的古董什么的,我就随口提了一嘴,当时周围也没什么其他亲戚,就我们几个小辈在客厅里......” 说着说着,王平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犹豫,眼神闪烁了一下,然后又像是想起什么重要的事情,眼睛突然一亮,身体也微微前倾,“方队,我想起来了!我还跟另一个人提起过,不过不是我们家亲戚,是邹涛!” “邹涛是谁?”方大海立刻警觉起来,拿起笔准备记录,“什么时候说的?在什么情况下?” “邹涛是我姑父家的老邻居,我姑父住三楼,他们家住在二楼,”王平努力回忆着具体的时间,“当时晚上放炮,我们全家都出去了,很多邻居也出来放炮。” “邹涛和我年纪差不多,当时他正从外面往回走,手里还拿着一个盘子,就因为他手上这盘子,我们才聊起来的。” “你们聊了多长时间?还说了什么?”方大海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也没聊多久,就是随口一提,”王平有些紧张地看着方大海,“我当时好奇,问他怎么还拿着盘子出来放炮。” “他当时跟我说,他是把剩下的鱼头拿来喂猫,”王平努力的回忆着,“因为他手里那个盘子也是蓝色花纹,跟我姑父酒柜里那件颜色差不多。” “我当时就提了一嘴,我说这颜色的盘子可得留好了,我姑父家有意见差不多了,现在能值上百万!” 方大海和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继续问道:“邹涛这个人你了解吗?平时为人怎么样?” “邹涛...他平时话不多,但是人挺机灵的,热情,”王平一边思考着一边说道,“他善于聊天,我跟他认识,还是因为有一次过年,他帮我往楼上抬啤酒......” 京城,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中心的库房内,灯火通明。一百件明清瓷器整齐地陈列在铺着绒布的长桌上,宛如一场微型的宫廷盛宴。青花、五彩、粉彩、单色釉...各色瓷器在专业灯光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诉说着数百年的历史沧桑。 陈阳站在耿老身旁,看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为每一件瓷器做最后的检查,此刻陈阳的目光却被一个细节深深吸引——那些即将被打在瓷器底部的火漆印章。 陈阳内心深处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漂流,忽然看到了熟悉的岸边。 他知道,这些火漆印章不仅仅是简单的出境证明,更像是一道穿越时空的桥梁。在他的记忆深处,这些红色的蜡封印记曾经出现在无数的拍卖图录中,每一枚都代表着一段合法出境的历史。 现在亲眼目睹这个过程,陈阳感到一种奇妙的时空错位感。他仿佛能够预见这些瓷器的未来命运——它们将飘洋过海,出现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室中。而那些即将烙印在瓷器底部的火漆印章,将成为它们身份的永久标记,见证着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几十年后,它们又流回国内,又开始被国内人疯抢。 陈阳的思绪不禁飘远,他想起后世在各种文物拍卖会上见过的那些带着类似印章的瓷器,当时他只是把它们当作鉴定的参考标志。如今身临其境,他才真正理解这些印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它们不仅是官方认证,更是一个时代文物流转的历史见证。 这种亲身经历历史制造过程的感觉让陈阳既兴奋又感慨。他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见证着这些珍贵文物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关键时刻。每一枚即将被压下的火漆印章,都将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小陈啊,看得这么入神?”耿老推了推老花镜,慈祥地笑道,“你这表情,像是在思考什么深奥的问题呢。” 听到耿老的声音,陈阳回过神来,有些尴尬地摸了摸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笑:“耿老,真是不好意思,让您见笑了。我只是对这火漆印章有些好奇。”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虽然以前也听说过,文物出境需要打上这玩意,但亲眼见证它被打在文物上,还是第一次。说实话,感觉挺神圣的。” 陈阳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敬畏:“这小小的印章,竟然承载着如此重要的使命。” 耿老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那是长者对后辈求知欲的欣慰:“呵呵,年轻真好呀,对什么都这么好奇。这种求知的心态很珍贵。” 他伸手轻抚胡须,继续说道:“陈阳,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火漆印,它可是承载着我国文物出境管理的历史啊。每一个印记,都代表着国家对文物保护的决心。” 耿老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些年来,我亲眼见证了多少文物因为这个小印章而得到妥善保护。” 耿老示意陈阳跟自己过来,走到桌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尚未使用的火漆印,双手托着,如同捧着一件珍贵的文物。这个印章在灯光下闪着暗红色的光泽,显得格外庄重。 他转过身,面向陈阳,眼神中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向陈阳娓娓道来: “小陈,既然你这么感兴趣,我就跟你详细说说这火漆印的来历。” 耿老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述:“这火漆印章,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了。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刚刚建国不久,百废待兴。” 他的语气变得沉重:“那时候我们文物流失严重,真的是触目惊心。大量珍贵文物被盗运出境,让人痛心疾首,国家意识到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说着,耿老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那段艰难的岁月:“为了加强管理,1950年5月,国家颁布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令。可以说,这是我们文物保护事业的。” 他举起手中的火漆印,在灯光下慢慢转动:“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文物流失的速度让人担忧。这部法令的出台,就像是及时雨一样。” 第一代,出境火漆印章 耿老的眼神变得深远,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到了50年代末,情况有了好转。沪上的文物进出境鉴定机构,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经验。他们首先开始在被审核文物上加盖火漆印章,作为准许出境的标识。” “这就是我国第一代火漆印。”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89/353036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89/353036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