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8章 奇怪的诗词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直播卖鬼器:地府直呼被偷家了 四合院之我有农场空间 我,修炼功法自动满级! 一拳超人:开局获得范马星人模版 绝世龙少 海贼之具象果实 诱猎 重生年代:恶毒后妈空间养崽逆袭 元灵之祖 第一女侯爷

大严看着这扇奇特的弧形石门,眉头紧锁:“这门……怎么开?咱们这一路遇到的机关都够要命了,这最后一道门,恐怕更不简单。” 廖振山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灰尘,盯着石门,瓮声瓮气地说道:“管他什么门,总有打开的办法!陈老板他们说不定就在门后面!” 而与此同时,选择了未知通道的陈阳一行人,行进却出乎意料的顺利。他们沿着那条图纸上未曾标注的宽阔通道走了没多久,钱会长就惊喜地发现,前方出现了岔路,而岔路的一条,赫然与牛皮纸地图上的路线重合了! “太好了!我们绕回来了!”钱会长激动地说道,“看来韩敬北留下的那条密道,是一条捷径,或者说是备用的安全通道,避开了大部分机关!” 果然,他们沿着地图标示的路线前进,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通道平坦,空气虽然依旧陈腐,但少了那种杀机四伏的紧张感。四人加快脚步,心中重新燃起了找到出口或者发现宝藏的希望。 终于,在手电光的尽头,他们也看到了一扇门。 一扇与廖振山他们遇到的同样的、标准的圆形拱门。拱门由整块巨石雕琢而成,边缘圆润,门板紧闭,上面似乎雕刻着一些难以辨认的符文图案,静静地矗立在通道尽头,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 陈阳、钱会长、孙强、劳衫站在圆形的石门前;而通道的另一端,廖振山、大严、二严则站在那扇弧形的石门前。 两拨人,经历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与艰险,似乎终于要在这韩宅密道的最深处汇合。而这两扇造型奇特、紧闭的石门之后,隐藏的究竟是最终的宝藏,是通往自由的出口,还是……新一轮的未知与挑战?答案,似乎就在下一刻揭晓。 陈阳一行人站在那扇古朴的圆形拱门前,手电光聚焦在门扇上。这扇门并非光洁一片,而是由数十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青石板拼接而成,构成了一幅巨大的浮雕壁画。 钱会长凑近细看,只见浮雕描绘的是一幅气势恢宏的治水场景:画面中央,一位身材魁梧、头戴斗笠的巨人,正手持耒耜,奋力疏导着汹涌的洪水。他身后跟随着无数民众,凿山开石,垒土筑堤。画面中有咆哮的龙蛇象征水患,有被淹没的民居,也有即将成功的堤坝。 “这是……大禹治水图!”钱会长语气肯定地说道,手指划过浮雕的纹路,“你们看,这是大禹,这是应龙帮他开辟河道,这些是追随他的百姓。这幅图讲述的是大禹带领民众,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平定洪水的故事。” 孙强也看明白了,他指着石门中央一个不太明显的框架痕迹说道:“钱老,陈老板,你们看这里,这些石板边缘有极细的缝隙,这像是一个巨大的拼图!” “看来,想要打开这扇门,我们需要将这些石板移动到正确的位置,还原完整的大禹治水图!” 这个发现让众人精神一振。陈阳和钱会长对这段历史传说都极为熟悉,还原图案对他们来说并非难事。然而,当他们仔细观察时,却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不对啊,”陈阳皱起了眉头,“既然是拼图,按理说应该有一块是空白的,作为挪动其他石板的腾挪空间。” 陈阳伸手一指,“可你们看,这整扇门上的石板,虽然缝隙清晰,但每一块都严丝合缝,紧紧嵌在门框里,根本挪动不了分毫!没有活动空间,这拼图怎么玩?” 孙强用力推了推几块看起来可能活动的石板,果然纹丝不动,仿佛它们天生就是门的一部分。他挠着头,一脸困惑:“是啊,这不合常理啊!动都动不了,怎么拼?” 几人陷入了沉思。陈阳盯着那密密麻麻的石板缝隙,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起后世看过的那部天眼小说。 “钱老,强子,”陈阳沉吟着说道,“我好像在一本杂书上看到过一种说法,有些极其高明的机关,看似完整无缺,实则"藏钥于图"。” “也就是说,钥匙就藏在图案本身里。你们说,会不会……并不是所有石板都是有用的?会不会其中有一块,其实是可以"抠"出来的?只有把它取出来,腾出空位,其他的石板才能移动?” 孙强听完,不由眼睛一亮,用力一拍手:“对啊!陈老板,你这思路清奇!很有可能!这设计者真是刁钻,把钥匙做得跟锁眼一模一样!可是……” 他随即又犯了难,目光在复杂的浮雕上扫过,“这每块石板上都雕刻着图案,看起来都是治水图的一部分,哪一块才是那个"鱼目混珠"的、多余的呢?” 陈阳走近石门,几乎将脸贴了上去,仔细审视着每一块石板的图案细节和雕刻风格。 “既然目的是混淆视听,那么这块多余的石板,其上的图案必然与真正的"大禹治水"故事核心有所出入,或者雕刻技法、风化程度有极其细微的差别。现在,只能靠我们几个人,用最笨的办法,结合我们对故事的了解,一块一块地仔细找找看了。” 于是,陈阳、钱会长、孙强,甚至劳衫也加入了进来,四人分工,凭借着手电光,开始对石门上的每一块浮雕石板进行极其细致的排查。 他们需要找出那个可能根本不属于这个故事,或者位置明显错误的“李鬼”。 与此同时,在通道的另一端,廖振山、大严和二严站在那扇弧形的石门前,同样面临着难题。 这扇弧形石门材质非金非石,触手冰凉,门面光滑如镜,唯独在门楣上方的高处,镶嵌着一面直径约一尺的古朴铜镜。铜镜边缘刻着繁复的云雷纹,镜面虽然历经岁月,却依旧光可鉴人,只是映出的人影略显模糊扭曲。 “这面镜子是干嘛用的?”廖振山仰着头,看着那面高高在上的铜镜,一脸不解,“照妖镜?还是就是个装饰?” 二严曾尝试跳起来,想看看能否把这面镜子取下来,但无论他如何用力,那铜镜都纹丝不动,仿佛与石门浇筑成了一体。“拿不下来,廖哥,跟长在上面一样。” “不过,”二严补充道,他注意到镜框与石门连接处并非完全固定,“这镜子虽然拿不下来,但是好像可以来回转动。” 大严闻言,仔细看向铜镜周围。果然,在铜镜下方的石门表面上,刻着一圈精细的刻度,从0到360,如同现代的量角器。刻度旁边,还镌刻着几行苍劲的古体字,是一首五言诗:“金乌栖扶桑,玉兔跃云巅。三巡窥周鼎,九转见汉关。仰观星斗移,俯察山河安。镜转乾坤现,门开日月闲。” 诗句旁边,还零散地刻着一些数字:“十五、廿七、二百一十、三百三十”。 二严将这首诗和数字念了一遍,三人面面相觑,依旧是云里雾里。 “这文绉绉的,说的啥意思?”二严在旁边挠头问到,这字自己都认识,但连起来怎么就看不懂呢? 大严抱着胳膊,盯着那首诗和数字,沉思了良久,缓缓说道:“这诗……听起来玄乎,但结合这镜子和刻度,我觉得重点可能在最后一句,镜转乾坤现,门开日月闲,这一句,明显就是说,能打开大门。” 廖振山在旁边抱着肩膀,微微皱着眉头,“我倒是知道什么意思,金乌指的是太阳,玉兔是暗指月亮,还有周鼎汉关……” “这镜子,恐怕就是钥匙。”廖振山解释完之后,他的手指划过那些数字,“这些数字,还有诗里的"三巡"、"九转"、"仰观"、"俯察",会不会是在暗示我们转动镜子的角度和顺序?” “可这玩意怎么转动呢?”廖振山皱着眉头思考着。 大严听完之后,嘴巴微微动了几下,“恐怕要我们根据这些提示、结合这些数字,最后算出一个数来!” 一听到要算数,廖振山立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那完蛋了,这个我可真不行!” “让我扛石头打架我在行,这又是诗又是数字的,比我小时候背乘法口诀还头疼!买菜算账复杂点我都迷糊,更别说这种弯弯绕了!” 二严倒是来了兴趣,他蹲下身,用匕首尖在灰尘地上比划起来,“说得有道理,我来试试。” “诗里提到"三巡"、"九转",旁边数字有十五、廿七(二十七)、二百一十、三百三十。” 他一边念叨,一边计算:“如果把这些数字和诗句里的意象对应……"金乌栖扶桑",扶桑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东方;"玉兔跃云巅",月亮升到最高,可以指代上方或者特定角度……"三巡窥周鼎",周鼎或许代表权力中心,方位可能是中间?"九转见汉关",汉关指边关,可能是西北方向……” 二严结合廖振山刚才对古代方位的解释,尝试将数字与方位、角度联系起来。他假设刻度上的0度代表正北,或者正东,当然这需要尝试,然后将诗中暗示的方位转换成角度,再与给出的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试图得出一组具体的转动角度。 “如果"金乌栖扶桑"是东方,对应90度,"三巡"可能是乘以3或者加3次……"窥周鼎"可能要看"十五"这个数字……”二严沉浸在自己的计算中,嘴里念念有词,匕首在地上写写画画。廖振山和大严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帮不上忙,只能耐心等待。 过了好一会儿,二严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不确定:“我算出了几个可能的角度组合……” “比如,先转到105度,再转到207度,或者先转到75度,再转到……等等,有好几种可能。” “但是,算出来之后呢?这镜子要怎么转?转到这些角度,然后呢?照哪里?” 大严接过话头,他的思维更偏向于实际应用:“既然给了一面镜子,指定不是让它照我们自己。” “肯定是让它反射光线,或者对准某个特定的方向去"照"什么东西。”他抬起头,用手电光四处照射,仔细观察弧形石门周围的环境。 这扇门位于一个不大的圆形石室中央,除了他们进来的那条通道,四周都是光滑的石壁。大严的目光很快锁定在正对着弧形石门、大约五米开外的一面相对平整的石壁上。 “你们看那里,”大严指着那面石壁,“整个石室,就那面墙最平整,像是特意准备的。二严,你先按你算出的第一组数字,把镜子转到对应的角度,让它对准那面石壁试试。”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89/353237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89/3532378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