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科幻科技 > 中魂云魄 > 第25章 回到英额门

第25章 回到英额门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女鬼太漂亮:抱歉,我实在没忍住 新六界神话 至高使命 闪婚当天我嫁给了亿万豪门继承人 穿书农女致富日常 末世:精神陷落后 不惑之春 快穿:被强制爱n次还是学不乖 红魔救世主 在海贼王的休假日常

1971年2月25日是春节,中云和妈妈商量决定回英额门过春节,否则,爸爸一人在家很冷清。 中云用朝鲜语给爸爸写了信,告诉他,2月21日,星期天回英额门。 中云他们已经在沈阳住了好多天了,该看的人都看了,该买的也买了。 走之前这几天,妈妈给韩华家和邻居买了一些礼品,中云也给高振兴他们买了几本书和糖块。 二姨父还准备了一些军用罐头、俩条牡丹牌香烟、一桶农场白酒。 东西太多,二姨父还要给爸爸带几瓶他的藏酒,妈妈说:“有农场的一大桶酒足够了,中云爸爸喜欢农场酒,其他的酒别带了。” 2月21日早上,二姨父的司机小郭早早就来了,东西都装上车,中云说,去前院跟丁连长告别,就出去了。 到了前院,丁连长带队出操刚刚回营房,见到中云的穿戴就知道中云要回去了。 连忙让通讯员把在家的几个干部都叫出来,指导员和卫生员都在,大家恋恋不舍地挨个跟中云握手。 一班长、刘小虎他们也都出来了,王福林也跑到前院跟中云抱了一下,一个劲儿地说:“放假的时候再来啊。” 吉普车出来到了前院,二姨父下了车跟丁连长打招呼,说:“我们要赶火车,就不多聊了。” 丁连长点头,回头喊道:“列队!” 在场的全体干部和几个战士迅速列成一排。 丁连长喊:“敬礼!”所有人齐刷刷地举手,给中云敬了个军礼。 中云对大家鞠了个躬,说:“再见了,我还会回来的。” 然后,上车了。 吉普车开到沈阳站,小郭熟悉地将车开到一处铁栅栏门前,下车跟看守大门的铁路人员说了句什么,栅栏门就打开了,车子直接开到站台上。这趟列车是始发站,还没检票,但是,列车员已经站在列车门口待岗了。 二姨父下车,拿着车票给列车员看了,一挥手,大家就拿着东西上车了。 因为小车坐不下,二姨就没送站。 过了十分钟,大批的旅客才开始检票上车,中云妈妈让二姨父回去,不用等了。 二姨父对中云和妹妹说:“今年夏天,我找机会去英额门,看看你爸爸和老韩。中云和小琳要好好学习,多帮妈妈干活。” 列车要开了,二姨父下了车,上了吉普车开走了。 列车开了,中云看着几个行李包,想想里面装着礼品和酒,还有二姨父送给中云的几套半新的军装、军用腰带和一个军用水壶,还有许教练送的运动服,奖励的运动鞋、球拍,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 列车上的人很多,二姨父提前通过车站的军代表给买的票,两个靠窗相对的座位,妈妈坐在靠过道的位置上。 中云拿出朝鲜——汉语词典随意翻看着,这些日子为了巩固记忆,中云已经将词典记忆三遍了。 朝鲜语是源自于汉语,其中有很多古汉语的成分,中云的古汉语水平还不错,所以,理解和记忆比较容易。另外,朝鲜语是拼音文字,见字就可以读音,反之,如果发音标准,会说就会写。 前几天,中云又去朝文书店买了几本朝文的小说,现在也可以无障碍地阅读了。 想到这,中云收起词典,拿出一本朝文小说《山林支队》,靠在窗口看了起来。 中云这一侧座位上,坐了一个女孩子,看样子像个中学生。看到中云看朝文书,很好奇。 就问中云,“你看得懂朝鲜文?” 中云点头。 她又问:“你是朝鲜族吗?” 中云说:“是。” 中云问:“你去哪儿?” “清原。” 女孩说:“我爸爸在清原县工作,你们去哪儿?” 中云说:“我们去英额门。你家在县里?” 女孩说:“我家在南山城公社。我爸爸的同事也是朝鲜族,跟我爸一个办公室。” 中云眼睛一亮说:“你爸爸在县《五.七》办工作吧。” 她说:“是呀。你怎么知道?” 中云说:“你应该姓郝,对不对?” 女孩愣住了。 中云对妈妈说:“她是我爸办公室郝叔叔的女儿。” 女孩立刻明白了,高兴地说:“你爸爸是梁大大吧。” 中云点头说:“上个月我在清原培训,到县《五.七》办见过郝叔叔。他说你在南山城中学上学,放假回沈阳探亲去了。几个线索连起来,就猜到是你了。” 女孩高兴地站起来,对妈妈行礼说:“伯母你好,我叫郝晓光。” 妈妈亲切地拍了她一下,“坐吧,中云他爸爸回家的时候经常讲,他和你爸爸在清原如何过独身生活。要过年了,你爸爸也要和你家人一起回南山城公社过年吧。” 郝晓光说:“我到清原,爸爸来接我,再一起回南山城。” 郝晓光长得很漂亮,个子比较高,大眼睛,白白净净很有城里姑娘的气质。反正在中云这个年纪看来,女孩子都很漂亮。 中云和郝晓光一路攀谈的很随意。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列车接近清原了。晓光站起来跟中云他们道别,中云起身殷勤地帮忙从行李架上拿下她的行李袋,又送到车厢门口,晓光说:“你到南山城来的话,就到我家来找我吧,到南山城公社一打听就能找到我家。” 中云点头说:“一定,一定。” 车到站了,车门打开,晓光下车了,中云突然看到了爸爸和郝叔叔,忙跟着晓光下去了。 郝叔叔见到了女儿,接过行李袋。跟她说:“这是梁大大。” 晓光行礼,回头笑了。 中云两步走过来喊了声:“爸爸,郝叔叔。我们在车上已经认识了。” 郝叔叔说:“太巧了,认识了那以后你们常联系。老梁,快上车吧,节后见。” 爸爸和中云上车了,回到座位,妈妈和妹妹见到爸爸非常高兴,忙问:“怎么回事儿?” 一家人坐好,爸爸才说:“昨天晚上县委紧急会议,没回英额门,我想你们是乘这趟车,我也就坐这趟车回去,肯定能接到你们。” 一家人在列车上团聚,满满的幸福感。 妹妹急切地告诉爸爸,二姨父给你带了一大桶农场白酒呢,还有牡丹香烟。 爸爸笑着摸了摸妹妹的头。 又聊了一会儿在沈阳的情况。爸爸看见小桌板上的朝文小说,对中云说:“中云最近朝鲜语进步很大,写的信我看了,字和词没问题,语法太正规,与现在的流行语言比较,有些生硬,还要多和说朝鲜语的人交流,否则一听就知道你是按照书本学的。” 中云也知道问题在哪儿,想到英额门有很多朝鲜族,他的同学韩顺植、金太一、李成范、洪京玉都是朝鲜族,朝鲜语是他们的母语,汉语水平和中云比差远了。以后要多和他们交流,提高口语能力。 过了斗虎屯,马上就到英额门了,一家人开始整理行李,有爸爸在,大家均摊,每个人都拿两件,妹妹只背着她的书包,手里拿着装零食的袋子。 到站了,下车出站。 还要走三里地才能到家。中云背着自己的书包,俩手各拿一个最重的袋子,走在了前面。爸爸也拿两个稍大点儿的袋子,妈妈就轻松多了,领着妹妹在后面走。到了六队队部,看见韩华正和一帮小孩子在用弹弓打鸟。妹妹喊了声:“韩华!” 韩华回头看见中云他们,立刻飞跑过来,想接下中云的袋子,中云说:“你拿不动,接小琳的。” 韩华接过妹妹的袋子,一路小跑先回家报信去了。 当中云一家到了院门口,韩叔、赵姨、小红、小青都出来了。 大黄远远见到中云,摇着尾巴冲了上来,看样子要扑上来舔他的脸,中云躲着大黄,大黄又去和妹妹、妈妈亲热,忙得不亦乐乎。 赵姨拿着中云家的钥匙打开门,一家人都进了屋。大人们坐下就开始聊在沈阳的见闻和形势。 中云忙打开带回来的礼物,给小红、小青分大白兔奶糖、糕点,小红含着手指头,问赵姨:“妈妈,我可以吃吗?” 赵姨光顾说话了,没在意的挥挥手。小红立刻抱起糖盒子,打开盖子挑了起来。 中云说:“这一盒糖和那盒糕点都是你们的,回去慢慢吃吧,牙疼我就给你扎针。”小红哪还顾得上那些,抱起盒子就跑了。 小青在后面喊:“给我留点儿。”也跟着跑了。 中云拿出一个四倍的塑料望远镜给韩华,“这是给你的礼物,每天喂大黄,你辛苦了。” 韩华拿着望远镜出去东望望,西望望,很开心。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赵姨经常过来打扫卫生,屋子里很干净。 妈妈打开行李袋,拿出送给赵姨的围巾、袜子、几盒军用罐头。赵姨说:“晚上一起吃饭吧,年前队里还要杀猪呢,今年两家在一起过年有肉吃了。你们先休息吧。” 韩叔和赵姨回自己家了。 中云打开行李袋,拿出一大桶白酒,到外屋拿了一个酒盅,给爸爸倒了一盅白酒,让爸爸尝尝。 爸爸喝了一口,品了品,接着就把一盅全干了。哈了一口气说:“还是农场的白酒地道啊。” 妈妈会心一笑,说:“还有给你的呢。”又从包里拿出两条牡丹香烟。 以前在沈阳,每个月开资后,爸爸都要买两条牡丹香烟,够他一个月了。在清原没有卖牡丹烟的,只好买大烟叶,捣碎自己卷烟抽。 中云把书、衣服、军用水壶等都收进自己房间。 妈妈买了许多糖块,分成好多包,说是给邻居和李队长家的孩子们。 很快,周围的邻居都过来与中云妈妈打招呼了,妈妈把准备好的糖果一家一包分给他们,让他们给孩子们带回去。山里的孩子很少能吃到这些带包装纸的糖,大人们宝贝似的揣在怀里带走了。 中云的妹妹早就将大白兔一级的奶糖收到自己的秘密地方了,这些普通糖块她不稀罕吃。 晚上,赵姨做了土豆丝、猪肉罐头炖白菜、炒鸡蛋,切了新从菜窖里拿出来的辣白菜,爸爸就和韩叔一起喝起了农场白酒。 中云和妈妈、妹妹给他们讲了在沈阳的各种见闻和趣事儿。 晚饭后,大家收拾完毕就休息了。 英额门的夜晚非常安静,空气新鲜,中云又回到了自己的熟悉世界,继续进行每日的练功节奏。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66010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66010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