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减重背包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风卷长云 大宋异姓王 都重生了谁还当老师啊 法相独尊 都市魔头归来 千面之龙 洪荒命格:大器晚成 全民御兽:我有一个神秘秒杀商店 逆天毒妻:萌宝陪我来重生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俩人带着粉末去了装具厂,在厂长办公室见到了李国庆的爸爸李厂长,中云对他以往的帮助再次表示感谢。
李厂长让他坐下,聊了一会儿这届学生毕业去向的情况。
中云把话题转移到正事儿上,说:“我最近在帮助后勤部汽车十五团搞一个节油的科研项目,要用到这种石头粉末做原料,因为李厂长帮助我加工过几次粉末,所以,又来麻烦您了。”
李厂长说:“这是小事儿,交给我吧。”说着拿起内线电话,打了一个电话。
过了一会儿,原料车间的主任进来了,李厂长指着中云带来的袋子说:“老罗,请你把这袋子原料按照以前的标准加工成粉末,越细越好,这是后勤部搞科研用的,求我们帮忙。”
又对中云说:“明天下午完成可以吧?”
中云忙说:“可以,可以。谢谢厂长,辛苦罗主任了。”
俩人都说:“不客气。”
罗主任带着东西走了。
中云问:“李厂长,皮革装具厂都生产什么产品?”
厂长说:“给后勤部做军用皮腰带,还做过军用皮包。现在下的计划变少了,工厂没有太多的活干,效益不好,我这儿正发愁怎么给员工开工资呢。”
中云问:“那么工厂自己开发新产品吗?”
厂长说:“我们哪有那样的能力呀,如果能有拳头产品,报给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得到大订单,我们就不愁了。”
中云想了想,汽车团那边不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既然已经走到这步了,再帮帮李厂长也没什么了。于是就对他说:“李叔,我倒是有个想法,你看行不行?”
李厂长一听眼睛一亮,忙问:“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中云说:“我可以帮您设计一款背包,是一种双肩包,如果装进去100斤的物品,背起来感觉只有30多斤。这种装备给部队战士,您想过会多么受欢迎吧。”
李厂长一听:“还有这样的技术?那可是太神奇了。”
中云说:“我们先做几个样品试试就知道了。”
李厂长说:“好呀,用事实说话。”
中云要了笔和纸,在纸上画了一个立体的背包样子,并且标明了大概的尺寸,把图纸交给李厂长说:“你们有专业人员,可以把它转化成裁片图纸,原料就用帆布,裁片图搞好了让国庆带给我看看,我再做后续处理。”
李厂长说:“好,请等一下。”
他又打了一个电话,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
厂长对他说:“程科长,这位小兄弟是梁中云,在给我们设计一个新产品。”
又对中云说:“中云,这位是设计科程科长,他会配合你做这个项目。”
中云起身问候,又把图纸给程科长说明了一下,程科长看了看图纸说:“这个创意很好,但是,背包体积是不是太大了点儿?”
中云并没有对他说减重的功能,只是说,军队单兵需要带的东西太多,体积大点儿装东西多吧。
程科长点点头,开始按照中云的要求画裁片图,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拼接以便节省材料。
他很快就完成了几个裁片图,并标明了尺寸。
中云另外拿了一张纸把裁片图抄了一张。
对厂长说:“现在厂里有材料吗?今天能下料吗?”
厂长说:“有,马上去下料。”
中云建议说:“李叔,我建议一次下三套的料,把其中一套做成成品,另外两套的裁片我带回去处理一下再拿回来制成成品,然后做比较试验。”
李厂长说好,四个人带上图纸来到车间。
李厂长很有效率,车间主任安排人拿来原料,按照图纸下料,工人立刻把裁片拿到工业缝纫机那儿去加工。包体做好了,又缝上背包带、拉链、辅助固定绳、侧兜。查看了一下没啥毛病,中云把包背在后背上,觉得挺得劲儿。
李厂长也试背了一下说:“挺得劲儿。”
程科长背了一下说:“有点儿大,这要是装满了,可老重了。”
李厂长看了一下中云,俩人笑了。
中云看到工人已经把剩下两个包的裁片做好了,就示意厂长他要走了,厂长让人把裁片包好交给中云。
这期间,能量粉末也加工好了。
中云和李国庆拿上能量粉末走了。
放学回家后,中云调了能量颜料,在裁片内侧画满了反重力符,一遍干了,在上面又画一遍,一共画了三遍,裁片上的符根本看不出个数,中云在裁片上放了十本书,抓住裁片的两端,轻轻一抬就抬起来了。
中云找到二姨家的一个弹簧秤,将十几本书用另外的包袱皮包好,称了一下重量:5公斤。
再把书放到裁片上,称了一下重量是2公斤,减重60%。
另一张裁片也画好并检验了一下,包好收起来。
第二天下午,中云和国庆又来到装具厂,李厂长带着他们到车间,中云把裁片交给厂长,工人们马上把裁片加工成背包,两个背包很快完成了。
程科长也来了,三个背包都摆在案子上,外观一模一样,中云说:“李叔,我们把昨天制作的背包编号为1号,今天做的编号为2、3,找些东西尽量装满背包再试。”
李厂长马上安排往背包里塞了许多方管,这些方管是车间里垫包装箱用的,长短和截面尺寸都一样,每根约5公斤,每个包里装十根。
中云上前背起昨天制作的1号背包,50公斤的重量把背包带坠得紧紧的。
中云放下这个背包,背起2号背包,明显轻了很多。中云乐了,放下背包让李厂长试试。
李厂长试过以后觉得不可思议,用手抓着头发说:“怎么会这样?”
程科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李厂长告诉他:“这两个背包里装的东西一样多,一样重,可是这2、3号背包比那个1号背包轻很多。”
程科长不信,上前挨个背起来试了试,欸?真是这样。这是怎么回事儿?
车间主任和工人们也看出名堂了,挨个上前试了试,确定轻了很多。
中云说:“找个秤,用数据说话。”
李厂长说:“对呀,主任赶快找秤来,称重。”
主任马上安排人找来秤,称了一下。
1号背包加重物50.5公斤,2号和3号背包重量只有20.3公斤。
他们不相信,把包里的方管拿出来,称了一下,总重50公斤。1号包自重0.5公斤,2号和3号包的自重都是0.3公斤。
又把方管放进背包里,再称重,1号背包还是50.5公斤,2号和3号背包仍然是20.3公斤。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中云这时说:“程科长,这个产品如果配发给部队,装满到这种程度,重量仅20公斤,您认为是不是很有意义?”
程科长这才明白这个包为什么设计这么大。马上兴奋起来说:“这个设计太神奇了,部队要知道这个产品肯定会下很多订单的。”
他急于想知道这个包的原理,但是,李厂长拦住了他,说:“这可是我们的商业秘密呀。”
经过大家的验证,结论非常明显,这个双肩背包设计新颖,背负方便还能解放双手,重量分担在双肩和后背上,前面有束缚带限制背包带脱落,两侧还有可以放置水壶和经常取用物品的侧兜,背包有多层隔断,可以分类放置不同物品。
最重要的是,这个背包可以减轻内容物的重量,真是不可思议,也是最大的特点。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厂里了。
中云和国庆回学校了,路上国庆说:“中云,这下子厂里可能会得到很多订单,效益会变好了,我爸的日子也就好过了,要不然他每天都在为厂子里的事儿发愁。”
中云心想批量生产还有些工作要做呢。
平静的度过了几天,装具厂先来了消息。
早上一到学校,国庆就找到中云说:“有消息了,我爸让你尽快去厂里找他呢。”
中云说:“知道了,下午我们就过去吧。”
下午,中云和国庆出了校门,绕到学校后墙的皮革装具厂。
进了厂长办公室,见到李厂长,李厂长正在等他。
上来就说:“中云呐,大前天我们带着样品包去了后勤部装备处,给他们展示了背包的神奇功能,一下子就把他们给镇住了。昨天装备处的处长找我们过去开会,说你们这款产品引起了部长的重视,经过后勤部有关领导的商议,决定先下200套背包的订单作为样品,送给基层部队检验。先按照每个100元的研发费用计算,给我们拨了2万元钱,要求我们尽快完成任务。今天找你过来商议如何批量生产的问题。”
中云知道就会是这样的结果,建议说:“是不是把有关的人员都找来开个会?”
李厂长说:“对呀,等一下。”
李厂长打了几个电话,十分钟后,厂里的中层干部全都到齐了。
李厂长给大家讲了后勤部的指令,告诉大家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让大家过来开个会。
然后,李厂长向大家介绍了中云,说:“这次的项目发明和发起人就是这位梁中云同学,所以,现在请中云同学谈一下正式生产的安排建议。”
中云稳重地站起来,向大家行礼,然后说:
“各位叔叔,你们好,下面我说一下批量样品的生产计划建议。
一、准备原料,首先要准备背包用的面料,要求结实、轻便、易于加工、内有内衬,外层最好能够防水;
二、我们工厂有丝网印刷方面的经验,要根据原料面料的宽度,做面料裁片图案丝网及印刷的工装准备;
三、准备颜料,要求色彩牢度好、无毒无味;
四、要求设计科进一步优化背包的设计,分拆出裁片图形,将图形按照最省料排放原则、按照成批面料的宽度形成图形;
五、根据上述原则,将形成的图形,进行印刷丝网制版;
六、制版后用我提供的配方颜料在成批面料的内面印刷图案;
七、根据图案进行裁片下料;
八、将裁片加工成成品;
九、在背包内部加上里衬;
十、将附属件安装在背包上。
十一、最后产品检验。
这就是我的建议,请各位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协商。”
厂长一听,整个工艺完善,涉及到了各个部门,就问大家有什么问题?
原料采购部部长说:“按照刚才提出的材料要求,我们可能采购不到符合要求的原料,需要通过后勤部协调一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66011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66011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