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特勤证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 综武:从重生慕容复开始 混沌开天诀 白龙刘骁 影视诸天:从正阳门下开始 山村美女图 斗罗:刚觉醒武魂,魂环十万年? 封魔圣战 惹她干嘛?她满级,大佬狂砸榜一 消失的金子
付连长掏出哨子华丽地吹了几声,只见一个班的战士背着双肩包跑步进入场地,其中五人背着减重双肩包,另外五人背着老式背包。战士们统一放下背包,打开,从包里拿出八块砖头。
副部长又开始他的讲解:“各位首长,这些战士的背包里都放了八块砖头,每块砖2.5公斤,8块20公斤。他们的体重都是70公斤,下面他们把砖头放进包里,背上去称重。”
10名战士把砖头又放回背包背在背上。
5名战士上秤:总重量450公斤,没错,每人70公斤+20公斤=90公斤,5人X90公斤=450公斤。
另外5名战士上秤:总重量只有390公斤。
副部长命令互换背包,前面的5个战士背上后面5个战士的背包上称:总重量依然是390公斤。
后面的5个战士背上前面5个战士的背包上称:总重量450公斤。
首长上来,拎了一下老式背包,又拎了一下减重包,明显轻了很多。
明白了,指着这个包说:“这就是那个减重双肩包吧。”
副部长说:“是。”
“这个背包可以减轻包内物品重量的60%。装100斤的东西,背起来重量只有40斤。”
战士们把背包里的砖头全部取出来,把背包递给首长,首长们争着拿过去翻来覆去地查看包的奥秘,当然什么也看不出来。
首长对大家说:“刚才的实验大家都看到了,有什么异议吗?”众首长们迟疑地摇摇头。首长说:“那就鼓掌吧。”
于是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老部长拉过中云向大家介绍说:“各位首长,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位学生叫梁中云,他就是今天两个项目的发明人。”
众人愣了一会儿,首长反应过来了,上前拉着中云的手,说:“少年英雄啊,你为我军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家鼓掌致意。”
所有在场的人都热烈鼓掌。
老部长又说:“梁中云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历届考试都是全校第一,运动会也多次打破学校记录,还是一个中医高手,擅长中医诊断和针灸。此外,中云同学还是一个武功高手。”
首长拉着中云的手慈祥地看着他说:“真是个好少年,你的父母是怎么培养你的,这么优秀。”
转身对参谋长说:“参谋长同志,这样的少年英才我们要有所表示,还要重点保护,你们出一个提案吧,特殊人才特殊对待,这孩子对我们的贡献太大了,怎么照顾都不过分。”
参谋长点头说:“首长请放心,我们会与中云同学协商讨论后,提出一个提案上报,一定让他满意。”
首长对中云说:“中云同学,听到了吧,你尽管提要求,只要对工作有利,军区会全力支持你。”
中云点头说:“谢谢首长,这一切都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军队建设,是一个新中国少年应该做的。”
首长非常满意,也非常欣赏中云,首长们商议了下一步的工作,决定让后勤部放开量,大批生产两种产品,全军区尽快换装和改造,争取三个月完成。
......
后勤部主管副部长、装备处处长、安参谋等和中云一起开会,讨论了量产方案。
决定马上增加一条印刷生产线;
供应处立刻大批量采购防火无纺布和背包材料,与清原红透山矿联络,开采1000吨能量石运回沈阳。
皮革装具厂在前期生产阶段已经得到后勤部的1000多万货款,李厂长生怕失去主力厂的位置,拿出许多钱用于生产设备和环境的改造。多次开会,动员中层干部和工人一刻也不能放松,牢牢抓住订单,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尽管如此,无纺布印刷生产线还是计划放在后勤印刷厂,中云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项目的关键就是印刷,统一放在一起有利于管理和保密,另外,装具厂的印刷工人和技术人员已经对整个工艺流程很熟悉了,没有必要再开另外的生产线。
后勤部的人听从了中云的意见,把印刷生产线仍然放在装具厂。
李厂长非常感激中云,中云就是他的财神,只要有中云帮助他们,他们厂就能发展起来。经过一段儿时间的生产磨合,双肩包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0000只/日。
每天的平均收入可达300万元了。
李厂长是个开明的人,他第一件事儿是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能力;
第二件事是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
现在沈阳皮革装具厂在市轻工局已经是明星企业了,中云为了保障生产,特意让李厂长找二姨父联络后勤部军人服务社的负责人,走后门给厂里供应猪肉、粉条、啤酒、白酒。
工厂的工人们每当领到这些福利供应时都像过年一样,一片欢乐,工厂领导的威信大大提高。
轻工业局领导隔三差五就跑来视察工作。有个刁副局长,几乎每周来装具厂两趟,装具厂给员工发的各种福利都要给他一份,还要给局里6位局级干部每人带一份,厂里的领导很头疼。
中云安慰李厂长说:“只要不给生产添乱,几份福利不是事儿,如果他们不知轻重,会有人收拾他们的。”
李厂长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谁不眼红啊,就怕他们胃口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也要低调一点儿了。”
沈阳皮革装具厂不是后勤部的工厂,后勤部有想法将装具厂接管,但是,接管以后有许多麻烦,例如工厂的员工编制、住房、退休人员、与地方之间的纠缠等。所以,暂时没有提出其他想法,能够维持现在的供应量就可以了。
前面提到将印刷任务放到后勤印刷厂也是考虑到地方单位的服从性差的问题。
珍宝岛战役之后,中苏关系仍然处于紧张状态,沈阳军区处于前线,祖国的安全是第一位的重要大事。所以,军区的话语权很重。
减重双肩包的生产基本正常,后勤部每天派汽车过来接收背包,运往后勤仓库,装备处再调度运力送往军区各部队。
中云协助调整印刷机正常运转以后,在沈阳油漆厂制作的颜料到了。
从清原运回来的原料送到了沈阳油漆厂,油漆厂负责加工磨成超细粉末,再添加到颜料里。
油漆厂有精细研磨加工车间,能将原料加工的很细,粒度符合要求。
他们的工程师弄不明白为什么要在颜料里添加石头粉末,以为这是防火材料。但是,他们还是按照要求将石头粉末按比例添加在了颜料里。
送来的颜料都按要求装在100公斤的大桶里。
准备印刷试机了,无纺布材料卷安装在送料辊上,引入5个机座,再卷绕到收料辊上,中云拍拍颜料桶,激活里面的能量颜料。让工人把颜料加到印刷机里。
机器开动,前四道机座错位印刷了四遍减重符,最后的机座印刷了纯绿色覆盖了减重符。干燥后收卷。印刷速度60米/分钟。1000米的料卷,18分钟就全都印完了。
中云让工人从收料卷上裁下来一米材料,到电子称那儿做了个实验,减重效率达到60%以上,合格。
中云让李厂长打电话给安参谋验收。
安参谋很快到了,经过试验,没问题,同意开始批量生产。
自此,印刷车间两组印刷机满负荷运转,一组印背包材料,另一组印无纺布材料。
下午4点钟,已经印完30卷无纺布。
安参谋调车过来,把这30卷全部运回后勤部仓库。
后勤部那边,装备处开始按照需要量调动运力将无纺布运到基层汽车运输连队,并附上改造说明,让基层单位自行改装。
30卷无纺布,按照每辆车使用6米长计算,3万米减重无纺布可以改装5000辆车。
军区有5万辆货车,印刷300卷就可以全部改装完毕。
工厂的印刷车间一天可以印刷30卷,10天完成任务。军区装备部要求30天全部完成改装,届时将派人下到基层检查验收。
整个军区三个集团军大约25万兵力,按照每日3万个包的生产能力,8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但是考虑到全国17个集团军,150万左右的兵员,正常情况下需要50天才能完成任务。
总后勤部那边目前还没有动静,先准备着,有备无患。
直到完成了沈阳军区的全部订单,军区后勤部的老部长终于通过秘书来找中云了,让他去一趟部长办公室。
中云已经有了特别通行证,上面有他的照片和公章,写着:沈阳军区特勤通行证,持证人:梁中云。
据说他用这个通行证可以在沈阳军区各个部门进出。
中云步行到了后勤部,大门口的哨兵仔细地检查了他的通行证,又打电话给办公室,才让中云进去。
中云来到办公楼,文秘书在楼门口等他呢。
两人来到部长屋里,部长热情地拉着中云坐下,文秘书倒上茶水,站在一边。
部长说:“中云,你的面子太大了,这次完成了改装任务,等一周后,检查组到基层检查落实情况回来,我们就知道最终结果了。为此军区首长一再让我向你表示感谢。
特勤通行证收到了吧?一会儿还要补发一个特勤证给你,在关键时刻,证件可以亮明你的身份,对付一些不开眼的人有一定震慑作用。”
部长向文秘书看了一眼,点下头,文秘书出去了一趟,进来时手里拿一个信封,交给部长,部长接过来放到中云面前的茶几上说:“这是军区给你的专项经费,请在收据上签个字吧。”
中云看到信封上写着:人民币2万元整,专项收款人:梁中云。
明白这是军区的心意,也没多说,在一张收据上签了名字。将钱收到他的背包里。
中云打开自己的背包时,从中拿出了一个和自己的背包一模一样的背包,这个背包比军用包小一些,一看就是民用的,里面的分隔更多更合理,外面有几个小兜可以装小东西和水瓶、保温杯等。中云把这个包交给部长,说:“老部长,这是我特意设计的民用减重包,给您一个,帮忙试试它是否好用。”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66011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66011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