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场动力永久电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是好男人 人在奥特:开局成为奈克瑟斯 美女总裁的近身特卫 疯了吧!高冷校花竟是网恋对象? 剑与心与道 盘龙:我以力证道 神医无敌 不好意思,我不会再喜欢你了 诸天从全真剑法开始 农家福宝小神算,带着空间旺全村
说着就向500米高处的一朵云彩驶去。
犀鸟悄无声息,迅速接近云朵,云朵直径很小,中云确定这朵云内没有蕴藏雷电。犀鸟穿云而过,在云朵里,窗外是一团浓雾,什么也看不见,孩子们惊叫起来,马上就穿了出来,机身上都是水汽,过了一会儿,机身上的水汽很快就干了,中云继续爬高向南飞,高度爬到了1500米、2000米、2500米、3000米、4000米,脚下只剩下朵朵云彩了,云缝隙间能看到大地,中云说:“快到天堂了。”
小英说:“能看到天宫吗?听说天上有天宫和玉皇大帝。”
小琳说:“没有的,那是传说的神话故事。”
小胜很失望,原来没有玉皇没有天宫,当然也没有孙悟空了。
中云看看航域图,快飞到民航的航道了,掉头向北飞,他用高速飞了50公里,再向东飞了70公里,下降高度,穿过云层,下面出现一个湖。
一条大坝在湖的西面把水拦住了,湖面上有两艘游船。中云继续降低高度,告诉孩子们,这是棋盘山水库,在SY市的东面。
犀鸟飞到了湖面上,高度降到了10米,游船上的游客们指着犀鸟挥手,船上的孩子们喊叫着什么,听不清楚。
犀鸟靠近游船40米处,在空中悬停,让犀鸟缓缓自转。
船上的孩子们看见机舱里有孩子,叫得更欢了,大概意思就是央求父母他们也要坐那个大鸟。
中云将高度降到距离湖面1米,贴着湖面缓缓绕游船一圈儿,船上的孩子们从船的一侧跑到另一侧,羡慕地看着犀鸟。中云让孩子们挥手说:“跟他们再见,我们走了。”
犀鸟垂直升空到500米,向西北方向飞去,东塔机场在棋盘山的西偏南方向,要避开40公里。
中云问小虎:“虎哥,感觉好吗?”
小虎说:“飞在天上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我当兵的时候没考上空军,真的太遗憾了。”
中云拿水壶给孩子们喝水,她们刚才喊的太久了,嗓子干了。
中云说:“我还要研究一个新机型,能够飞出大气层,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到时候还带你们飞好吗?”
孩子们大声喊:“好!”
“现在返航。”
中云操纵犀鸟转向南面,穿过城区,远处看见南湖公园了,辨识了建筑物,中云调整方向到达三连上空,左下方是停车场,一排排的军车停放的非常整齐。下面是连里的操场,高度10米,到了小院外,高度3米,水平移动到院子上空,缓缓下降,落地,打开门,孩子们和小虎出了机舱,中云关掉电源,拿起水壶,出来关门。
王福林站在小院外面,羡慕地看着小虎,“小虎你也飞了?”
小虎得意地点点头。
小虎问王福林:“你知道这个小飞机烧什么吗?”
王福林摇头说:“不知道。里面没有油箱,没看到电池,肯定不烧煤。”
小虎说:“嘿,变聪明了。”
王福林问他:“那你说它烧什么?”
小虎被问住了,挠着脑袋想了半天,是呀,不用电、不烧汽油、煤......
小虎老实地回答:“我也不知道。”
......
中云跟他们打个招呼进屋了。
他想到了,脱离大气层,空气稀薄,自带的风力发电机就不能工作了,所以,犀鸟是不能脱离大气层的。
只有用暗能量发电,才能保证电瓶有充足的电力,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中云想到了《易经》和八卦。
翻阅了《易经》,八卦中:
乾卦代表天,是万物焕发生机的原动力,五行中属金,五行色为大红。
坤卦代表地,五行属土,五行色为黄。
震卦代表雷,雷震而万物动,五行属木,五行色为绿。
天地之间如果有雷则有电在其中了。
天是正极,地是负极,雷从天降至大地吸收,这就是电产生的过程吧。如果微观上要产生电,那么就应该是乾+震+坤,电子从乾到坤的移动过程就是发电的产生过程。
乾卦符号为三连横,震卦符号为两断横坐在一连横上,坤卦符号为三断横,但是,连横和断横是无法形成符的,中云从记忆中找到与乾、震、坤卦相对应的道符。
用暗能量吸收材料做符,中间要有绝缘层隔开,形成回路以后,乾符层吸收的暗能量,在震符的运作下转化成电子,电子穿过绝缘层到达坤符层,经过负载回路返回乾符层,电流就可以产生了。
应该这样设计,导电材料+坤卦符+绝缘层+震卦符+绝缘层+乾卦符+导电层。从上下两个导电层引出导线接到负载上。
坤符用土属性能量粉末做颜料,乾符用金属性能量粉末做颜料,震符用木属性能量粉末做颜料。
手头材料不全,他只能用烟盒里的锡纸做导电材料,用透明玻璃纸做绝缘层。忙乎了一天,做了好多次试验,终于有了结果。
他在锡纸上画了四组坤卦符,在玻璃纸上相应位置画了四组震卦符覆盖在坤卦符锡纸上,再盖上一层画了乾卦符的玻璃纸,再覆盖一张锡纸,涂上胶水,让它们紧密接触,在上下两张锡纸上引出两根电线连接到一个手电筒的灯泡上,激活这些符,用万用表串联检测电流,表针显示电流为0.004安培。
第一步确认能够产生电流。
第二步,电流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他假设与符的大小有关,又做了几张符,检测的结果,电流的大小与符的大小无关。
那就是与单位面积的符的个数有关了。
再做几张符,果然如此,
试验表明,每个符可以产生0.001安培的电流。
也就是说符越小,密度越高,单位面积产生的电流越多。
每个符可以产生0.001安培的电流,符电池的内阻为1000欧姆,产生的电压是1伏。
电压可以通过变压调高到所需的数值。电池的容量是关键数据,如果制作的符电池为100X100符阵,那么就是10000个符X1伏X0.001安培的功率,持续检测,随着时间的增加,电流并没有减少,所以,可以定义为使用时间无限制。
假设使用时间为10000小时,电流为0.004安培,最低放电电压为1伏,那么,这个符电池的容量为40Ah。
是否与温度有关,待测试。
每个符的尺寸为3X3毫米,间隔1毫米,按照4X4毫米为一个符电池单元计算,一平方米面积内可以有62500个电池单元,产生625安培的电流,足够用了。
经过调压,可以拥有12伏62.5安培的电源。
如果是100X200X100立方体毫米体积,每张31250个电池单元,Z轴方向有33层符电池,可提供一个12.5安培33伏的电源,理论上可以永久放电。
中云用玛瑙石刻了乾坤震三个符印。
星期一上班,中云交给刘沈光一个任务,在100X200毫米的透明纸上印乾卦符、坤卦符、震卦符。各印一张,整整半天时间才搞完,这个时代没有计算机,没有CAD软件可用。
经过检查没有问题,就让他制版了。
又找到了绝缘材料、导电材料。
丝网印刷用的印版做好了,安装到印刷框上,在一个小型丝网印刷设备上开始印刷。
三种符印在三张绝缘材料上,干燥后,组装起来,激活其中的能量颜料。
从下到上依次为:外层绝缘保护材料+导电材料+坤卦符+绝缘材料+震卦符+绝缘材料+乾卦符+导电材料+外层绝缘保护材料,总厚度3毫米。
在上下两层导电材料上引出两根电线,用万用表检测,电压1伏,电流12.5安培。继续印制,总共印出来12套,将12套电池叠到一起,固定好,总厚度为36毫米,各层电池间是串联关系,从最上层和最下层各引出一根电线,检测的结果:电压12伏,电流12.5安培。
这是一块手工制造的暗能量永久电池,它静静地摆放在桌子上,没有外壳,看上去很土,但是,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理论上这个电池没有物理损坏的话,它可以永远提供电能,刘沈光将一组灯泡连接到电池上,打开开关,灯泡亮了。他决定一直亮着,做为历史性的纪念。
电池和灯泡放在了办公室的柜子上面。
中云有把握用这款电池替换犀鸟上的电池。
他让刘沈光安排手工制作两块同样的电池,再做一个外壳,安上电极。
下午,刘沈光制作好了四块电池,用手工制作了外壳,外观尺寸120X220X40毫米,跟普通的蓄电池很像。
他保证所有的电线联接都安全可靠,全部用树脂封装成了一体,摔都摔不坏。
电表检测输出电压12伏,电流12.5安培。
比普通的电瓶输出电流大。
中云把这种电瓶命名为场动力永久电池。
中云让他把两块新电池搬到犀鸟上,抬起座椅,替换了原来的一组电瓶,保留一组电瓶,继续充电和切换供电线路以防万一。操控系统做了一点儿调整,以适应12.5安培的大电流。
中云插上钥匙接通电源,仪表盘上的各个仪表显示正常。中云将犀鸟离地0.5米悬停,从犀鸟上下来。不去管它。围着犀鸟转了一圈儿。
如果试验成功,机上的风力发电系统、充电系统可以拆除,原来的电池组可以拆除,为了保险可以加装一套备用场动力永久电池,不用空气风力发电,就可以出大气层了,甚至可以飞更远。
在其他应用方面,只要是用电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永久电池。
这种电池制造过程几乎没有污染,寿命超长没有废弃的说法,造价便宜,不使用化学药液,安全可靠很少有故障。可以制造成各种规格。
带来的好处:大规模推广可能不用再建设发电厂和发电站了,不需要纵横交错的电线了。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不用烧化石燃料了。一句话,几乎所有的使用能源的东西都可以只用电池了,原子弹除外。
控制住内心的激动,他想继续测试一段儿时间,再低调推出为好。
回到办公室,他告诫所有参与人员一定保密,不经许可,不准向任何人泄露这个项目,包括上级。因为还没有测试完毕。
中云让老刘增加负载让电池尽量放电,测试它的容量。老刘在电池组的输出端加了逆变器,把电压调成220伏50赫兹交流电,点亮一个200度的大灯泡,加装了一个断电计时器,顿时把屋里照得通亮,在办公室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写着:室内亮灯是在做试验,请勿担忧耗电。
然而,打更的同志很负责,下班以后挨个屋子检查,发现了这个屋子门锁着,里面的大灯泡还亮着,就把整个楼层的总电源给关了,可是,灯泡还亮着。他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汇报给总值班,值班室联络了安科长,答复是不用管它,让它亮着,这个灯泡不用电网的电。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66011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660117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