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自行加农炮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神启人生 九转修罗诀 武侠:谁说我会自在极意功 中洲队长但是荒古圣体 我在香江兴风作浪 末世:我靠幸运骰子躺赢 我一个兽医啊!你解锁大医系统! 山村桃运战龙 替嫁后,病弱总裁总想强吻我 当不成仙婿,只好气运成神了
回到研究所,中云让安所长找来会计、出纳。
中云想了解一下最近所里的收入情况。
现在所里与金杯、长汽、电池厂、电机厂、水泵厂、农机厂、医疗器械厂、油漆厂、荣兴酒厂、老龙口酒厂、后勤部汽车改装厂、装备部服装厂、724兵工厂合作全部采用收费供料,成品销售分成的方式,所里印刷厂每天加班,6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尤其是那条进口高速印刷线更是24小时几乎不停,每天的特种材料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000万元,每月3个亿,加上销售利润占股分成,每月也有1个亿,每月4个亿呀。上交军区75%,所里还有1个亿呢。
军区首长知道研究所每月给军区上交3个亿,跟参谋长说:“中云他们研究所就是我们军区的一棵摇钱树,研究所成立到现在,给军区做出的贡献太大了,适当的时候要给予表彰和奖励,政策上要开绿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他们提出的要求尽量满足他们。”
军区参谋长转达了首长的话,中云马上想到要利用这个机会。
他觉得,研究所是搞研究的,研究就靠人,所以要招收高级科研人员,还要留住人,那么福利一定要搞上去,衣食住行,住房是大事儿。他想给员工盖房子,但是,这一定要得到上级的批准,办一系列的手续。
有了首长这话,那就赶快申报吧。
上半年,中云私下跟安所长研究了这事儿,决定盖200套住宅。
房基地已经有了,就在研究所院内的西北角,可以拨出5000平方米,盖两座楼,每座5个单元,一梯2户,12层楼带电梯,共计240户,每户两室一厅一厨一卫80平方米,另外,每单元的最顶层只有一户160平方米,专门分配给所里领导。
多出40户备用,上级部门说不定会有别的想法,到时候有机动房源做为周转也有余地。
所里现有员工200多人,并不是每个员工都有资格分房的,不能吃大锅饭。
商定以后,把后勤科科长找来了,把建房方案说明清楚,让他实际操作这件事儿,告诉他,这是他这段儿时间的主要任务。
后勤科长高兴地领了任务走了,他家现在住的房子只有24平方米,三代人住一起,现在所里要盖宿舍,做为科长,他肯定会有一套,终于要有房子了,能不高兴吗?这是为自己做事儿,能不努力吗?
这年头盖住宅,土建成本500元/平方米,装修500元/平方米,算下来240套房子19200平方米,需要1920万元,所里决定投入2000万元解决员工住房问题。
再说加农炮师这边,师里开了几个会,传达了设计新型自行火炮,征集方案的想法,要求各个基层单位,积极参与意见,研究所方面说了,不管想法多么匪夷所思,都可以提出来,当然,首先要切合实际,为实战着想,为战斗员着想。
这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一线作战的实际情况,所以,基层的意见十分重要。
全师上下十分踊跃,他们看到了新型加农炮,知道这里面采用了黑科技技术,他们非常佩服研究所和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居然能够造出这样的大炮,当这样的炮兵太舒服了。
干部们则批评有这种想法的战士,当兵不是为了图舒服来的,战争是残酷的,平时不吃苦,战时就要吃亏了。但是,他们内心其实也希望有一种自行火炮,行军时坐在里面,开炮时不用装填炮弹,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音就能准确地打击目标还不暴露自己。
现在有这个机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大家都愿意积极参与。
师参谋部根据下面基层反馈的意见和师部的原则,整理出了一份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很快报送到了军区,转到了研究所和724厂。经过几个单位联合研究,拿出一个提案,交给研究所确定可行性方案。
研究所在设计过程中还征求了丹东黄海大客车制造厂的意见,最后拿出一份自行加农炮设计方案。
具体设计、制造、组装的过程就不说了,两个月以后,也就是1977年11月末,自行加农炮终于制造出来了。研究所接到通知,去724厂观看新型自行加农炮。
在724工厂的车间里,摆放一辆车或者说是一艘船,说它是车,没有轮子,说它是船,它像一辆没有轮子的大客车。确切地描述,这就是一辆没有轮子的大客车,但是,周边有一圈船舷、栏杆和不太宽的甲板,后部顶棚隆起,比前部高出1米,呈球冠状,球冠上有一裂口,一根长约12米的加农炮管从裂口伸出,搭在车前方驾驶室顶部的架子上固定着。
工程师们从车里下来,告诉总工,可以开出去了。
大家让开,打开车间大门,一个工程师进了驾驶室,给上电源,自行火炮的顶上四角各有一盏黄色的灯旋转闪亮,有点儿像消防车的警灯。
自行火炮渐渐离开地面,调整了方向从大门开到外面的广场,落地停下。
驾驶室后面有一个侧门,船舷可以打开,大家进去参观。
驾驶室里面的驾驶位比较低,前面没有汽车的发动机部分,只有一小段船首,视野非常好,驾驶装置与犀鸟非常相似。副驾驶位置也有驾驶装置,这是按照客机设计的,两人可以轮换驾驶。
两个驾驶座位可以向后旋转,通过一个楼梯登上后舱。
上车后,前面是驾驶室,后舱是乘员室,乘员室两侧是单人座椅,有扶手和安全带,可乘12人,每个座椅都可以旋转,也有点儿像客机上的座椅,前排座椅的后背还有小桌板。
向后走,有一个空间,两侧有简易厨房等,再过去,右面有个楼梯可以上到战斗部,加农炮的操控都在这里,炮手位置顶部是一个球冠玻璃,是用特种玻璃钢制作的透明防弹盖。
炮管根部与球冠连接处有波纹管密封连接,加农炮的操控台与原来一样,有两个炮手位置,一左一右,整个炮塔可以升起来,可以旋转360度。
弹药装填都在炮手下面的舱里。
左面楼梯下去,是个弹药舱,炮弹都装在弹链上,会被牵引上去自动进入炮膛,没有弹壳收集空间,只有弹链回收装置。弹药手的工作就是将下部弹药舱里的炮弹链拿过来,将弹链引入供弹器。弹药箱空了以后,可以折叠堆放在一边,弹链和箱子都可以再次利用。
整车的内部地面全都采用了减重符材料,车底部外面采用了场动力符材料,激活以后可以产生巨大的升力把全车托起来。
车的后面、侧面、前面都有场动力符材料,用于推进车的前进、转弯、后退、防侧风。
整车采用了水平仪传感器配重控制系统,能够防止倾翻。
整车外部都采用了特种高强度防护材料,车窗都是钢化玻璃加高强度防护材料,采用了防护符处理技术,就是手榴弹都炸不坏的那种。
车的前部、两侧、后面、顶部都有射击孔,一旦打开可以对外部开枪。
车内有温度、湿度、通风、换气控制系统,电源全部采用永久电池,三套电池组固定在车下部储物舱里,储物舱的空间非常大,除了大部分用于装炮弹,其余部分用于装生活物质,从车内的地板就可以打开储物舱。
舱内座位的上方还有每个战士专属行李箱,座椅放倒可以当床用,从行李箱拿出军毯就可以休息了,反正车内也不冷。
储物舱里有一个大水箱,有一个管泵系统可以从车外吸水过滤灌装到水箱里。
生活舱的后部有一个卫生间,还可以淋浴洗澡。
车顶外部有几根伸缩天线,用于通讯联络。
平时战士们保养火炮主要是内部清理,外部是自洁涂料,永远不会被污染弄脏。
外部的色彩用的是伪装迷彩图案。
车底部有六根伸缩支撑柱,可以根据地形稳定车身保持水平,即使停在坡地上也没有问题。
别看这个自行火炮是个庞然大物,但是,总重量只有5吨多,因为采用了四重减重符,将原来的50多吨减重到了5吨。
车内也有对讲系统,驾驶室和火炮操作舱可以对话。
中云一行和工程师们都进入中间舱坐下,总工说:“试车开始,出发。”
驾驶员启动,自行火炮稳稳地升起1米高,沿着厂区的道路行驶,一点儿声音也没有。转向、停车、倒车自如,车身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前面是厂区的草坪,驾驶员开过去,有一个花坛,驾驶员升高车身又开了过去。
在厂区开了10分钟,总工说:“可以了,回去吧。”
车开回车间,大家下车,爱抚地摸着车身,内心的高兴溢于言表。
总工说:“怎么样?可以交给炮师做实战检测了吧。”
大家经过商议,决定在厂内再跑三天,把所有的功能都测试几遍后送到炮师,培训他们的战士,交给他们实测。
工程师小组里,参加测试的还有丹东黄海客车厂的人,他们负责制造自行火炮的车身部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74632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74632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