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四个方案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替亡母和离后,侯门弃女闹翻皇城 七零宠婚,硬汉兵王被小娇妻拿捏了 白月光替身卷哭全修真界 百世飞升 秦阳林霜舞 鉴宝狂少 医道仙帝 我有七个神仙师姐陈鹏陈妍 你是此生唯幸 极恶之辈
方案二、多炮台+大通道+调度中心方案。
在防御区的中心地带,设置一个指挥中心,各炮台与指挥中心之间建立大型通道,岸炮全部换成自行移动火炮,调度中心可以通往防御区外,中心设有弹药库、食品、水、各种装备供应库,可以随时送达各炮台。各炮台负责特定的防御区,有防护设施。
优点:可以设置多个炮台,随时可以通过通道将调度中心仓库的火炮移送过去,布防随机、灵活。即使有损坏的火炮,也可以随时更换,弹药、物资运送也快捷,管理方便。
缺点:成本太高,工期很长,施工难度较大。
方案三、分布式布防+指挥中心方案。
这个方案与方案二相似,但是,没有大通道。各炮台是可开启的半球穹顶式炮台,火炮可以从山体外飞到各个炮台。各炮台与指挥中心之间原来已有小口径通道,改造成带有滑轨的通道,再制造一种物资运送箱,可以沿着滑轨上下运送弹药、物资。
炮台背向防御方向的半球穹顶可以水平转动打开,让自行火炮从后方飞进炮台。整个炮台底座可以水平转动,用来调整打击方向。正面设置炮口和有效的防御,背面的半球关闭后,会有伪装布置其上,这样炮台就成了全封闭堡垒,炮台内有地下通道与中心联通。
优点:成本低很多,工期短很多,可以设置更多的炮台包括备用炮台和临时炮台,防御范围更广,战术布置更合理。设置了指挥调度中心,便于调度管理、便于弹药、物资、兵力运送。
缺点:火炮是飞行移动的,可能会暴露炮台位置,炮台开启时也可能显露炮台位置。
但是,传统的火炮发射后就会暴露位置,如果采用场动力火炮,发射是无声的,也没有硝烟。
火炮的移动就位过程只要足够快,就会大大减少暴露的机会。
方案四、固定分布式炮台+小口径通道+指挥调度中心。
中云考虑到要研制一种超远程火炮,目前的房车式火炮炮管还是太短了。
如果设置固定式火炮,采用阿基米德螺线炮管,这样的话,火炮只能固定安装,不能随时移动。
优点:射程远、有效覆盖面积大、精度高、火力密集、连续发射能力强、防护穹顶不能打开,隐蔽性好、布控位置计划性强、火炮易操控、维护容易。
缺点:灵活性差、一旦某炮台被损毁则失去战斗力。
这份提案交给了调研团和炮师领导。
大家又在会议室汇合,讨论中云提出的方案,因为大家都知道,中云提出提案的同时,会考虑现有技术实施的可能性。
第一个方案马上就被否决了。
第二个方案工程兵方面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这个工程量太大,靠人工施工难度太大,短期内无法实现,目前还没有对付这样工程的机械。
参照加农炮师的加农炮房车的尺寸,体积比一般的地铁车头还大,何况还有上下坡和拐角,而且,每个炮台都相当于一个大工程,受地形的限制,实施更困难。
这样一来,大家比较倾向于方案三和方案四了。
炮师提出,炮台穹顶打开或关闭的时间要控制在30秒钟以内;
穹顶的防御能力要能够抵御200毫米口径级别炮弹的打击(除非炮弹从穹顶裂口直接打进去);
火炮的射程能否提高到70公里;
大家又讨论了一会儿,觉得还是方案四更符合炮师的要求并有可能实现,就把方案四改成了任务书,又写了实施分工方案。
调研就算结束了,报告还要上报军区审批,最后完善才能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中云与炮师的干部们告辞,又与秦开阳约定暑假结束提前一周回沈阳,带他去呼伦贝尔打猎。
犀鸟悄悄地升空,向北飞去......
自从方案四提出之后,中云就一直在想如何设计一款阿基米德螺线管炮,理由是,场动力加农炮的炮管太短,因此加速度段也短,炮弹出口速度低,射程近。
如果把炮管直线加长,在炮台上设置的话就会有一根长长的管子伸出炮台,目标容易暴露,炮管需要支撑,仰角需要调整,而且增加不了多少长度。
所以他想到的最好办法是采用阿基米德螺线炮管,平铺在地上,螺线盘外直径13米,内直径2米,炮管直径200毫米,总圈数30,直线炮管长5米,螺线管展开的长度可达到660米。
炮弹头的重量50公斤,场动力推力100公斤/平方厘米,对炮弹的总推力可达31400公斤,加速度为628。
660米长的加速距离,炮弹出口速度可达910米/秒,根据抛物线方程,仰角为45度时,射程最远,这样的话,螺线炮最大射程为92公里。
这里指的是50公斤炮弹头的重量,即爆炸部的重量,绝对是重炮了。配合烟台方面的海防线,封锁渤海湾已经没有问题了。
参照加农炮房车的连续供弹机构,设计一个连续供弹装置,从炮台中心的螺线管入口供弹即可。出口直线段炮管内有膛线,使炮弹发出之前产生沿纵轴旋转。
至于火炮的制造工艺则由724厂负责,好在这种火炮不是靠弹药爆炸发射的,所以对炮管的强度要求不高,但是,内膛的精度和光洁度要求较高。如果有接缝,一定不能有阻尼,更不能有卡顿。
中云把设计方案交给了724工厂,由他们完善最终设计,实施制造。
穹顶防护罩的设计就简单多了,重要的是在防护罩上加场动力防护贴。由于穹顶是半球形结构,抗压能力极强,所以中云决定设计每平方厘米200公斤抵抗力的场动力符贴,也就是说这个拱顶每平方厘米可以抵抗200公斤以下的爆炸冲击。
拱顶的内部则采用了5层减重符,把结构的重量减轻到原来的3%,估计最后的重量只有2-3吨。
2-3吨重的结构,在大连工厂焊接制造完毕,用直升飞机就可以安装到山顶炮台上了。
研究院又设计了一款单轨悬浮式运输箱车,运输箱车与轨道是燕尾槽关系,运输箱车的前后装了场动力驱动机构,两端均可驾驶,可前进倒退,一个战士就可以操作自如。
方案四的设计,是各个炮台与指挥调度中心之间都建立轨道通道,可以运送兵员、物资、弹药。悬浮式轨道运输箱车安全、快捷、方便,还可以利用原来已有的大多数通道,稍加改造即可。
海岸炮师由3个团组成,每团3个营,每营3个连,每连3个排,每排3个班,每个炮台由一个排驻守,全师共有81个排也就是有81个驻兵炮台。
81组炮台分布在整个防区内。
如果根据师参谋处的最佳防守部署计划,全防区可以设置243个炮台,当然是不计成本那种计划。
中云还帮助炮师设计了中心观察站的防御结构,在旅顺防区最高峰白玉峰上,设置一个观察哨,穹顶骨架遮盖,全部采用非金属材料,不会阻断电磁波。内设雷达、潜望镜。指挥部设立在观察哨下面的山体内,通讯天线都是架设在通道内的,安全可靠。
参谋处已经将防御区的海域划分成多个极坐标覆盖区,还考虑到了相邻炮台的互相协同作战。射程增加,覆盖面积就会变的很大,打更远,防线更可靠。
防区已经被标注过了,指挥部只要报出区域编号,负责该区域的炮台就可以用炮火覆盖这个区域,甚至相邻炮台也可以协助覆盖这个区域。
场动力炮射程是可以电控的,因此直线炮管不需要仰角调整。水平角度是通过炮台转动调整的。发射采用无火药的场动力,没有大的震动,没有硝烟和爆炸声,采用连续供弹机构可以连续发射,射速可达60发/分钟。
有了运输箱车,战士们可以到调度中心食堂就餐,战时也可以由炊事班将餐食送到炮台。
整个构想看上去挺完美。
实施计划已经开始了,724厂负责阿基米德螺线炮的制造,大连重机厂负责穹顶结构的设计制造,工程兵负责山体内通道建设,大连机车车辆工厂负责运输箱车的制造和通道内轨道制造,研究院负责提供特种材料。
正是施工的好季节,各个单位都在抓紧时间完成自己分担的任务,军区知道,这个工程项目将是全军的示范工程,尤其是福建、广州军区的海防线,更需要这样的防御部署。所以沈阳军区要求相关单位一定全力支持项目,拿出一个完美工程。
整体方案是由研究院提出的,经过军区的最后审批,方案四通过了,研究院就变成了项目主设计单位。
自从中云去过旅顺岸炮师以后,霍师长就抓住了秦开阳,他认为这小子是个可用人才,师长让秦开阳专门负责与研究院联络,协调项目的实施。秦开阳本来想早点儿回东北工学院,他还记得约好的与中云去打猎呢,师长看得这么紧,只能放弃了。
中云这期间飞过去几次,与工程兵部队现场讨论、解决问题。还要去大连重机厂和车辆厂做结构试验。
这一天,秦开阳来电话,说大连重机厂完成了一个穹顶炮台结构制造,但是,大家都不相信这个穹顶能够抵御炮弹的袭击。中云告诉他做一次实验就知道了,让他们安排一个地方,安装好穹顶,再用海岸炮轰击穹顶,用事实说话,中云会到现场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98689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98689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