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杀父之仇和杀母之仇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父凭子贵,顾少成功上位 漫漫求仙之路 徐千鲤蓝倩蓉 不是专科看不起,急诊更有性价比 咒灵怨念 绝斩之帝 唐时明月宋时关 修行,从凡骨开始提升 从没看过四合院 我一个鬼差,冲点业绩合理吧苏城
萧峰身形刚刚跃起,余人彦提前一步飞身拦在前路,劈掌拦下萧峰,出招与其缠斗。
如果说之前余人彦出招还有些顾忌,会小心控制着真气,生怕溢散的真气误伤到耶律重元。
那这次余人彦出手则可谓是招招暴虐,毫无收敛,丝毫不担心会不会误伤到耶律重元。
眼看围过来的敌军越来越多,萧峰不敢再耽搁,运气全身内力,劈出一记亢龙有悔。
余人彦丝毫不退,以摧心掌全力回击。
两掌相撞,两股真气相遇,针锋相对。
砰的一声,余人彦身体不受控制的倒飞出去,落地之后一连退出数步方才稳住身形。
萧峰也倒飞出去,不过落地之后只是微微一晃就稳住身形,与余人彦相比,高下立判。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不是擂台比武,更不是谁武功高谁就赢。
稳住身形的萧峰脸色极为难看,怒目瞪着余人彦。
因为他清楚的感觉到,提在手里的耶律重元已经死了。
至于是被刚刚所对那一掌的余波震死的,还是被余人彦故意下暗手所杀,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萧峰直勾勾的看着余人彦,眼中满是怒火,事已至此,他哪里还不知道自己中了对方的栽赃嫁祸之计。
只是中军的兵马渐渐围拢过来,心中暗恨之余,就算萧峰再不情愿,也只能暂且带着耶律重元的尸体离开。
带着尸身回去,总比空手回去要好的多。
单凭耶律重元的脑袋,就能压制住不少野心家。
至于解释余人彦才是杀人凶手,萧峰可不会那么天真。
萧峰不想打,只想赶紧脱身,余人彦却不打算这么轻易让其如意。
脚下一点,就飞身朝萧峰追了过去。
余人彦追在后面,掌出连环,真气激荡,打出一道道摧心掌力。
只是这道道掌力却是一点准头也没有,虽然威力不弱,但招招落空,一下也没打到萧峰,反倒是真气砸在耶律洪基的妃嫔之中,将相对本就不算多的妃嫔打杀大半。
当然了,这些妃嫔虽然各个长的貌美,也都是高门豪户出身,但不论是耶律洪基这个正主,还是耶律涅鲁古这个战利品拥有者,又或是余人彦这个下手者,谁都不怎么当回事,死了就死了,最多心中有些可惜罢了。
唯一能扯动人心弦的,就是那些妃嫔站在中间的太后娘娘没能幸免,被一道摧心掌力送去见了老伴。
如今两个耶律一方没了爹,一方死了娘,都是刻骨铭心的大仇。
如果是寻常人家,谁也奈何不了对方,也许只能捏着鼻子当扯平了,最多以后明争暗斗,有事没事互相使绊子就是了。
但皇位之争,却是从来没有扯平一说。
皇权之争,只有你死我活。
更何况如今耶律重元死了娘,耶律涅鲁古死了爹,可谓是不死不休,任何一方想要求和,另一方都不会放心。
无他,以己度人,不放心,怕有诈。
人心隔肚皮,能和计谋百变的自己作对而不落下风的,能是什么好东西。
信耶律洪基(耶律涅鲁古),还不如信条狗。
耶律重元死了,耶律涅鲁古威望不足,虽然坐拥京畿地区的最强实力和地盘,手里还握着朝中枢朝臣和各地外放将领的家眷,但却很难再对耶律洪基行成压制。
同理,耶律洪基虽然在各地还有不少终于他的官员,但只凭这些官员,想要轻易拿下耶律涅鲁古也是不现实的。
双方拉锯大战,这场内战也许打不到西晋八王之乱的地步,但旷日持久和伤筋动骨却一定的。
而这段时间里,双方都忙着掐死对方,谁都腾不出手对付关中各处边边角角的野心家,反而要想尽办法拉拢安抚,以免为敌所用。
而这段时间里,余人彦就有足够时间大展拳脚,在关中开疆拓土了。
事情做到这一步,余人彦就算是大功告成,可以功成身退了。
耶律涅鲁古虽然猜不准自家老爹到底是死在谁的手里,但余人彦作为交手的两个人之一,肯定是有一部分责任的。
现在不走,等下说不准就要和萧峰一样打出去了。
余人彦与萧峰缠斗数招,故意买了个破绽,提前以内力护体,不痛不痒的挨了一招。
余人彦咬破嘴中早就准备好的小血包,嘴角流血,叫的要多惨有多惨,看都不敢看萧峰,直接飞身逃遁而去。
耶律涅鲁古见余人彦受了一点伤就头也不回的逃走,看也不看还在敌人手里的耶律重元尸身,气的双目圆睁,完全不记得刚刚要不是余人彦出手,他就要和耶律重元一样被萧峰生擒了。
暗骂一声汉蛮子都是怕死鬼,耶律涅鲁古没心思再做什么试探,更没心思学老爹玩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活捉耶律洪基让其搞什么禅让。
耶律涅鲁古长刀一挥,三军齐动,进攻耶律洪基。
大军滚滚压来,耶律洪基只有麾下百余名禁军,人少,而且人心不齐,不等攻来的大军杀到,就纷纷出动跑过去投降。
要不是顾及萧峰的武功,而且耶律洪基身边有几个死忠,这些禁军能直接把耶律洪基绑起来卖个好价钱。
见耶律洪基身边仅剩的兵马都已经投降,耶律涅鲁古以为自己赢定了。
只等杀了耶律洪基,夺回父亲尸身之后,再把那个帮耶律洪基的高手千刀万剐,报了杀父之仇,之后他就可以回长安准备称帝登基的事了。
对了,还有那个临阵脱逃的汉蛮子余人彦,日后派人抓回来,也要重惩。
只是耶律涅鲁古忘了,或者说他低估了耶律洪基身边的萧峰。
萧峰一个人硬抗一支大军是不可能的,不过要是在大军合围上来之前,护着一个人或数个人杀出去,萧峰还是有把握的。
特别是耶律重元骤崩,耶律涅鲁古太年轻,威望不足,压不住下面的兵将,导致大军各部军心不稳,踌躇彷徨。
各部将领们也是各有心思,相互之间打的毫无配合,给了萧峰这个大高手可乘之机。
在萧峰的保护下,耶律重元硬是快马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出生天,去投奔地方上仍忠于他这个皇帝的官员去了。
耶律涅鲁古虽然恼怒于耶律洪基逃出重围,但他现在急需回长安稳定人心,坐稳位置,讲父亲耶律重元的遗产拿到手,所以根本无暇去追逃走的耶律洪基,只能看着耶律洪基逃走的方向兴叹。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7/166027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7/166027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