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攀登地标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懒人末日求生系统 末世穿越:特种兵王 大佬爹地惹不起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甜疯了!顾先生宠妻一掷千亿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大明:刚要处斩,万民血书告老朱 利刃交锋 奥特,从路基艾尔附身开始的旅途 离婚后,前妻求着给我生二胎

就在这个上午,李心刚带着郭家宝、辛达正、黎向军、柳正飞奔向家乡古台的地标,白衣江流域东南部最高最雄伟的建筑。 在与辛达正夜谈后,李心刚按计划与黎向军、柳正飞沟通,主动邀请几个老同学去攀登家乡的地标。 他也叫上了郭家宝,但没有叫沙志。恋爱中的人,肯定不能随便叫。 阳光明媚,五个人骑着车奔向青衣江畔。高大的导航塔耸立在江东大堤上,遥遥地伸向天空,直冲云霄,在阳光下闪着充满无限魅力的蓝灰色光泽。 不用到导航塔下,远远地即能感受到无比磅礴的气势。到了塔下,更是感觉彷佛在雄伟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下,只能发出慨叹。 巍峨的庞然大物由无数根大大小小的钢材组接铆合而成,形成一座巨大的塔型钢铁四面体。 塔下大上小,分为九层。最底下的一层大概四米来高,四角四根粗大的钢铁主柱分别插入大堤的两边,四根稍微细一点的钢铁支柱在三米多高的地方横向将它们连接起来。连接处各有一根同样粗细的钢铁支柱斜着插向塔中央的地面,共同支撑着巨大的塔身。 上面的各层逐渐变小,向中央聚拢伸向天空。上面的每一层仍有四根钢铁主柱,主柱之间通过或横或斜的支柱连接,连成一圈,圈圈向上,直到顶端。 塔的内部,主柱之间还有对角线一样的支柱连接,共同确保高塔的平衡与安全。 当五人到达时,一些小孩正攀着第一层塔中央斜插入地面的支柱嬉戏玩闹。 没有车辆会来打搅他们。因为建成的年代早,那时的白衣江流域还没有机动车的身影,因此导航塔下只能通过行人和自行车,机动车要通过的话只能下大堤绕行。 不过那些小孩都还太小,不能爬得更高一点,甚至不能爬上第二层。但雄伟的塔是他们的大玩具,他们可能每天都在做着征服的游戏,尝试着征服这每天睁眼就能见到的庞然大物。 李心刚虽然是在古台长大,但也是读初一时才第一次攀上塔顶。当他第一次攀上去的时候,在塔顶还能看到一些朽坏的木板残留。 那里曾经有过一块小木板,或许曾经有人坐在上面或站在上面遥遥地指挥空中地面。 但风雨无情更兼岁月更替,小木板没有等到再次有人登临指挥,空中的飞行已渐渐远去,只残余一些痕迹留在塔顶。 虽然导航塔是古台的地标,但真正攀上去的人并不多,即使古台本地人也一样。 李心刚曾听他三叔讲过一个关于飞鸟撞塔的故事。在导航塔建起来的那年深秋,一只路过的大雁一头撞在塔顶掉了下来,以后又陆续有几只大鸟撞在上面掉下来。 似乎导航塔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使得本就认为飞机和飞行非常神奇的本地人,又对高高的导航塔充满了敬畏,也就轻易不去攀登。 但他们对鸟儿掉下来还是充满了期待,特别是在肚子吃不饱的年代。他们等着笨鸟再次掉下来,他们守株待兔,守了很多年,但是再也没有守到一只鸟儿掉下来。不但再没有见到鸟儿掉下来,连飞机的身影也似乎越来越少。 不过本地人依然很少攀登这座最雄伟最壮观的地标,李心刚的三叔也没有上去过。 李心刚胆子大,宽阔的白衣江青衣江不能阻止他横渡,导航塔更不能拦住他向上探索的脚步,但长这么大也只上去过两次。 四根主柱虽然粗大,但因为采用的是有九十度角的角钢,并不好攀爬。 五人选择了从小朋友玩闹的中间斜斜支柱向上。第一层不太容易上,但到第二层后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互相连接的支柱多了起来,而且有的地方还有铁抓手。 但主柱、支柱主要是角钢,并不好爬。尤其是第五层,柱子上全部没有铁抓手,攀爬很不容易。 地标的使命原本就不是用来攀爬,或许当年的设计者已经考虑了其中的因素。 山高人为峰,塔高人为顶。 虽然李心刚说很少有人到达塔顶,虽然越往上越难攀爬,但是几个人仍然努力向上。 李心刚有过登顶的记录,又是地主兼向导,当然是一马当先攀在最上面,黎向军则在对面紧跟着。 当他们到达第七层的时候,突然听到下面的柳正飞叫了起来:“鸽子!” 已经到达第六层的柳正飞已经停下来,望着正在飞近的一只鸽子。而在鸽子身后不远处,一群鸽子正在盘旋。 斜上面的黎向军笑着说:“等会儿下去捡!” “好!”柳正飞才说完,又叫了起来,“不好,它好像要攻击我!” 大概是柳正飞所处的地方正是鸽子平日栖息的地方,鸽子继续向他飞去。 柳正飞伸出一只手向鸽子挥舞,飞近身边的鸽子转向盘旋了一下,跟着又似乎要向柳正飞飞去。 这时众人和柳正飞一起大声呼喝,那只鸽子才好像不太情愿地转身带着其它鸽子向下飞去。 柳正飞的双眼也随着鸽子向下望去。到了这个高度,尤其是相对于底下青衣江的水面,已经远远超过他平时能体验的高度,上下垂直的空间感迅速进入脑海,紧张感瞬间爆发,跟着叫了一声“晕!”然后死死地抓住铁抓手。 “放心,那就是一只鸽子。”下面的郭家宝说。 “千万别动,抓紧了!”身处柳正飞同层的未来飞行员喊道,“他可能恐高!”辛达正已经发现柳正飞闭上了双眼。 恐高,在这个高度麻烦大了。一时间几个人都停在了空中。 “没事,放轻松,”辛达正调慢了一下语速引导柳正飞说,“你应该只是一下子不适应,有些紧张。深呼吸,来,先深吸一口气……对……慢慢呼出去……对,慢慢呼出去……再深吸一口气……” 柳正飞终于缓过来了,睁开眼看着辛达正。 辛达正说:“不错。但不要低头望下面,放松心情望远方。”他在确认柳正飞是否恐高,如果恐高的话必须马上想办法下撤了。 在确认得到柳正飞没问题的回复后,继续说,“这里是大名鼎鼎的古台“九曲回肠”,李心刚不断吹嘘的所谓芙蓉新八大胜景中的经典。虽然我是林山人,这李心刚不断地在吹嘘,但也得承认,秀山那里只是古代欣赏“九曲回肠”的最佳地点,因为古人没有我们幸运,现在的这里才是最佳的欣赏地......” 他娓娓而谈,担心柳正飞再次紧张出问题。 “没事了,刚才一下子没适应这高度。没想到差一点被鸽子攻击,这鸟......”柳正飞边说边准备向下望。 “不要低头!”辛达正大声提醒。 “哦,”柳正飞马上抬起头,“我先休息一下,欣赏欣赏你们吹嘘的芙蓉胜景!” 远远近近,一条又一条大江在奔流。那是白衣江的干流与支流。近处,蜿蜒曲折的白衣江与青衣江,一黄一青,仿佛画着柔美的弧线在绿野平畴中宛转穿行。 只有在空中,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江水的肆意奔腾,也才能更好地领略江流的蜿蜒宛转。不到空中根本不知道如此的壮美,也不可能想象如此的幽美。 “啊,看江山如画!”最下面的郭家宝大声喊道。虽然只是第五层,但已经可以尽情地欣赏。 “啊,看山川形胜!”辛达正跟着大喊。 “啊,看大江奔流!”李心刚再跟着。 “别“啊”了,绝美的风景一定在最高处。”本已停下来远眺的黎向军重新开始了手中的动作,“如果再上去,风景一定更美!” “云飞,云如何飞?”辛达正笑着说,“继续,我们一起上去!” 柳正飞笑着说:“没问题!” 郭家宝已经在下面大声朗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心刚望着东南方扬声道:“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东南方是大东湖,虽然看不见,但此时一定诗歌中描写的模样。 辛达正说:“文科生开始表现了,我们理科生先攀上去再来表演。”说完继续向上。 五人互相鼓励,终于陆续触顶。他们将手伸到塔顶,抚摸着上面的铁柱,感受着阳光带来的温度,感受着初夏的和风;寻找着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的朽木,寻找着岁月给钢铁带来的痕迹;远眺着远山晴岚大湖潋滟,俯瞰着绿野平畴江流蜿蜒……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已经下到第七层的黎向军大声吟诵。高处空间狭窄,为给后上者腾出地方,他和先后触顶的李心刚、辛达正已经下撤。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李心刚接着。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辛达正接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经下到第八层的柳正飞再接着。在众人鼓励下,他也已经成功触顶。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身在最高处的郭家宝大声吟诵。 “天上的是神仙,他们一定不怕我们惊到。”下方的柳正飞遥望着天空中飘飞的白云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对着北方的长江,白衣江的源头,李心刚放声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不用招呼,一帮人已经跟了起来: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尽管长江更是遥不可见,但是李心刚心中却有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找个时间去看看长江。 即使不能来个“万里长江横渡”,也要去亲眼见识见识华夏第一长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里一定更加壮丽,更加奇瑰。 在仍旧嬉戏玩闹的孩童声中,李心刚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到了地面,跟着仰头对正攀援而下的辛达正说:“到我们这地标来体验导航塔,导航塔是干什么的?小伙子,你一定要飞出去啊!” 辛达正抬起头望着蓝天说:“相信我,一定会的!” 这时,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已经爬上了第二层,突破他小小人儿的人生中最好成绩,正得意洋洋地大声向下面的小伙伴们大声炫耀。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146/166511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146/1665116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