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郭子仪登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路人她过分强大 仙子,我自幼正人君子 仙道:其实我只是个普通文官罢了 逃荒暂停!我靠游戏打造世外桃源 我只会蹭热度啊! 女帝联姻,我看不正经书被她抓包 封魔谱 修仙就长生,我和老牛最讲道理了陈浔小黑子 率土之谋定后动 综武穿越:开局便是北冥神功

从河滨城过了黄河,罗一沿着东部秦隋时期的长城一路向西南疾驰入沟壑纵横的延州,速度才放缓下来。 不过这个放缓也只是相对于之前的拼命疾行而言。 顺着丘陵间的沟壑疾行,速度其实并不算慢。 时间是耽搁在途经各城的盘查与问询。 毕竟六万大军清一色的骑军,且一人至少都是双马。 再加上驮马、骆驼还有哥解带着的牛羊,阵仗实在太骇人。 罗一又没有李亨的调兵诏书,即便是绕城而走,所过之处的大小官员也全都硬着头皮出来阻拦。 起初罗一是用突厥部族勤王的借口让官员放行,可效果却并不明显。 拿不出没有调兵的诏书,就是不予放行。 罗一无奈之下,只好再次亮出辽东军的旗帜。 而这一做法,效果非常明显。 罗一当初拳打杨国忠,脚踢朝堂一众朝臣,以及后来明目张胆怒怼李隆基的种种之事人尽皆知。 其中的缘由,大多官员也看得很清楚,尤其是张贴的那份告书,让大小官吏对罗一打心里还是很敬佩的。 因此简单的询问了几句后,各地官员都给予放行。 但这帮官员也十分鸡贼,在放行之前先找来了绳索,并且主动将双手背到了后边。 直接来了一出尽力阻拦,却没有成功并且被辽东军给绑了的戏码。 这让罗一既哭笑不得,又颇为感慨。 其实大唐尽管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当官的很多其实都还算识大体。 而且胆子是真肥,一点不比他差,糊弄起李亨来是一点不含糊。 不过相较于一路哭笑不得的罗一,身处灵武的李亨得到辽东军强行南下的消息却只有哭的心。 前脚刚从东受降城那里得知罗一已经退走,这怎么突然间就过河南下了。 罗一这可真是谁的颜面都不给,父子俩不管谁当皇帝,脸都被打得啪啪响。 而且他之所以下诏令让辽东军继续窝在北地不动。 不单单是害怕罗一有叛逆的心思,还考虑到功高震主这个因素。 罗一之前的功劳不提,单单是破掉倭国以及凭辽东一己之力灭掉契丹与奚人,就已经是泼天之功。 如果再下来平叛,他根本没法对罗一进行赏赐。 罗一现在都是东平郡王了,难不成真把辽东给赏成实封之地? 这让李亨又气又无奈,且十分委屈。 “诸卿对于东平郡王南下平叛之事,都有何见解。”李亨愁眉苦脸的扫了一眼召集到殿内的众臣,叹了口气道:“总不能当做没发生过。” 对于罗一如此违逆,殿内的一众大臣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罗一南下平叛的人马比郭子仪和李光弼回援的五万人马还多出一万。 而且人家还是打着平叛的旗号,说不得骂不得更打不得。 不过李亨已经开口询问,总不能当做没听到。 “陛下,死守长安的李泌是东平郡王的义兄,广平王又是罗家二郎的岳丈。 臣以为东平郡王此举,也是无奈之下做出的决定,更是在情理之中。” 杜鸿渐见郭子仪与李光弼低着头不吭声,只能率先开口给李亨解围。 裴冕听了杜鸿渐的说辞,眼角抽动了几下,缓声接口道:“此言甚为有理。 而且东平郡王没率兵赶往灵武,且又秘密行事。 应该只是心急于国都安危,不忍百姓受叛军涂炭,没有其他的心思。 不过东平郡王却是好心办了错事。 陛下刚刚登基,兵马还未筹备完全。 辽东军这一南下,连带着陛下这边不得不跟着一同动起来。” 将目光看向郭子仪,裴冕沉吟了一下,继续道:“臣以为如今只能让郭尚书先领些将士南下。 既能壮陛下的声威,也能统领辽东军更好的光复关中。” 听了裴冕的话,李亨心中一动,不过嘴上却说道:“郭卿与李卿只有五万步骑之军。 传言河曲之地的胡部多有联合,随时都有可能异动。 一旦郭卿分兵,无法震慑河曲之地,又要闹出大麻烦。” 将目光看向郭子仪,李亨询问道:“郭卿觉得可能分兵下去?” 郭子仪曾经特意详细了解过罗一的过往,同为武人,其实还是很敬佩罗一的。 对于罗一能够下去平叛,心里更是很赞同。 但他也清楚的知道,这对于帝王意味着什么,原本是不打算吭声,李亨怎么安排怎么是。 见李亨嘴上说担忧河曲之地的突厥人,可随后就主动点名发问,郭子仪哪能猜不到李亨是什么心思。 而且郭子仪也觉得这边确实该跟过去看看,一是总不能跟辽东军没有交流。 其裴冕说的也极为有道理,不管派兵多少,总归是派兵过去了,于李亨这边,里子面子都能有所找回。 理了理思路,郭子仪开口道:“臣觉得裴相之言可行。 左贤王哥解受东平郡王的感召,同样派了兵马跟着前去平叛。 河曲之地的胡人,将少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而且东平郡王率军平叛之事,河曲各部也不可能不知道。 有辽东军的震慑,河曲之地应该暂时不会有所动作。 加之河西李嗣业与安西李栖筠,再过些时日就能领兵前来。 陛下不必为河曲之地担忧。 臣愿领兵一万南下前往关中,也建议陛下先移驾彭原。 待西北之兵到了,再到凤翔和他们汇合。 这样于前方战事能够知晓的更快捷,也能大振天下的军心民心。” 李亨对郭子仪领兵追过去很满意。 但对于移驾彭原以及摸不准罗一到底是什么心思有些担忧。 他手里掌控的兵力还是太少。 沉思了一阵后,李亨对杜鸿渐道:“与西域各国许下重利,让其出兵助战。” 低垂下目光,心中纠结了一阵,李亨咬牙看向宗亲李承寀,“授卿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一同出使回纥。 只要回纥肯借兵,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李亨的这道旨意一下,殿内的重臣心头都是一颤。 想要开口劝劝,可一想到李亨做此决断也是无奈之举,于帝王而言更是天经地义之事。 一众大臣只能心中一声长叹。 唯独郭子仪对此很是不满。 他与回纥人打交道不少,知道回纥人是什么性子。 让他们开条件,绝对会过分到让大唐无法承受。 竭力措辞了一下,郭子仪开口道:“陛下于回纥借兵无错,但许下条件不宜过早。 不如借着请回纥人过来一同商讨借兵之事,按战况许下条件。” 李亨琢磨了一下,觉得郭子仪说的也有道理,点头应道:“那就按郭卿所言行事。” 顿了顿,李亨起身对郭子仪挥了挥手,脸上露出笑意道:“郭卿恐怕要立刻率军前往关中。 在走之前朕送给你些物件,省着到时候辽东军不听你的号令。”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453/169991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453/169991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