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都市青春 > 调教大唐 > 第245章 政体革新

第245章 政体革新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谍战:我一不小心成了军统站长 置换凶途 谢小姐已死,温总求放过 离职后,来当小渔民实现财富自由 云山遥 巨魔领主,娶妻魅魔 我在禁地看大牢,犯人都是大反派 星际大佬她不讲武德 快穿:宿主她是法治栏目常客 寒门小甜妻

“你叫什么名字,是何人保荐你出任监察御史的,嗯?” 静静地听完了那名殿中侍御史的之乎者也后,李贤笑了,笑得格外的寒。 “微臣南宫翼,景隆元年进士出身,去年得授御史台主薄,月前御史台考评第二,得以晋殿中侍御史,并无保荐之人。” 那名殿中侍御史明显有点吃不住劲了,不过,在报履历时,口齿倒是蛮清晰的。 “哦,这么说来,你还是个才子喽,朕很好奇,你是从哪得知南洋之事的?” 李贤有点意外。 要知道殿中侍御史虽说只是从七品上,但却是朝臣,远比寻常正六品上的官员要显赫得多。 没有助力的话,就南宫翼这么个新科进士,根本不可能拿到这等清贵的职位。 所谓的无人保荐,可信度绝对成疑,不过眼下显然不是查验此事的时机,回头让安全局去细究上一番也就是了。 “回陛下的话,微臣身为殿中侍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 南宫翼回答得很快,也很是干脆。 “说得不错,这确实是卿的本职权限,但,卿风闻得未免太不全面了些。” “这么说吧,南洋一事,出自朕的主张,赵、陈二位将军不过只是执行朕的旨意罢了,卿莫非打算连朕一起弹劾了么,嗯?” 南宫翼表现得倒是挺有骨气的,可李贤却总觉得这厮明显有些刻意。 “微臣不敢,只是如此多造杀虐,实是有伤天和,微臣实是不敢苟同。” 在深深地一躬之后,南宫翼居然还真就较真了。 “呵,朕记得很清楚,去岁南洋战事方起之际,裴炎也曾跟朕这么说,朕告诉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朕从来不相信什么教化、感化,只知道我大唐将士们打下来的土地,唯有我大唐的百姓才配享用。” “哼,跟朕说什么内圣外王,在朕看来,圣道是给我大唐百姓的,至于王道,嗯,朕的王道就是——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你若是硬要悲天怜人,朕不介意送你去阴曹地府感化那些土著。” 李贤何等之精明,只一看便知这个南宫翼不是自己想求名,就是受人指使来搅乱视听的。 无论此獠是哪种人,都已触犯到了李贤的底线。 “微臣惶恐。” 南宫翼不敢再多言啰唣了,满头冷汗地便退到了殿旁。 “朕再重申一遍,朕只关心我大唐百姓之福祉,朕的仁爱也只给我大唐百姓,至于旁的,朕一点都不关心,也不在意后世人会如何评价朕。” “从即日起,谁敢再拿开疆拓土来说事,一律免官。” 李贤是真的受够了儒家这等圣母情节的假道学——原时空里,中原政权养虎为患的事情难道还少吗?不说别的,光是大唐,在这方面就做了无数的蠢事。 李贤可不希望他所打下的偌大帝国被这些酸儒们给毁得个一干二净,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教育革新是时候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当然了,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方能减少阻力,且行且看吧…… “陛下,已经查清楚了,南宫翼其人是裴炎于告老还乡前推荐给御史大夫李昭德的。” 李贤放话要查,唐休璟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已有了结果。 “裴炎?怎么又是这个老东西,此獠回闻喜后,可有什么不轨么?” 李贤最不想听到的名字无疑就是裴炎了。 “尚无发现。” 唐休璟同样对裴炎也有些头大——明明能感觉到此獠跟李贞有染,但却总是找不到实际证据。 更为麻烦的是——此人在朝在野都极有声望,门生故吏一大堆,若无证据,还真就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嗯,这个南宫翼能确定是裴炎的人吗?” 正面突破有难度,那就迂回好了。 “可能性估计不大,依微臣看来,此人不过只是枚弃子而已,接触不到什么核心机密的。” 唐休璟也希望能从南宫翼身上打开一个缺口,可理智却告诉他,这根本不现实——能被推出来触怒李贤的货色,肯定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而已。 “给朕盯死那老小子,朕就不信他的狐狸尾巴能一直藏着。” 都已经告老还乡了,还不老实。 李贤火大难免…… 岁末,朝廷的政务总算是稍少了些,趁着年假将至,李贤将魏思温与狄仁杰两大心腹宰辅都宣到了春秋殿的御书房中。 “二位爱卿,朕今日请你们来,是有一事相商,这么说吧,朕打算择日对朝廷架构进行一番重组,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央突出六部,在地方废黜州县治,改为省、府、县、乡镇四级衙门制。” “举国分二十一省,二百二十一府,朕已在地图上标出了各省的大致区域以及省名。” “各省设巡抚一名,总揽省内民政,布政使一名管辖所有钱粮、仓储、税赋事宜,安抚使一名,主要负责全省司法,学政一人,主管教化,各衙门另有属官若干。” “每府则设知府一名,为主官,再设同知、通判等为其副,县一级的设置无须更易,取消上中下县之分,其余照旧,乡镇一级则设乡长或镇长,定为八品官,另设属员、吏员若干。” “如此,当可事权统一,朕也能稍稍清闲些,似如今这般三百多州有事没事就动本,朕就算再如何勤勉,也实是忙不过来。” 见礼一毕,李贤紧着便转入了主题。 “陛下,请恕臣直言,此策确实有利巩固皇权,只是,各州原有之权限必然被夺,臣担心反弹过烈。” 狄仁杰的政治智慧无疑极高,一眼就看出了这四级架构的奥秘之所在,那便是高度集权。 对皇帝来说,这当然是好事,可对地方官员们来说,那就是蛋糕被动了,不群起反对才是怪事了的。 “朕对此也有所担心,然,长痛不如短痛,事权不统一,各州我行我素之下,难免事端颇多,太平时期还好,一旦有个天灾人祸,则各州必然生乱。” “朕查了一下甲库所记载的资料,自高祖以来,州刺史造反的,竟是多达百余例,触目惊心啊。” “更令朕觉得痛心的是——朕明明都已下诏免了江淮流域今年的所有税赋,可某些州刺史竟敢公然巧立名目,私下纳捐,若不是安全局反应了上来,朕都被蒙在了鼓里。” “他们为何能有如此贼胆,不就是手中权限过大之故么,朕的眼睛里可容不得沙子,发狠砍了几个,罢免了几个,但这,并不能形成制度上的约束。” “所以,朕觉得有必要对现有的行政体系进行全面革新了。” 中枢与地方的对抗,哪怕是政治清明的后世,也同样存在,要想完全根绝,那是断无可能之事。 这一点,李贤心中有数,他所能做的就是把这等对抗尽量压缩在体系内,终归不能让原时空的藩镇之乱有存在的土壤。 “陛下圣明,臣以为此策可行,只是,军队得先动起来,以防有乱。” 魏思温显然没狄仁杰那么多的顾虑,在他看来,只要军队不动摇,地方上再怎么闹,那都是枉然。 “嗯,朕打算过了年之后,以军演的名义,将洛阳、关中的几个步兵师调往长江沿线,并让辽东舰队与南海舰队做好应急准备。” 因着南北朝存续的时间过长的缘故,南北方的隔阂一直很深,哪怕大唐都已立国近七十年了,这等状况也依然存在着,只是没隋朝时那么明显罢了,但却依旧不能不防。 在拟定政体革新章程时,李贤就已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了。 “陛下圣明。” 见李贤明显已是铁了心要革新政体,魏、狄二人不管心中究竟是何想法,那都只能躬身称颂上一句…… 嗯? 能跟两大心腹宰辅达成共识,李贤的心情自然很是不错,在批了阵折子后,施施然地便去了千秋宫,打算跟蒋馨探讨一下年节的安排。 却不料这才刚到了地头,就听内里传来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嚎啕声,他的脚步不由地便是一顿。 “这又是怎么了?” 待得进了内里,这才发现蒋馨正摁着李纯孝狠抽小屁股呢,李贤登时为之愕然。 “陛下,您来得正好,孝儿这回可是出息了,欺上瞒下的事都敢干了,骗李侍郎说是病了,要歇几天。” “转头就跟小宦官一道换了便装,跑出了宫,四下野着,若不是臣妾正好派人去传唤,还真就被他给蒙了。” 尽管李贤已到,可蒋馨却并未就此放过李纯孝,一边怒气勃发地解释着,一边又给小家伙来了几下狠的。 “孝儿,你有什么可解释的吗,嗯?” 逃学? 这个,好像是每个孩子都很向往的事儿。 李贤自己小时候也干过。 “父皇,孩儿下回不敢了,呜呜……” 逃学去玩耍,还是偷溜出宫。 这就是大错,根本没得解释。 这当口上,李纯孝除了老实认错外,就只剩下哭了。 “跟朕来。” 这认错态度……明显有口无心。 不过李贤却并未加以置评,仅仅只是伸手将小家伙从蒋馨处扒拉了出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533/169290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533/1692902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