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行开颅之术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恋爱脑被读心,霸总天天自我攻略 末日:我的技能愈发变态 后妈她翻车了[快穿] 作为人类的我总被当成鬼 土味情话我最浓,兄妹恋综成团宠 校花的贴身狂兵 趁商业女王青涩,我要压她一筹 嫡长女上家庭综艺后爆红了 俗世:我的命格百无禁忌 掉马后,前夫后悔跪求她回头
“蒲太医敢不敢一试?”
“如何试?”
“行华佗与曹操之术,当年曹操头疼难忍,华佗便提议开颅之术,曹操不信,杀了华佗,今观之,如当时曹操应之,恐三国历史将会改变,早早结束那三国鼎立局面,也并未可知。”
“不知刘都承旨有几分把握?”
“不足三层,开颅之术本风险奇高,且尚未知八王所患便是脑瘤,故而不出三层。”
蒲景回的冷汗都要流出来,不足三层就让自己尝试?成者千古留名,败者可能殉葬于赵元俨。
刘忠不敢独断,只得请示赵祯:“启奏陛下,八大王所患之症,臣怀疑是脑瘤,医治痊愈恐不及三层,请陛下定夺。”
“如不医治,王叔能挺几许?”
“多则旬月间,少则三日内。”
赵祯听完,瞅了瞅旁边的太医院众人。众人看刘忠帮自己说了自己不敢说的话,立即附和道:“刘都承旨所言,正如我们公议的结果。”
赵祯心想一群废物,害怕担了干系,还是刘忠贴心,敢冒着风险对自己陈诉病情。
“爱卿稍等,朕与王妃商议后再做决策。”
“时不我待,愿陛下早做打算,以免贻误。”
三柱香后,赵元俨又次人事不省,群医又一阵忙碌医治,赵祯坐在正厅内焦急万分,而刘忠被赐座在角落里正襟危坐。
“刘爱卿,王叔这病就别无他策了吗?”
“启禀陛下,据臣所知,这头疾不像其他之症,以“观闻望切”,便可使针灸,服药石医治,头疾只能行非常之法,方能寻得救治之道。”
“好,朕便以你所言,行开颅之术。”
刘忠立即把蒲景回唤出,让他准备开颅手术,令其准备开颅所需器物,刀剪、消毒器械,并准备了蚕室......
经过一夜的手术,刘忠走出八大王府,朝阳升起满天霞光,新的一年伴随着新的一天开始了。刘忠的新年守岁夜,在给八大王开颅手术里度过。
“官人终于回来了,那八大王怎样了?”
“就看他恢复的了,目前来看还算顺利。”
一匹骏马到了刘忠府上,勾当皇城司李彪把一封信交到刘忠手中,刘忠一看脸色立即变了,原来皇城司发现,通报辽国的那封信竟然是杜衍的书童所写。这让刘忠陷于两难的境地,杜衍是自己的老师,如果现在把他书童抓起来了的话,估计他这个年都不好过了;新年大朝会正是万国来朝的时候,作为宰相的杜衍出了问题,那可是大宋的颜面。
“副使觉得现在要不要动手?”
“先严密监视,大朝会后再动手。”
大宋大庆殿
大年初一的朝会,万国来贺,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杜衍站在首位,满脸兴奋之色,站在后面的李忠看着杜衍的一副喜气模样,心中替他担忧,不知大朝会后,书童被抓,他会以何心情处之。
大朝会终于结束,杜衍站了半天,腰酸腿疼,他拍了拍麻木的双腿,走出殿外,杜衍的书童姬洪侠给他掀起了轿帘,一队皇城司干吏赶到,童姬洪的脸上露出异色,随之被架了起来。
“你们为什么抓我?”
勾当皇城司李彪对着童姬洪:“为什么要抓你,难道你心里没有数吗?”
本来准备进入轿内的杜衍,又退了出来,“难道他是细作不成?”
“禀杜相,下官无可奉告。”
杜衍的一副老脸发烧,上一刻他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此刻抓自己的书童,连知会都不知会一声,他便知道,他这宰相到头了。
大宋垂拱殿内
御史中丞王拱辰率先出列:“启奏陛下,御史台各官吏集体弹劾同平章事、枢密使杜衍,御下不严,使敌国细作渗入府内,导致我大宋众多机密事件外泄.......”
“准奏,罢杜衍同平章事、枢密使,出知兖州,以陈执中为同平章事,夏竦为枢密使。”
杜衍为相百日而终,也是皇城司拉下马来的第二位宰相,杨景宗的派头更足了,满朝文武无不忌惮,杨景宗出行时迎面碰上的官吏,都掩盖避让。
范仲淹、韩琦、富弼心情沉重,杜衍对新政支持力度之大,才使新政勉强执行,如今换成陈执中,却对新政的前途担忧了。
“刘忠。”
刘忠刚走出垂拱殿,听见有人喊自己,寻声音而去,发现范仲淹站在不远处。
“忠见过恩师。”
“杜相之事,汝是否早已知悉,却顾其情面而在大朝会后处置。”
刘忠点头默认,皇城司所办皆为机密之事,却不便与其多说。
“倘若我府上有细作之事,忠不必顾忌太多,按章程办事即可。”
“以恩师之警觉,忠不信有细作安插。”
范仲淹对此话很受用,用手指了指刘忠又指了指自己笑了。
三日后,杜衍离东京赴兖州赴任,范仲淹、刘忠二人在路边等待着给他送行。
范仲淹一脸凝重,“杜公,此次出知兖州,山高水远,一路珍重。我与忠等在东京等待公归。”
“学生,恭送恩师。”
杜衍看看范仲淹又看看刘忠,“吾今日离京,恐无还汴梁之日,吾老矣,汝等正年富力强,正是为国出力之时,当一展抱负。”
杜衍又看看刘忠说:“此次大朝会,多谢忠成全。”
在不远处的一角楼内,两人正看着杜衍的马车出京。
“夏相这一招真是一箭双雕,既借刀扳倒了杜衍,夏相又回到中枢,只是这新政很难再实施下去了。”
“稚圭啊,你对新政如此推重,然吾看来恐怕很难实施,只会断尔前途,那些旧臣勋吏,虽无实职,却具与我朝关系甚重,如今汝针对他们,岂能成功。”
原来杜衍书童为细作之事,夏竦早已知情,他先是派人暗下搜寻童姬洪通敌的证据,并让人模仿童姬洪笔迹书写了那封关于火药作的密信;他知道曹佾爱骑射,且最近与刘忠关系甚好,故意透漏东京东郊外之树林野味奇多,这曹佾果然入彀,因李刘忠府近,邀请刘忠同猎,夏竦安排人尾随其后,偷偷的放了那只信鸽......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597/169606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597/169606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