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白莲之势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同居女孩总是对我动手动脚 春宵帐暖,娇娇她过分柔媚 大魏宫廷 佳人不惑 咬唇,狂撩他 人在地球,我选择修仙 不良人:我行霸道,以剑安天下 长嫂要改嫁,疯批小叔失控了 请叫我抢镜王 一品人牙子
福建之地势,自古皆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山岚如堑,截拦汪洋之水汽。
飘渺之云雾,浩瀚之云雨,从灵山之上倾下,便携了剑势,水波肆虐,剑气纵横,切割大地,化为山谷,沟壑,丘陵。而那些切割下来的血肉,便堆积在海边,冲击成了平原和台地。
这些肥美的血肉,是盘古的馈赠,养活了此间之民。
漳州的主城就坐落在海边,这里生活着此地的大多数居民。
他们享受着天地的馈赠,是上天的宠儿。
而那些无法占有土地的民众,便只好逃亡山林,躲避着世间的秩序,在唐宋之前,这些山间的居民被蔑称为僚人。
总之不属于华夏的秩序之中。
山间和平原被秩序分割出了两个世界,即使到了宋朝,中央王朝的统治力大大增强,将州县设置在了山间,这里仍然有一大片土地,是世外之地。
魏晋时期的桃花源,唐时的佛寺,北宋的水泊梁山,便都是此类。
现在这些山间之民,因为要忍受双重的苦难,他们既要忍受山间的贫瘠,也要忍受秩序的盘剥,生活比起他们的先祖来说,反而要过得更为凄惨。
因此他们便极其容易信服那些叛逆的思潮,归于食菜事魔的一党。
这些人本身就有一大批信众,可以作为士兵的来源,只是缺少武器而已。
毕竟这个世界的生产资料,财富也被少数人所掌握了。
而当这少数人被逼滑向到了另一边时,他们便和底层不满的民众,结合成了一支武装力量。
起义的条件便成熟了。
现在这群白莲贼人,便是得了陈家的那些资产,一时之间,突然暴富了起来。
可以用银子买来铁器,在铁匠们的帮助下,熔炼成足以与官兵抗衡的武器。
林登此时才弄清了这群人的真正图谋。
他们本来是准备在策反陈家之后,趁机覆灭了漳州的高层,让这个地方州县失去统治秩序,无法及时镇压。
此时,他们就可以趁机率军夺取了漳州城,掠夺城中财富,裹挟民众,举起大旗,席卷福建一路之地。
可他们的谋划,那个调虎离山之计,在林登的谨慎之下,被巧合的撞破了。
因而起义的理想条件并未达成,他们只好在漳州的西南地区,那群山之间,建立起山寨,据寨起义。
这就是效仿人家水泊梁山的故事了,就是不知道这群人是否听说过水泊梁山。
但时代总有共性,宋朝时期像水泊梁山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而且里面也有很多,最后都走向了招安。
林登在沙盘上看到了白莲贼军选择的地盘后,不由得连连称赞,他们选择的地方真的很妙。
那个地方应该就是自己之前去测量过土地的三坪寺,他虽然到的只是三坪寺的西边村庄,并未真的到古代的三坪祖师庙附近去测量。
但听村民们所说,那里有一大片山间的耕地,足以供给不少人生存。
而他从村中往那处望去,便见一大片连绵起伏的巍峨高山,光看见其气势,就足以让人生畏。
若想进攻进去,还不能从漳州东面直接发兵,必须得绕一个大圈子,到了平和那里,再从其西部走过穿过群山进入。
而最后要抵达三坪,只能从三坪北面的一条山路进入,那条小路之崎岖,对行军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况且据林登观察,在三坪北面的群山之中,也有不少类似的山间谷地,这些地区也极有可能藏匿了贼军。
到时候若是大军从西面往平和运粮,极有可能被人截断了粮道,到那个时候,这场战争,也就根本不用打了。
漳州本来就没有多少兵员,若是进攻,极有可能被敌人依托地势,给直接吃干抹净,等到那个时候,漳州也就离沦陷不远了。
他本人是漳州地区的土著,对此情况十分清楚,而现在的知州朱熹,多年以前也曾在同安任官,对漳州之地情况,也是熟知,他一听说情况,便谨慎小心了起来,只是派人不断到各地去打探情报,判明贼势,不敢轻易进兵剿匪。
就在漳州这里的局势陷入停滞之际,朝廷的指示也终于下达。
林登听说其内容之后,先是松了口气,可接着又无奈的叹了口气。
还好当今的南宋朝廷还算个人,没有拿他们这些人的脑袋告慰天下。
可让他们速速出兵,剿灭贼寇,安定地方的命令,也实在是有够无脑的。
宋朝的中央就这么喜欢微操是吧?一点也不看地方的情报,不分析敌我的军事强弱,地形局势的吗?
需知道,自古以来,远程微操的大多都是惨败。
除了少数极其英明的开国之君外,像后世的委员长,便是极其鲜明的例子。
委员长逐鹿中原,优势在我,机枪左挪,死守高地,中心开花,歼敌一亿,转进如风,虎踞台湾!
若是自己等人顺从了当今南宋朝廷的微操,说不定也是一个优势在我,迅速白给,漳州易主,白莲风起,光宗起航,海上漂泊。
嗯,运气好说不定能来个太平洋的五月花,到彼岸建立一个新宋。
咳咳,可以当下的航海技术来讲,恐怕也够呛,应该得绕着走,贴着那些小岛,像太平洋上得那些岛国一样,可那样得话,比起到达美洲,恐怕会更早得到达澳洲吧?
那应该就可以建立澳宋,倒也不是不行。
就算到了美洲,也是到达南美洲,那里的印加帝国,比起北方的玛雅文明,还是要难啃一些的。
毕竟那里也有个安第斯山脉,其险要程度,比福建这些要高的多了。
林登的思绪在自由的飘零,朱熹等人的脸色,也都不好看,众人商讨了数日,也拿不出一个进攻的方案了。
无他,兵员实在是太少了,而且现在还是刘爚之前训练一批民兵的情况下,若是只靠本来的漳州兵力,那人数要更少一些。
现在的南宋王朝,已经有了火药武器,可这时的火药武器,也无法发挥出决定性的优势。
说起来火药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在唐宋之际出现的,在南宋初年大放异彩的,可火药这种东西,直到明清之时,依
然还很难算得上决定性的东西。
即使是英法帝国的火药军队,尚且容易败在土著的手里。
这种武器不仅制造困难的多,需要一个工业体系作为支撑,而且对于后勤的要求高的多。
直到近代时期,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还能以此弱点大破当时的帝国主义列强之一的意大利帝国,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这和意大利比较呆萌脱不了干系,可真要是拿在一起做对比,他林登还真是说不准南宋和意呆利哪个更呆傻可爱一点。
恐怕南宋也称得上一句呆宋。
总之林登对此没有办法,而且这些后勤军需的事情,他也根本插不上手,若是能让他插上手了,南宋别的虽然不行,可体系还是很完整的,这种军事上的制衡手段一贯很多。
外人轻易是不可能插上手的,原因也很简单,若是地方州府的长官随意都能插手到军需之中的话,南宋王朝的地方,便极其容易形成割据的局面。
林登无奈,朱熹等人更无奈,进攻是不可能进攻的,打上去就是个死,只能上书请援。
却说此时的临安城中,要比之前更热闹的多了。
绍熙元年本就多大事,先是新帝开元,接着就便是正经界的新政,朝堂之中分成了两派一直争斗不休,就在光宗刚在劝诫之下,准备推行正经界之时。
福建漳州就闹出了这等大事来。
这消息初次传入到京城之时,朝堂中的衮衮诸公,皆是各有喜忧。
有人当即就在心中乐开了花,极力陈言先前的正经界新政,是一个扰民的恶政。
正所谓民间喜好清净无为,朝堂上这般扰民,自然会惊起民众生活不便,最后就做了贼寇,这些白莲贼人就是这么来的。
这新政真应该当即就停止了,若是接着搞下去,恐社稷危甚。
他这边说的有道理,言之凿凿,正戳到了光宗皇帝的心坎上了。
可旁边之人,也是毫不示弱。
当即驳斥其谬论。
说这底层正是由于不实行正经界的新政,才遭到无情的盘剥,最后活不下去才造了反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之造反,正昨日之无能。
这话一说,光宗皇帝的心情马上就好起来了。
当即就正经危坐起来,准备摆一个小板凳好好的吃瓜。
对对对,你说的对。
今日之局势败坏至此,正是父皇之无能,他不仅无能,而且还不愿早早传位于我,想当初,他若是趁早听了自己的劝告,把皇位禅让给自己,这天下岂会有今日之现状?
这锅应该全是他寿皇的,与自己有何关系!
在这群人的争论之中,光宗皇帝也缕清了其中关键,自己若是不想留下千秋骂名,就不能跟着高宗皇帝学。
朱熹诛杀不得,他现在名气都这么大了,后世又会怎么看他?
从朱熹底下抓来替罪羊,也不合适,这和杀了朱熹区别不大,都要挨后世文人们骂的。
现在的关键之处在于选能臣人闽,及早平定叛乱。
嗯,在此之前若是能让朱熹损些名望就更好了。
这种人身上有了污点,使唤起来才更容易······
宋光宗的想法并未如愿,朱熹不是一个听话的臣子,往年多次上书宋孝宗,直言劝谏,后来孝宗多次起用朱熹,也都被他推辞了。
此时在光宗皇帝的逼迫之下,朱熹又玩起了往日的那一套。
在求援的奏书中,又提到自己无军事之能,应该让于贤明。
光宗皇帝的算盘落空了,不过也无所谓,这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损失。
只随意的把此事放在一边,他已经想好了派谁前去福建,主持大局。
自从白莲贼人聚众起义之后,三坪等地的村寨,就多次传来受到贼人掳掠的消息。
那白莲教到村中抢了粮食带到山上,又裹挟来无家可归的流民,占据了山间的大小谷地,安营扎寨,以往日的三坪古寺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山间魔国。
朱熹等人此时才发觉事情不妙,自己先前有些失策了。
不主动进攻虽然不会葬送漳州的兵力,让漳州城安然无恙,可也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
这给白莲贼人们了无数的机会,最后他们如愿以偿的劫掠了地方村寨,甚至有龙岩等地的贼人,听说了他们的威势后,也都慕名来投。
迫于这种情况,朱熹想要让漳州之军,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于平和,以为牵制。
林登却极力劝谏,说其不可。
“为何不可?”
林登指了指沙盘说道。
“现在最为紧要的事情,还是守好漳州,不能让漳洲城有失,绝不能为了下面的乡里,让漳州的防御有失。”
“自古以来分兵都是兵家大忌。”
刘爚也点头附和道,同意林登的看法。
可朱熹却是有些生气,对其二人说。
“可若是这么下去,等到贼势壮大,我们漳州恐怕更危险了。”
蔡元定无奈的叹气,表示自己处于两难,无话可说。
林登指了指地图的南靖,对朱熹说道。
“朱子,我们倒也可以分出一只精锐,驻扎在南靖,自南靖到漳州不过几十里地,若是我们漳州出了事情来,支援也方便,这中间又有水路交通,运粮也方便,被人截断粮道的风险不高。”
朱熹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
“那这南靖以西,就此放弃了?那里的乡民何其无辜。”
林登却是摇头,对其说。
“这南靖以西的乡里,可以让一些小村子坚壁清野,退守到漳洲城来,而那些那的村子,则应该让他们组织起来,和贼人们抗衡。只要能坚持上一段时间,便可令附近支援,如此便能解围了。”
朱熹摇摇头说。
“这种法子恐怕难啊,让地方乡里主持,恐无人能担当大任。”
林登却毛遂自荐道。
“我愿前往。”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666/170028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666/170028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