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都市青春 > 五行术士在都市的日常生活 > 第一百八十八章 陇西路捡漏(六)

第一百八十八章 陇西路捡漏(六)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断仙破古辰皓 重生断渣亲,豪门假千金带飞祖国 渣男也有春天:我竟成了万人迷 全人类只有我会英雄联盟 凛冬遇暖 徒儿,不要,我是你师父 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 农女多娇媚 穿越位面养崽,他们全黑化了! 我靠捡垃圾成了炼丹大佬

然后,周铁又对老爸说:“您不说,不一定是真金吗?” 周大刚立即没好气回应道:“这真金我还不认识?不要以为就你知识渊博,要说其他的东西我还真不知道,这黄金我可很了解。 “古时侯黄金有七青、八黄、九紫、十赤之说,颜色不同,代表黄金的含金量也不同,这只小碗打眼一看,就是用十足赤金精工制作的。” 大伯又用强光照射了一下这只金碗,看到金碗的反射光芒,也认同了周大刚的想法。一般而言,黄金在强光下光辉灿烂,明亮耀眼,而纯金的颜色则是金黄色中微显红色。 这只金碗绝对达到了赤色,正是金黄之中透着红色,用手掂其重量时,金碗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都是纯金制作的特点。 如感觉太轻必是伪品,黄金的比重远大于其他金属,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制品,黄金制品要重得多。 这只金碗富丽堂皇、灿烂夺目,正是唐王朝的标志之一。 “这金碗也太漂亮了?”周铁看着大伯不停转动的金碗,早看到了金碗的富丽堂皇,还是被惊的张着嘴巴。 这时候,周大刚又发话了:“小铁,不管你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个东西我看你还是收好,咱家也不缺钱,就别卖了。” 说完,他还特意看了看大伯,想判断一下他的意见。 “嗯!”大伯冲他点了点头,显然他也是觉得该如此。 沉吟一下他又嘱咐说:“小铁,这个金碗的事儿,你可不要出去张扬,不然惹来麻烦,可就不一定是好事儿了。” 长辈们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教导着周铁需谨慎。 如果是放在以前,他肯定不会听从长辈如此诚恳的嘱咐,肯定非要把金碗卖了换成货币,那样也可以大幅改善生活。 如今,最少是现在他没有觉得的缺钱,也就没这个必要。 他还想着,把这个金碗留着,或许还能当个传家宝呢! 想到这里,周铁也郑重的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嗯?”大伯又沉思着说,“这个金碗太贵重了,也不能放到银行去,那样也还会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咱们也还是再改造一下巷道,再安装一个保险柜,把贵重物品放进去。” 以周铁对大伯的了解,他就知道这个保险柜不会去买。 如果,一个有经济条件的大工匠去买保险柜家用,那简直可以说得上是一种对他手艺的耻辱,他们不会那么做。 “那就做大一点啊!可以在那个放柴油机的小洞里。”周铁很及时的提醒,他的想法是用钢板封闭起来,更省心。 “嗯,知道了!”大伯点点头,居然又准备把金碗放回去。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周铁也越来越佩服这几个长辈。 回到房间,他躺在床上,刚才的兴奋劲儿还没有完全过去。想了想,就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金碗的信息。 曾经的春季大拍中,苏富比推出的系列黄金饰品拍卖。 那是来自瑞典实业家约翰·卡尔·肯普个人收藏的25件套明清金器专场拍卖,那场被命名为“帝廷金辉——珍贵明清御制金器”的拍卖,仅成交17件拍品,总成交额就高达17124.7万港币,平均每件金器的成交价格都超过千万。” 周铁嘟囔一句,“唐朝金碗比明清时期肯定还要贵吧!” 明清宫廷金银器虽然工艺精湛,却明显缺乏唐宋制品所体现的文化品位。甚至有资深收藏家指出,明清金银器在工艺上,根本不能与唐宋器比肩,在财富价值上也缺少当下黄金所具有的流通性,卖的仅是宫廷概念。 “唐代的金器没有被拍卖过!”周铁又搜了一番才肯定。 稍后又笑自言自语道:“看来一般出土一些唐代金器,都进了博物馆了,这样的宝物,实在是太少了。” 尽管金银器的制作和使用,唐宋时期就非常发达,但因中国金银矿藏匮乏,原料来源较少,加之其使用功能较强,传世的金银器,多数都被拥有者按照自己的需要而重新熔铸,这是历代金银器传世品数量稀少的重要原因。 国内存世的金银器制品,多数是考古发掘出土,民间收藏的传世器物极少,这也是拍卖场上非常少见的原因。 因为少见,所以珍贵,这也是金器往往能够拍出天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想到这里,周铁满意的关上了电脑。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707/170336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707/1703363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