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壶关之战!(3)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荒古帝经 皇上爱上野丫头 卢丹妮 被骂拖油瓶,我在年代文洗白暴富 巨龙领主 [斗罗]歆谙 百亿豪门穿兽世,投喂对象抢疯了 穿越火线之我在火线世界 天下第二 重生1993,暗海
田凯听出声音有异,立即循声望去,顿时发现"有一些青书军士卒"跑着跑着竟然好像中了魔咒一般、噗通一声摔倒于地,而旁边的士卒见状似乎习以为常,直接扛起他们继续跑路。
田凯见状不由得有些困惑,因为他方才亲眼看到这批人中了箭矢、依旧能拔出箭矢继续冲锋,现在自己还没命令士兵反击呢,他们怎么自行昏睡不醒了?
“我知道了,他们的这种无敌状态有致命的弊端,就是用时间长了会昏睡不醒。”这时有人大喊道。
不得不说,聪明人还是有的,虽然这人猜得不准确,但是与真实状况已经相差不远。
“将军,末将请求出关追击敌军!”骑兵统领张横再次出列请缨道。
田凯见状有些犹豫。
“将军,敌人的这次进攻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伤亡数字极其有限,死亡人数用手指头都数得过来,最多就是被毁了几辆攻城器械。而反观我军,被烧死的、被铁球砸死的、被流失射死的不计其数……由此可见,对方并不算托大,他们确实有着"仅凭少量人数就攻下我壶关"的能力。
我知"将军你的奇射营"威猛无敌,但同时我也知道"将军你的奇射营射击的次数"是有限的,方才那种攻击,将军你最多再射个几轮就得休整一两天才能恢复。这样不是办法啊将军。
所谓趁你病要你命,既然已经发现了对方的弱点,不趁着这个时机,将这支不死军团多斩杀一些,他日他们卷土重来,必会成为我方的心腹大患,还请将军答应末将所求。”
张横这一番话说得真可谓是情真意切,田凯知道自己若再不答应,恐怕会寒了这位手下悍将的心,何况张横说得有理有据,对方确实让他感到了深深的忌惮,能趁机多消耗一下对方自然最好,于是便点头道:“好,就命你前去追击……但不要追敌太深,为防中对方埋伏,见好即收即可。”
“喏——!”
在张横兴冲冲去召集兵马追击的时候,他却不知,有一只乌鸦正停在他们不远处的阁楼上,将他们的对话尽皆听入耳中。
这只乌鸦自然是参孙安排的斥候,他本人现在已经通过传送回到了关下的一处密林中。不是他不想在"箭矢射来的一瞬间"传走,而是这个传送技能有弊端,需要使用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不够集中则会传送失败,因此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所以只能是在远离危险了才能传送。
可以看到,现在"射在他身上的箭矢"已经被他尽皆拔了出来,不过箭矢是拔出来了,箭矢上的莫名能量还在伤口上停留。他能感觉得到这能量很特别,它不像幽能这种狂暴型的能量、连金铁都能腐蚀,它对铁器没有任何的损耗,但是它却能抑制身体的恢复,这就很神奇。
回想当时的情形,他隐隐记得,田凯身边的"那些个射箭的士兵"似乎最差的都是先天境,而且"他们手中长弓的造型"很特殊,心里渐渐有了一些猜测,他估摸着这群人应该知道"这能量对于箭矢的穿透力"没有增幅,因此才在"长弓的材质"以及"弓手的力量"上下文章。
不过他很奇怪,既然田凯拥有这种"能抑制人恢复能力"的天赋,为什么他看到"青书的恢复大军"的时候,脸色依旧还是那么难看呢?他不应该面无表情吗?毕竟他能克制这种能力?
就在他有些想不透的时候,一只乌鸦忽然从远处飞来,落在他肩头。接着随着两者目光的对视,一段关于"田凯与张横对话的画面"霎时映入他脑海。
听着张横的分析,他顿时醒悟过来,原来"田凯的这个能力"是有使用次数限制的,用完以后至少得有一两天的休整期;这就难怪了,青书足有两三万大军,他的奇射营才几百人,撑死了能把两万多的零头抹去,对总体大局而言于事无补。
一时间他心中暗自庆幸,根据情报这田凯一直擅长的都是冲阵,谁能料到他的第二天赋竟然学得是这个,隐藏之深令人发指。幸好他的境界只是化神后期,没有到达化神顶峰,否则的话,若叫他这能力更进一步,他的奇射营规模绝对不止这么点……就算是先天高手不够,他奇射营的人数不能扩张,但射击的次数也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少。
“既然你们这么想追击,那我就给你们点甜头好了。”听完"张横和田凯对话"的参孙心中顿时有了定计。
随后为了快速恢复状态、执行心中的计划,他直接咬牙将"中箭部位、连肉带上面的能量"都剜了出来,那种痛苦真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幸好他中箭的不是重要部位,随着伤口的挖除,在编织之躯的作用下很快就愈合了。可想而知,如果他中箭的是心脏等要害,估计现在他已经死了。
将伤口的隐患解除后,他当即通过乌鸦秘密联系了青书。告诉他一定要大大的溃败,甚至连逃回大营也要装作"没有及时组织防范"的样子,让对方把大营夺走。当然为了防止士兵大量伤亡、可以"让亲信领着落在后方的士兵"装作四散奔逃的样子、化整为零。
不过这个操作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是个十分精细的活儿……毕竟首先你就不能告诉士兵我们是诈败,如果这事儿闹得人尽皆知的话,那追击的人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端倪?
其次"熟知内情的亲信"必须对部下有绝对的掌控力。只有这样他率军逃跑的时候,麾下士卒才会跟着他跑,而不是舍弃他各奔东西。当然为了保险起见,防止某个亲信被对方追上抓住,也可以不告诉亲信太多战略安排,只告诉他们分散以后、后续在哪集合,这样即使他被抓住,也能给对方造成一种、我们是"有战略性的化整为零撤退"的假象。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757/286355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757/286355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